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认识过程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读课题的理论界定 1.何谓情感、情感教育、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 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和整合,它们反映了心理过程的不同侧面。认知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情感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人与客观事物间的关系,情感伴随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则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并由此产生的内心体验和采取的态度,情感伴随认识产生,与认识过程共始终,认识的功能主要起反映作用,体现在对知识的接收、加工和转化上;情感的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体现在对意向的调节、维持和定向上,它们共同组成学员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过程施加影响,所以,职工  相似文献   

4.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知活动出现,并且与认知活动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与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与情感陶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认识过程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黑格尔指出:“音乐所引起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情共鸣,听众情感很容易越出这种内容意蕴中朦胧的内心因素,把我们主体内心情况摆进去,达到物我同一状态。”[1]音乐,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音符,而是一种铸造人的灵魂,深蕴着人的精神的文…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反映.但是情绪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形式的内心体验.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及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幼儿情绪的因素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物"作为幼儿的一种独特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感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它具有两极性,表现为能够对人的认知加工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适度的情感唤醒有利于认知加工。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相反。过高或过低的情感唤醒以及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正常的认知加工,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和整合,它们反映了心理过程的不同侧面。认知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情感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人与事物的关系,情感伴随认识活动和意志而出现,情感构建,是指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语文学科的情感构建,则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传授,帮助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产生积极情感。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三个方面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语文教学任务中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就属布卢姆所提出的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而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接受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人生态度的熏陶,则属于情感构建的范畴,实施情感构建能够彻底改变语文教学中偏重认知变化而忽视情感变化的状况,使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进行情感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一种审美心理形式,它不仅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的关系,当客观事物符合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认识和情感两个系统共同参与的,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对于认知活动给予了强化影响,学生就会有很大的学习热情,会主动进取,勇于探索,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个体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根据小学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和作文教学的特点,针对当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探讨研究情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有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教育中,随着教育向科学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加强对人的素质培养,注重发挥人的学习能动性,注重调动人的情感因素,自觉的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过程,而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情感的变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情感做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过程不同于认识过程,认识过程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过程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主观需要的关系,它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影响人的认知过程、意志行动、性格特征、身体健康等方面。而情感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93):92-93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与移情等功能。美国心理学家与教学法教授Krashen曾指出,学习外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输入问题,二是接触心理障碍问题。他认为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过滤的作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会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为此,新课程倡导要优化师生情感关系,营造温馨、真诚、和谐、感人的情感氛围,从而为英语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同时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对于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  相似文献   

19.
李玲 《考试周刊》2011,(26):51-52
伟大的思想家列宁曾经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一个人对事业充满着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影响学习效果的取得。目前人们已越来越注重研究知情教学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一知和情同生于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是这同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两个不同方面。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知情二者相互影响,知是情的基础,知以一种意识力量启迪和创造情感的方向和能量,它是激发情感的方向的能量,它是激发情感的必要条件;情是知的体验,情感以一种心境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