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生态系统内容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能量流动的一些考题,许多学生甚至一些教师在这一部分存在着一些误区,出现错误判断。现举例如下:误区1图1中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表示生产者呼吸消耗量,C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生产者的能量,错误地认为A=B+C+D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分解者(主要指腐生微生物)和非生物能量(主要指太阳光能)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在教学中突出其重要性,增强直观性,设计如下实验对上述成分进行验证。1 材料用具  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金鱼4条,金鱼藻,河泥,清水,500mL锥形瓶4个,橡胶塞4个,纸箱一个。2 实验过程a.取500mL锥形瓶4个,分别以1、2、3、4标号,并加入约500mL清水,向3、4号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河泥,再向2、…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教学的难点,于是我引导学生重点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建构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阐释了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体现出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按照它们的营养功能来区分的,因此,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初中《生物》第二册第152页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教学内容,教材是先出示图Ⅱ-15湖泊生态系统图(以下简称图1),后用文字叙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了解与掌握。但图1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示不够完整,其表现在:一无阳光、二无分解者,如按图1进行生…  相似文献   

5.
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分解者(主要指腐生微生物)和非生物能量(主要指太阳光能)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在教学中突出其重要性,增强直观性,设计如下实验对上述成分进行验证:1实验过程11取 500毫升锥形瓶 4个,分别以 1、2、3、4标号,并加入约500毫升清水,向3、4号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河泥,再向2、3、4号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然后向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金鱼1条,再加清水至液面位于同一高度,用橡胶塞塞…  相似文献   

6.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3.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学者把生物群落的组成一般区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又叫三大要素)。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本文拟从动物与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动物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动物与生态平衡三方面予以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学中,一般将生态系统分为四部分,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将植物归为生产者,动物归为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归为分解者。其实,并不尽然。1植物和真菌中也有消费者动物吃植物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世界上却有500多种以动、植物为食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类群。在这些植物中,有的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还有的是完完全全的消费者。食虫植物主要以捕食昆虫为主,它包括瓶子草科。猪笼草科、茅青菜科、狸藻科等一些科的植物。食虫植物往往生活在缺氮环境中,或者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由于叶…  相似文献   

9.
刘萍 《地理教育》1998,(6):17-17
课本中叙述到: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清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放线苗等微生物。在讲课时务必给学生讲清以下几点,避免产生误区: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学中 ,一般将生态系统分为四个部分 ,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一般情况下 ,将植物归为生产者 ,动物归为消费者 ,细菌、真菌等归为分解者。其实 ,并不尽然。一、植物和真菌中也有消费者动物吃植物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世界上却有 5 0 0多种以动、植物为食的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一个特殊的类群。在这些植物中 ,有的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还有的是完完全全的消费者。食虫植物主要以捕食昆虫为主 ,往往生活在缺氮环境中 ,或者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 ,由于叶制造的营养供应不足 ,于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捕食昆虫…  相似文献   

11.
生态课堂就是以生态的眼光、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一、地理生态课堂的特征1.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而发生联系和作用的。生态课堂即由师生和教学环境交互作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例如:植物→兔→狐就是一条典型的食物链模式。食物链中的箭头有三个含意:①显示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②显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③显示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营养地位: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食物链从植物开始,植物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直到最高营养级。根据食物链的上述特征,我们不难判断寄生生物在食物链中的营养地位。曾有一道练习题:…  相似文献   

13.
自1971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种稻养鱼种的试验,得到了饲养鱼种的经验,并作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其效果显著.本文将对种稻养鱼种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物质流,进行初步的分析.1 种稻养鱼种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系统的一种,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成分的统一体;同时又是生物群落和周围环境之间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动态平衡的功能系统.种稻养鱼种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成分有两类:一类是必要成份,包括非生物成份和生物成份.非生物成份是指阳光、空气、无机盐、水等生态因素;生物成份主要是生产者(Producer).如浮游植物、水稻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1分)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A.绝大多数生物体由细胞构成B.能进行新陈代谢C.能生长发育和生殖D.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2、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经氧化分解后的最终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和水,这证明三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中都有A.N、P、KB.H、C、NaC.Mg、S、OD.C、H、O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生物圈4、在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对这种生物现象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土壤5、下对物质中,不属于…  相似文献   

15.
<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个概念属于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内容~([1])。许多初中生物教材~([1-3])3认为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这些教材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个概念外延的划分并不严谨,属于前科学概念,是基于学生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考虑。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在明白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请按照我们事先设计好的讨论题,来分析一下眼前这块美丽的油菜田,分析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有哪些?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怎样进行的?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来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物质变废为宝,多级利用?”我的一席话把陶醉于油菜花海洋中的学生们拉回到预设的教学环节中。这是去年春天我在田间地头给学生上生物课的场景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状况 ,我们可以借助于微型生态系统来进行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在每部分都应该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下是具体的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3个 2L的透明塑料瓶 (可乐瓶 ) ,蜡笔或油性笔 ,剪刀 ,两块 5cm见方的塑料或橡胶 ,铁钉子、锤子 ,蜡烛或酒精灯 ,解剖针 ,胶带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钟虫等 ,螺蛳 ,沙子 ,土壤 ,2 0~ 30粒速生种子 ,如萝卜、鸡冠花、花包菜、青菜等 ,枯烂的树叶、枝条、腐烂的水果 ,陆生动物 (…  相似文献   

18.
例1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较多;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较多。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D2A B.C2B C.C2A D.D2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特点及与能量的关系。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A形成稳定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多,说明A的非金属性强于B。同理,C形成稳定离子时吸收的能量较少,说明C的金属性强于D。再根据A、B得到2个电子,C、D失去1个电子均达稳定结构,可知C、A最有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相似文献   

19.
<正> 春季高考考题中曾有这样一道试题: 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中学生物奥赛中也有类似的考题,但进一步涉及到了不同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积累速度的问题。这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物质循环及其与气候和分解者数量、活力的关系等,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对解答此类问题颇感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的视角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析视域,把教育与其存在环境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强调教育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立场和出发点。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包含物质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结构形式上,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表现为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