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世杰  李伟 《科研管理》2020,41(4):23-31
本土制造商在面对进入中国市场并拥有成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跨国公司,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地位;而流通领域中拥有品牌、渠道优势的大型零售组织,也形成对本土制造商的买方势力;横向竞争劣势与纵向买方势力,恶化了中国本土制造商所处的市场环境。本文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出发,考察了本土制造商相对于国外制造商的横向竞争劣势,以及下游企业相对于本土制造商的纵向买方势力对自主研发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竞争劣势和纵向买方势力的增强降低了本土制造商最优研发水平,是导致本土企业创新较弱的重要原因。基于此,论文提出了本土制造商与大型零售商进行纵向合作研发,促进本土制造商研发能力提升的应对策略。通过构建三种成本分担形式下的合作研发决策模型,给出了本土制造商合作研发的最优模式选择:当买方势力较小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利润增量决定研发成本分担;当买方势力较大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本土制造商自身利润最大化决定研发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2.
基于浙江省产品市场势力的调查研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市场势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构建市场势力的指标体系,通过研究认为,(1)浙江产品不存在系统的市场势力;(2)市场势力受技术先进性、品牌和网络化的影响,其中品牌对市场势力影响最明显。基于测度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现实市场势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伟 《科研管理》2009,30(6):39-47
摘要:大规模企业具有垄断势力的市场结构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西方学者在熊彼特假说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经验和理论层面的深入分析。本文借鉴这些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一个在产业演进动态过程中把握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中国作为后发转型国家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机制及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进而对熊彼特假说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含义做出新的解释,并分析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11):53-58
将企业创新决策分为"是否创新"及"投入多少"两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加上市场势力这一解释变量,研究不同的市场势力和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和买方势力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投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卖方势力可以显著提高研发概率,但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企业拥有不同买方势力和卖方势力的组合时,政府补助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秦明  周泓 《科技广场》2012,(2):21-24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量为2.98亿人,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对搜索服务需求的增加,截至2008年底,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到2.03亿人。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报告,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已达到50.3亿元。百度与谷歌作为中国搜索引擎行业的领导者,两者之间的竞争将影响这一庞大规模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以及消费者的福利,所以对两者之间竞争的分析思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市场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以我国电信产业为例,实证检验了市场势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了行业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市场势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技术市场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因素能够正向调节市场势力与创新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不同市场结构的行业自主创新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7.
对制造企业商业模式转变而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也施加了市场必要性。基于海尔1984-2017的案例资料,借助扎根分析,通过分析海尔商业模式的转化演变路径,论文提出了制造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的形成与演化框架。研究表明:开放学习与机会捕获是工业互联网影响制造企业商业模式转变的关键中介;多元化价值主张与对潜在客户需求的满足,制造的批量定制化和供应网络关系伙伴化,是工业互联网支撑下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典型特征;工业互联网自身发展驱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沿着“九宫格”模型而演化,制造企业初始特征对此有不同影响。研究揭示了工业互联网演变进程中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为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李凯  郭晓玲 《科研管理》2019,40(4):24-33
技术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的创新决策不仅受到横向市场结构的影响,还受到来自于产业链上下游相对市场势力的制约。本文从四个研究视角梳理总结了买方势力的概念内涵,并从三个维度剖析了其产生动因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视角对买方势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反垄断规制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产品差异化、竞争强度与企业R&D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慧爽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61-1367
复杂的经济现实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创新活动的RD策略、RD的溢出效应总是互动影响的。在产品差异化框架下以古诺竞争和伯川德竞争代表两种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结论:较弱的竞争环境——古诺竞争总是会比伯川德竞争下RD投入更多,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消减、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RD合作对社会总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政府除了鼓励和支持企业RD合作的技术创新方式之外,也要对产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加以规制,并根据本身违法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产品市场的合谋。  相似文献   

10.
试论竞争情报分析与正确使用互联网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晓慧 《现代情报》2005,25(3):196-198
准确理解竞争情报的概念,科学地进行竞争情报的分析工作,是竞争情报工作的关键;而正确挖掘和使用互联网信息,少走弯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逐鹿,强手如林,如能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变竞争情报为竞争优势,企业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越来越多地依靠收集数据及数据分析的能力。在大数据背 景下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方法/过程】传统竞争情报的数据处理技术与工作 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本文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对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情报与 竞争情报工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以信息分析与提炼为主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产生 了巨大影响,为此提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模型,并对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应当如何调整其竞争 情报工作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对持续竞争优势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和憧憬.然而,对于竞争优势的破灭衰亡则鲜有问津,缺乏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工作.对导致竞争优势衰败消亡的内外部势力和因素进行了探讨,各种挑战和它们的单独和综合作用,对强势企业的成功运营应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警示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评析了竞争优势的两种主要观点,并基于企业-顾客认知互动的战略思维,提出了竞争优势概念分析框架。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属性,是关于成本、质量、种类、速度和服务等顾客认知的基本竞争要素的组合,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表现,而资源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属性。竞争优势具有复杂系统的时间空间性、要素组合性、比较相对性、静态动态性、因果模糊性等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4.
支付平台的生态化发展既是自身优势的自然延伸,也是产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但由此引发的运营风险如影随形,促使支付的生态竞争及其监管模式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对支付生态内涵的剖析,本文围绕支付生态的竞争模式与策略、运营风险与监管两个核心议题,系统地梳理相关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支付竞争模式的演进、多边平台视角下支付竞争策略的抉择以及多方竞合下支付生态体系的竞争问题;其次,基于对支付生态运营风险的分析,探讨支付生态的监管机制与策略;最后,在总结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境,对支付生态的运营风险控制及支付生态的反垄断监管问题进行展望,构建未来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朱德利 《情报科学》2006,24(4):621-626
本文根据竞争情报的本质,提炼出竞争情报应包含的分析要素,提出了一个完善的竞争情报分析框架,并对框架构建的要求、框架的构成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理工类高校开展竞争情报学教育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雷桂萍 《情报杂志》2000,19(2):91-92
从情报学科发展、市场合理竞争、教育面向市场、面向知识经济等多种角度阐述了在理工类高校开设竞争情报学教育的迫切性,并构建企业竞争情报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价值链分析与竞争情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朱珍 《情报科学》2003,21(4):357-359
企业价值链分析不仅能深入企业的内部细节而且广泛联系外部环境,因而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在竞争情报工作中,利用企业价值链分析方法,企业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明确市场定位以及确定企业竞争优势,而且可以用来系统搜集竞争对手的情报、并对竞争情报进行真伪辨别、比较、估算和预测,及时地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昀  孙晓华 《科研管理》2018,39(6):140-149
市场势力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来自不同国家样本的实证检验得到了丰富而多样的经验证据,但学者们普遍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市场势力在企业和行业层面具有的不同内涵,以及二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差异性影响。本文创新性地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将市场势力分为个体企业拥有的加价能力和表征市场竞争情况的行业结构,从理论上阐述了加价能力与行业结构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机制,进而构建双层线性模型处理行业和企业的双层结构数据,以中国制造业二位码行业和微观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勒纳指数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加价能力越强创新投入反而越低,并不存在预期的熊彼特效应;对于有研发企业而言,行业结构通过勒纳指数发挥间接作用,市场集中度的降低有利于削弱勒纳指数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产生逃离竞争效应,而此种效应在大中型企业中更为突出,对于行业中的小型企业而言,市场竞争并不能起到激励研发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连锁特许经营框架下的企业竞争情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把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合称为连锁特许经营,介绍了其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连锁特许经营框架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特点,提出了连锁特许经营框架下的企业竞争情报总体框架模式,并分析了其中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11):115-118
跨期实验分析了电力市场和碳市场中的领导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所采用的占优策略,不同电力需求水平对碳市场中许可证交易的影响,以及许可证免费分配时,双向拍卖机制和经纪人的参与对碳交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领导企业将提高电力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经纪人的出现将抑制碳市场中的市场势力,许可证价格与市场势力和电力需求水平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