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词坛上,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是词国的峰巅。宋词婉约、豪放两派,名家辈出,如百花齐放,若星汉灿烂。唐诗宋词双峰并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璀璨夺目,成为标志一个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2.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同时被选入高中教材。这是宋词中两篇极为出色的作品,历代评论家,如清代的陈延焯、刘熙载等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下面我们仅就这两首有代表性的婉约词做一些粗浅的比较分析。一、同为婉约,风格有异大多数文学批评家都一致承认,宋代词坛一直是被豪放与婉约两派所统治的,前者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为代表。这两大宋词创作  相似文献   

3.
宋辽金文学学习的重点是宋代文学,这也是本学期与唐代文学并重的一部分内容。 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此,就作品而言,宋词亦与唐诗并重。  相似文献   

4.
<正>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它是由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发展起来的,在当时就受到了广大市民阶层和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宋朝的词虽然大部分是写给士大夫们看的,但也有大量写给广大普通市民看的。宋代文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在填词,这就扩大了词作的创作群体。宋词在当时除了受到文士们的认可外,还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有极高地位。宋词和唐诗相比,虽然艺术风格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属于婉约风格;和宋词相比,唐诗更讲究韵律,而宋词更注重语言的音乐性;与元曲相比,宋词更为雅化。  相似文献   

5.
宋、辽、金文学学习的重点是宋代文学。这也是本学期与唐代文学并重的一部分内容。 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此,就作品而言,宋词亦与唐诗并重。 宋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 1、文学体裁多种多样,诗、词、古文总结了过去,小说戏剧开创了未来。 2、作家多,作品多,流派多,文学批评多,文学运动多,内容、形式具佳的作品多。 3、出现了一批成就较高的女作家和民间作家。  相似文献   

6.
词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与唐诗各被称为“一代之文学”。宋词就艺术风格而言,可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而又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雅、典雅精工、密丽险涩等各种风格,如春兰秋菊,各尽其妙。柳永的《八声甘州》集婉约、豪放风格于一身,不可不读。 (编者)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词史发展的繁荣期。而词派的形成,则成为宋词繁荣的标识。虽然,宋人的词派观念、词派意识远远落后于创作实践,但宋代词派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还丰富多彩。关于宋词词派,前人提出了多种说法。但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一派,秦、柳、周为代表的“婉约”一派,姜、张为代表的“清空”一派,构成宋词波澜壮阔的景观。它们是宋词甚至整个词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三大词派。  相似文献   

8.
词称两宋,王国维谓为有宋一代之文学,然宋词的奠基,却在唐五代。不仅如此,作为词体创作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唐五代词还有其不可忽略的特点和为宋词不能掩盖的突出成就。由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词学界较重词作的功利目的而忽略其审美价值,重豪放而轻婉约,唐五代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对唐五代词的研究是很不够的。这种倾向近年有所纠正。本文拟从唐五代词发展过程的鸟瞰中,粗略地评价一下唐五代词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李晶 《海外英语》2011,(15):142-143
词,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婉约之宗的李清照,在宋代词史以及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文学地位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词的翻译是一个特殊的门类,既与文学创作相似,又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词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研究词作品中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的极为重要的领域。通过形美视角对李清照词英译研究,能更好地研究赏析原词和翻译之中美的再现。  相似文献   

10.
词,始于隋代,至宋代,处于全盛。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也有不豪不婉清新冷峭的。两宋词只要是婉约的,豪放词始终没有压倒超过婉约词。婉约词是词之正宗,词之至也。但是,婉约词与豪放词常常是相互渗透、融合的。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编写的几部中国文学史教科书和一些文史工具书,在言及宋词和其流派时,常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抑婉扬豪,以此划界,评判褒贬宋代词家,更认苏轼为豪放词派的创立人。近几年来,这些观点经过讨论,已被逐渐清理和重新认识,宋词研究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笔者从中得  相似文献   

12.
在婉约词的意象群中,蜡烛是独具特色的意象之一。本文考察了宋词中三组较为典型的烛意象,并将其与诗歌的同类作品加以比较,试图以点窥面,探究词体文学在抒情达意方面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辛弃疾下面两首词作前,先从词这种诗歌样式在艺术风格上发展变化的角度,简括地介绍一下有关宋词豪放派中苏轼、辛弃疾两位巨擘的异同,供读者阅读和评析两词时的参考。前贤论述宋代词人,大都按照他们词作的风格区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虽然这种两分法只是粗线条的,但在没有更科学、更精确的区分法前,两分法依然可以做为我们研究宋词的一种依据。总的来说,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传承着初期——唐五代词作广泛一致的风格,及至宋代,又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等等背景的影响,婉约词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只是到了北宋苏轼的笔下,豪放风格…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的关学批评强调尊重批评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应从文艺把握世界的特点出发来评价宋词的价值。宋词既典型地体现出文学的情感性、形象性特点,又表现出文学的时代新质,是宋代最富于创新性和特色的文学形式,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另外,宋词既在宋代最流行,带有一定的全民性,又是词史上的高峰。它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5.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库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词在唐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达到了顶峰。学习宋词,应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历史,接触较多的作家作品,洞悉豪放婉约词风,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词的能力。词的鉴赏应从意境、主题、语言等方面进行,逐步教给学生鉴赏教给学生鉴赏方法。①从词的章法入手,把握词的意境。一是抓住开头,统领全篇,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一句就给全词奠定了豪壮的基调。二是利用过片(即下片首句)将全词连成一体,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由上片的歌颂英雄转到…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 ,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 ,把握诗作的景与情 ,运用联想和想像 ,探究它的意境 ,并体会婉约词的风格特色。教学过程(教师 :程红兵 ;每课一诗 :徐晓燕 ;课文主持 :李佳梁)一、每课一诗 ,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教师稍加点拨 ,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略)二、《雨霖铃》教学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下面 ,就请李佳梁同学来主持这篇课文教学。主 :老师们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来主持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7.
李达 《学周刊C版》2011,(1):104-104
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个性不同,文章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正是所谓的“文如其人”。综观历史上的文学名家,他们自身禀赋、气质、性情、品行在作品中总是不经意中显现出来。比如同是宋代著名词家,苏轼的词粗犷豪迈,柳永的词香艳俚俗,秦观的词婉约凄美。如何才能写出个性飞扬的文章呢?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宋词风格、流派的形成过程。首先从传统的诗歌风格理论中分析了宋代豪放词所受到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宋人对豪放词风和婉约词风的认识差异;最后评价了明代张埏对豪放、婉约两种词风的分类。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以期达到对宋词风格、流派的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宋词词风,一般归为婉约、豪放两个大类。但这样两军对垒式地划分,显得笼统,忽视了具体作家在个体作品中的特殊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宋词风格的多样性。从宋词的发展过程看,已经表现出兼容并包、吸收创造的印迹,就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而言,就已经炉火纯青地融合了婉约与豪放的主要特色,而显示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许多婉约和豪放的名家的词作中,其风格也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因此,只有注意宋词风格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宋词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传承其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0.
宋词,上与唐诗争辉,下与元曲斗艳,堪称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有姹紫嫣红的色彩,千姿百态的丰韵,沁人心脾的芳香。那么,将婉约词称为宋词奇葩中一朵凄美的花也当之无愧丫。自从明人张埏将宋词区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体,清人王士祯将张埏之说引申为“词派有二”以后,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从此约定俗成,尽管后人发掘出不少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