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尼采认为传统哲学没有从个体的利益的主体性出发,这是导致一切谬误的根源。利益的主体性是支配,利益的主体性是实现权力意志,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尼采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2.
主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康德、黑格尔等人对此都有过论述。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以上成果,认为主体是具有意识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现实的人。在此基础上,主体性即指现实的人所具有的意识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的特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作为主体性人的历史作用始终是以实践的方式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 :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内在主体性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主体和历史存在的客观性本质 ,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的完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一、必须弄清的概念 :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是人的主体性产生、觉醒、成熟、弘扬的历史。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重要的课题。主体 ,从认识的意义上来说 ,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包括两项基本规定 :一是主体必须是有自觉意识的人 ,二是主体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认识—实践活动。从这一点来看 ,主体与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本质上的内在的同一。[1] 一般认为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 ,属于认识领域 ,即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受主体利益的主体性的制约,都只为主体利益的主体性而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主体的表象,即主体的感觉、经验。它们是主体意识的产物,主体利益的主体性是它们存在的条件,离开了主体利益的主体性它们就不能存在。叔本华提出“世界作为表象”和“世界作为意志”的观点,并由此出发对利益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利益的主体性的基础是生命,利益的主体性是从个人意志出发,利益的主体性是禁欲。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变迁史,压抑史。这种压抑的文明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欲望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变迁史,压抑史.这种压抑的文明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欲望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试论主体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教育的哲学依据主要体现为 :人性———人是社会存在物 ;人的本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主体性———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社会本质、心理素质和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培养目标的抽象规定。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目标在理科教学中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和形态,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培养目标的抽象规定。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目标在理科教学中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和形态,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结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说”和弗洛伊德的“爱欲说”.提出了“人的异化”理论.并从主体性哲学层面细致分析了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深入剖析了人走向异化的深层原因。面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普遍异化的现状.马尔库塞进一步探讨了克服异化、拯救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艺术实现爱欲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意识形态的功能日益凸显.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在这一文本的基础上,本文对技术异化的当代发展进行追问。随着技术异化程度的加深,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消解,这成为当今技术异化的一种重要趋势。研究技术异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站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立场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全面的控诉。从"肯定虚假的需要,人沦为商品的奴隶;异化的劳动,人沦为劳动的工具;本能结构的破坏,人沦为了麻木的物的状态",论述人的单向度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以此唤起人们否定和批判的意识,提高人们否定和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人的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历史 ,也就是人类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发展的历史。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完成的革命变革 ,关键在于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原则 ,从而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忽视主体性的缺陷 ,也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否认客观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认识论从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到主体性原则的嬗变是必然的。为此 ,就要研究主体性原则 ,并通过研究而确立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合理的主体性原则。这样 ,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代表。笔者从审美主体性角度对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开掘,认为无论是他对爱欲解放论的强调,还是对艺术审美革命论的坚持和新感性的张扬,都落实到他对异化现实的反对和自由人性和社会建立的期待上。  相似文献   

16.
人是主体性的存在,“在”是其本体论涵义,即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者,他的出现是自在与自为的结合,是此在与共在的实现。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的人,只有在社会以及附带构件中才能彰显其生存状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局部能反映整体社会中人的存在镜像。正如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单向度”定位,现代教育也难逃其咎。以肯定性思维为其内核,以普遍性与同一性为特征,以实用与功利为实在目标,以规训制度压抑人性,这些构筑了现代教育的“本真”,即“现代教育神经症”——一种“异化”状态。反思意在解构与建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彰显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本初旨趣。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似乎具有多重面孔,这容易使人误以为他的批判理论只是一个理论杂烩,而忽略其自身的整体性和创造性。实际上,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存在一个明显的、统一的主题,这就是人的解放,其哲学基础是否定性理论。通过对黑格尔否定哲学的阐发,马尔库塞将哲学的批判性和理想性赋予社会批判理论。然而,由于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优先性,马尔库塞误把理论推理的因果效用夸大为改造社会的力量,其逻辑归宿必然是乌托邦。但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是一种希望的乌托邦,而不是绝望的乌托邦,其积极意义在于坚持对现存秩序进行哲学批判。可以预言,只要对人性的压制依然存在,只要人的自由和潜能没有最后实现,马尔库塞的“解放的幽灵”仍会继续游荡。  相似文献   

18.
法律人格除了包含传统民法人格理论中所指的主体(狭义之人格)、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人格利益内涵之外,还应包括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之内涵.其中主体(人格)和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体现抽象层面上的法律人格,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体现具体层面上的法律人格,而人格利益则是法律人格的内在客体.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家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不但绵延不绝,而且是比较深刻的。自然科学家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科学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自然科学家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数千年来必然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