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叙事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问。叙事理论主要研究小说的叙述方式、结构模式和阅读类型,为科学地认识叙事语篇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叙事情景和叙事声音等叙事手段在叙事语篇的运用分析,探讨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
叶静 《考试周刊》2007,(39):32-34
本文从新闻语篇的叙事结构着手,根据具体语篇的组织方式提出按时间顺序组织的新闻叙事结构基本吻合拉波夫所提出的叙事结构分析模式,而按倒金字塔型组织的新闻叙事结构则需要用另一种新的叙事结构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小说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微博为载体,以140字为限制,实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向人们展示了微小说艺术独特的魅力。而拉波夫的叙事结构分析模式是较为完整的分析叙事语篇的理论,他认为叙事结构应该包括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回应六个部分。该文就用拉波夫的叙事结构分析模式来探究微小说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中创作年代最早,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化瑰宝,也是珍贵的语篇研究材料。本文结合Labov所提出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运用语料库分析手段结合分析软件探讨《伊索寓言》的叙事结构的语篇特点,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布局,结构和意图,给中国寓言及童话等儿童作品的创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拉波夫分析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叙事型语篇分析方式。本文结合教案实例试图提出:公共英语教学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有利于促使学生把握语篇的中心思想和逻辑关系,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言外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Labov的叙事结构框架理论对消息这一新闻报道的次体裁进行了研究,从语篇宏观形式结构角度考察了消息发出者构建消息语篇结构形式的派生模式,并从语气、时态、情态三方面分析了实现语篇人际功能的语言特征。文章最后指出报刊体裁分析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叙事类语篇是语篇类型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写作目的在于将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运用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语篇连贯具有认知属性,依赖于读者对文本叙事的认知解读,被看作是文本叙事范式的评估标准,而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如要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中的叙事模式,就意味着译者要对原文本的语篇连贯结构进行认知分析和叙事识解,通过重新构建连贯结构让目的语读者获得完整而有效的叙事解读。认知叙事学结合认知科学与叙事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可以寻求叙事的连贯结构和读者解读文本背后的认知规律,为翻译的再叙事研究找到认知基础,从而为叙事连贯的重构提供合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叙事结构存在于许多体裁中,如小说、戏剧、童话等,而不同体裁中的叙事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基于拉波夫的叙事语篇分析模板对美国高校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叙事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其语类结构潜势,之后归纳出了五种变体类型,发现每一个类型的组成成分都有所不同,相同的成分在不同的类型结构中又以不同的顺序出现,与最初的拉波夫分析模式相比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呈现了此类演讲语篇的叙事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话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并开辟白话小说新道路的文学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话本小说逐渐具有了独特的结构形式.依据拉波夫的分析模式对宋元话本及明拟话本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话本小说的体制出发,对拉波夫的分析模式进行改进,让它能更加适应不同类型叙事语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被雨淋湿的河》是鬼子颇具特色的代表作,呈现了别具一格的叙事特征。文章以西方叙事学理论为基点,分析小说文本在"叙事话语"层上的"时序"、"视角"和"声音"的问题,探讨鬼子独特的叙事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文本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以及鬼子"把故事还给读者,把叙述留给自己"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12.
狄青和狄家将的故事从两宋发端,历经元、明、清,被改编成戏曲、小说等,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清代,狄青故事进入创作繁荣期,出现了四部以狄青和狄家故事为题材的章回小说。这四部小说融合历史史实、民间传说、话本以及讲唱文学中的叙事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狄青故事进行了再创作,作者大量采用了民间叙事的手法、方式,使这四部小说都带有程式化的叙述模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以及传奇性的情节描写,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叙事色彩。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女性意识。她执着于从女性的经验出发构筑女性的浪漫空间,这种"不要独特性"纯自然的叙事方式从男性中心话语笼罩下剥离出来,展示出处于游离状态时代个体独特的生命景观。但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的环境与具体的时代动态变化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14.
小说《生活秀》以吉庆街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来双扬的生活和情感故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时代平民生活画卷。客观冷静的写作态度、绵密细腻的叙事话语、多彩逼真的场面描写、唯美诗意的环境烘托、丰富独到的生活智慧,展示了作者纯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对人生、人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的儿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探索在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哈代将“成人——儿童”的关系顺利转变为“教育者——被教育者”的关系,表达出儿童小说的道德寓意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列斯科夫的讲述体小说的文体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其中来自人民中的故事讲述人超越作者——叙述者主导叙事,成为小说话语的主体和客体,从而改变了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内在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洼地上的“战役”》里,起初路翎当欲描绘英雄的故事,记载一次抓美军俘虏的战役中,年轻新兵阵亡的故事,但随着叙事进程的展开,却将英雄的故事写成了爱情故事,而且通过叙事技巧产生了几乎颠覆“领导权”的效果.文本如何记载历史?在历史时间、叙事时间以及心理时间的拉锯和构设中,如何在叙事话语中潜藏自我的感受和判断?叙事者使用了何种叙事策略,有何叙事意图,从而发出了一种与正史不同的声音?论文立于叙事学角度,从“背离作者的叙事者”、“‘偷窥’的意义——全知全能”、“复调叙事中‘独白’功能”三方面,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进行细读分析,在叙事机杼中探勘些许战壕掩埋着的历史的残垣碎片.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刺猬的优雅》通过看门人荷妮和富家少女帕洛玛的交替视角,展示了巴黎一栋高级公寓里发生的故事,揭露她们的经历和心路演变。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芭贝里身为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如何通过女性叙事策略,建构起女性叙事声音和女性话语权威。其写作尝试也对中国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character of Reagan's rhetoric and the response to it can be explained by its narrative form. The dominance of narrative in Reagan's discourse and the nature of the narrative form combine to differentiate the perspective of Reagan's supporters and his opponent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 form—a story‐based truth, an emphasis on morality, and a grounding in common sense—explain the way in which narrative affects political judgment. The analysis reveals the power of narrative form and, in contrast to the assertions of some narrative theorists, its fragility and moral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20.
意象作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文本中能够表现或暗示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或感情的形象,也是融了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形象,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人类在情感、心智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它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是景与情的浑然一体。在梳理中西叙事意象概念的基础上,对西方叙事意象的类型和叙事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根据叙事意象在叙事文本中的作用,可分为背景性意象和主题性意象两大类。而这两大类意象的叙事功能在文本内部表现为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善故事结构、丰富人物的性格、拓展小说的主题,在文本之间则表现为意象的互文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