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人的人性美,是新闻美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不但要客观报道事实,而且要在报道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人性美的价值。新闻的人性美就是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传媒人对人性美的特点认识和对美的价值追求,就是传媒人通过新闻传播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对人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5,(3):13-13
新闻之美主要表现有繁盛之美、简约之美、对比之美、过程之美、图之美和人性之美,等等。其中人性之美是新闻美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即新闻必须体现人关怀。新闻的人性之美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2009年12月26日的《新闻调查》播发的《沈浩:小岗村的记忆》,报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的先进事迹。这期节目就是新闻人物深入挖掘、不拔高的范例。不是用语言空洞的拔高,节目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件,很好地展现了沈浩的内心世界,报道真实、可信,感人至深,收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报道中沈浩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他到小岗村任职三年后,  相似文献   

4.
新闻人的人性美,是新闻美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不但要客观报道事实,而且要在报道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人性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笔者采写两位全国著名的时代先锋沈浩、郭明义的报道实践,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着力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刊登在2009年11月7日农民日报的消息《小岗村书记沈浩意外辞世》,颇为普通,只有670字,然而它是全国报纸中第一篇客观、准确报道沈浩去世的消息,及时匡正了网上关于沈浩猝死的众多猜疑。从写作角度看,这条消息的行文不错,是典型的时间顺序结构消息,行文上也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刊》2012,(1):2-3
正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社长赵炬推荐《新课外语文》《新课外语文》由赵长天主编,是一套具有人性之美、人文之美、语言之美,能启发学生心智、激扬梦想,帮助学生们去探寻美的真谛的语文课外阅读图书。  相似文献   

8.
李红霞 《大观周刊》2012,(45):348-34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在小学数学中.数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跟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和算式打交道.很难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所在或领略到它的迷人内涵.  相似文献   

9.
贺蕾 《新闻世界》2011,(7):212-213
本文主要阐述体育新闻图片动感美的内涵,分析了体育新闻图片动感美的意义和价值,还结合具体作品对如何获得动感美进行了技术分析。文章指出,动感美是体育新闻图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育新闻摄影的必然要求。具有动感美的体育新闻图片能够化瞬间为永恒,满足读者的阅读和观赏需要,带来巨大的审美愉悦。体育新闻图片的动感美可以通过凝固动态和虚实结合的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10.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擅长人物通讯采写的名记者穆青曾说:‘在这样一个时代,美的事物纷至沓来,美的观念日新月异,美的理想催人奋进,美的情操感天动地。新闻记者应该睁大眼睛,去发现美、捕捉美。”  相似文献   

11.
刘琼 《新闻世界》2012,(2):138-139
灾难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实践活动。报道的专业性,要求其必须遵循审美原则,而注意力经济时代则推动着其审美发展。它的美学属性集中展现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和内容上。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形式上要把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版式设计的明晰感以及标题制作的"意境美"。在内容上,则需要让事实说话、确保平衡以及以人为本,从而真正达到新闻报道的真实美、和谐美以及人性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美的殿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阅读氛围美、文献内在美、信息整合美、激发创新美、网络环境美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是美的殿堂,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对美的追求,达到美的升华,塑造出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电影<第一书记>正在全国范围内热映,感动了万千观众. 沈浩,这位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到小岗村六年,最终因操劳过度猝然去世的共产党干部,在这个夏天,其人格魅力深入到观众的心底,令人怀想,引入深思. 影片的热映,让人联想起几个月前,沈浩的突然辞世在网络上的热议.那时候,最集中的一个争议话题就是,沈浩到底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因与饮酒有关,那么,他算不算一个好官?也就是此时,<农民日报>力排众议,第一时问报道了沈浩的先进事迹,率先为这一典型人物树立起正面报道的标杆.  相似文献   

14.
劳动创造美,创造美的劳动是否也使劳动主体感到自由的美呢?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科技的发展与人性的完善越来越表现出非同步性时,它已日益成为一个被全球所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科技一直不很发达,技术与人性间的矛盾不很突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高科技的引进,这一矛盾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如果善与恶能够涵盖全部的人性,那么,人性的激扬当以对美的追求为动因。美犹如那个去射击铀的中子,而真恰是中子运动的轨道。当中子沿着它的轨道击中原子核时,能量骇人的核爆炸——善的核爆炸就发生了。我想,陈虻本人的经历,即是对此的一次绝好演绎。一今年34岁刚过的陈虻喜爱纯粹的事物,因为,他爱艺术。他爱艺术,是因为他爱美,美的式和美的力。  相似文献   

16.
去年夏天,历时两个多月的抗洪救灾报道忠实地记录着全国军民众志成城保卫家园的动人事迹,大力宏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一次新闻记者对抗洪军民的精神美的挖掘、展示和传播活动,是一次中华民族精神美的大播散。它为抗洪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情感支援。抗洪救灾报道中的情感美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如果善与恶能够涵盖全部的人性,那么,人性的激扬当以对美的追求为动因.我想,陈虻本人的经历,即是对此的一次绝好演绎.命运今年35岁的陈虻喜爱纯粹的事物,因为,他爱艺术.他爱艺术,是因为他爱美,美的式和美的力.陈虻的父母都是从事人文工作的知识分子.还在他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背下了百余首唐诗宋词.也许就是有这么一个家庭背景吧,对美的沉迷和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竟变成了一种本能.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美的殿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阅读氛围美,文献内在美,信息整合美,激发创新美,网络环境美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是美的殿堂,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对美的追求,达到美的升华,塑造出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余迎 《兰台世界》2017,(4):85-87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质。张学良的美育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土壤。为了培养出既具有进步的科学知识、又具有完美的道德情操之新人,张学良主张用美的情怀、美的道德、美的知识去对受教育者进行精神上的陶冶,用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来开启其心智,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具备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完美人才。  相似文献   

20.
美学的研究包括了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同一切美的事物一样,理论广播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指导其实践的。确定美的主题,选择美的材料,编写美的文字,传送美的声音。理论广播以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