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清江南城市化及城市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刺激了江南城市游观娱乐、市集消费、奢华休闲为表征的世俗文化的繁荣,杭州的世俗文化成为西湖小说创作的重要素材。解读西湖小说对杭州世俗文化的书写,明清杭州世俗文化的突出特征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游玩观赏西湖美景、娱乐表演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及节日游览观光活动;二是以西湖香市寺庙观光、进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宗教活动;三是以奢靡浮华、声色之娱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活动。杭州世俗文化中的世俗化和文人化交融的特点既折射了当时江南城市世俗文化的共性,也体现了杭州城市不同于同时期江南其他城市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清河坊     
俞平伯 《阅读》2023,(48):36-37
<正>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它和我们平素十二分谂熟,自从别后,竟毫不踌躇,蓦然闯进忆之域了。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我们大半是俗骨哩!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相似文献   

3.
林飞 《阅读》2023,(19):44-47
<正>今年春节期间,为了更好地烘托节日氛围,杭州西湖的摇橹船上挂起了可爱的兔子灯。当夕阳西下,兔子灯亮起的时候,湖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所有言语都无法形容这份美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而西湖就是镶嵌其中的一颗明珠。西湖风光旖旎,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1.“《种榆仙馆印谱》六卷,西冷印社本。清陈鸿寿篆,号曼生,钱塘人,嘉庆辛丑拔贡,官淮安同知,善属文。”嘉庆无辛丑年。考民国《杭州府志.文苑传》载:“陈鸿寿,字子恭,钱塘人,嘉庆六年拔贡,官江南海防河务同知,性爱交游,於学多通解,自以为无过人者,随壹意篆隶行草书,为诗不事苦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的心乡思想是诗人在摆脱传统意义上故乡所具有的物质空间属性束缚后,以故乡的精神空间属性为核心,以清、静、宁、悦的心境为标准去重新定义的关于故乡的新概念,即以心为故乡。它正式确立于白居易出任杭州时期,但实际形成于被贬江州忠州时期。这一思想背后所体现的是白居易委顺修心的处世哲学,意味着诗人最终实现了对故乡依恋的超脱。  相似文献   

6.
西湖的魅力     
金晓 《阅读》2009,(6):18-1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描写了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其实西湖多姿多彩,魅力四射,成为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下面两首描写西湖的诗又是怎么表现了它的美的呢?  相似文献   

7.
女性题材是白居易诗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白居易的诗歌中描写了上至君王宠妃下至妓女农妇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具体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在欣赏女性"美"的同时更着重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深深的"苦"痛,诗人以同情的笔触,写出了对广大被压迫女性的关怀,体现了进步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刘禹锡、白居易两人的《竹枝词》在景物美、意境美、精神美、形式美诸方面的对比,肯定刘禹锡《竹枝词》的美学价值,并指出其成功的原因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接近民众,学习民歌。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11日,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和武汉市东西湖区荷包湖中心小学共建劳动基地揭牌、签字仪式,在荷包湖劳动基地和荷包期中心小学举行。湖北省教委、武汉市教研室和东西湖教委及教研室有关领导、劳动教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活动。省、市、区领导对两校探索城乡结合,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结合、共同提高整体素质新路子的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西湖二集》是一部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凡三十四卷,每卷一篇,书中第十七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载说明前此当有《西湖一集》今不传。 《西湖二集》刊行年代据郑振锋先生考证,大概在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著者署名周清源。别署济川子。武林人。其生平不详。戴不凡先生所搜两条材料略记了周氏景况,一是谈迁“北游录·纪邮》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七月壬辰条: 观西河堰书肆,值杭人周清源, 云:虞德国先生门人也。尝撰西湖 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另一条是清初刊《凭山阁汇辑留青采珍集》卷一,有《柴荣陛三十初度序》,署“周清源(蓉湖)”作;(见戴不凡《小说见闻录》)  相似文献   

11.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1994年12月被联和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与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并称为中国三大园林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相似文献   

12.
从景观体育的概念、特征出发,以杭州西湖景观体育为例,探讨景观体育在丰富大众锻炼方式、提高大众锻炼意识、改变大众锻炼行为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实现免费观赏体育比赛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国民 《阅读》2014,(43):1-1
<正>如果说生活如画,书就是那缤纷的色彩;如果说生活如海,书就是那奔流的江河。读书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足不出户,在书中我们就能领略万里长城的雄壮巍峨,领略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领略杭州西湖  相似文献   

14.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段话:“早春,语文替生活描眉,美变成了彩蝶,在花园里追逐。仲夏,语文为生活梳头,美变成了瀑流,在峭壁上飞落。生活是抒情诗,美是林黛玉、语文的性格很纤弱;生活是男子汉,美是铁木真,语文的性格很旷达。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一定有语文……生活是山川大地,语文是日月星辰;生活是森林原野,语文是赤橙黄绿;生活是原始神话,语文是夸父逐日;生活是摩天大厦,语文是嫦娥奔月。生活是美的襁褓,语文是美的外在形象,美装点生活,语文是美的气质和神韵。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文即生活。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乡村     
缪宜廷 《阅读》2023,(Z9):69-70
<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此乃范成大笔下的田园风光,而我的家乡也有独特的田园美景。乡村,美在欢快奔流的小溪里。温暖的春日里,迤逦而行的小溪清澈透明,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谱成了一首欢快的乐曲。溪底各式各样的鹅卵石犹如橱窗里的珍宝,俯看又像一条流光溢彩的花布。水面上,一群鸭子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在报告着春的消息。  相似文献   

16.
陈娟 《阅读》2024,(Z2):30-31
<正>同学们,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冬天里,我们一起来读白居易的一首温馨醇香的小诗——《问刘十九》,去感受诗人温暖如春的诗情吧。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据说,刘十九是洛阳富商、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也是白居易的朋友,与白居易常有应酬。“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的酒渣,色微绿,细如蚁。  相似文献   

17.
唐代科举中用诗歌干谒名流,而金榜题名者甚多,白居易、王维、杜牧、朱庆余、卢储、高蟾、杜荀鹤等人都以生花妙笔的干谒诗展示自我才华而走上仕途。解读这些干谒诗,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李(曾羽)虞部郎中制》目前有元和二年至六年翰林制诰和长庆元年中书制诰两种观点。制文收入白集翰林制诰中,中书制诰说显然难以成立。依据新出土《李(曾羽)夫人韦氏墓志》《李(曾羽)玄堂记》等七方石刻文献,印证传世史料,可知李元和八年春由金州刺史入为虞部郎中,制文内容基本属实,制文即作于此时。此制并非存疑之作,而当为白居易出翰林院后的拟制。  相似文献   

19.
韩少华 《阅读》2024,(24):28-29
<正>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趁着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相似文献   

20.
门票收入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公共景区门票定价如何摆脱“门票经济”的桎梏成为了横亘于推动景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深化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难题。本文结合杭州西湖与九寨沟两个案例分析景区实行门票低价或免费政策时需考虑景区的可进入性、相关配套设施、相关政策扶持等考量因素在地方的具体应用状况。同时提出由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的可行措施,其中丰富旅游业态,形成反哺机制是完善景区产业链的基本方式;统筹地方资源形成联票机制,拓展资金来源是解除景区与地方形成利益绑定的可行措施;成立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权限是解决景区多头管理,多主体权责关系模糊的关键路径,以此在产业经济的发展潮流中寻求中央与地方、地方与景区之间协同发展的平衡点,推动景区在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驱动中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