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中国典籍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风貌,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含有丰富的中华思想文化概念术语。其中,礼俗术语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典章制度、仪礼规制、交往准则等。礼俗术语往往具有民族性,其翻译往往会遇到语义重构中的信息不对等问题。本文以《史记》《汉书》中的礼俗术语英译为研究对象,基于沃森和倪豪士的《史记》英译本,以及德效骞和沃森的《汉书》英译本,分析不同译者在英译礼俗术语时使用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译者对于礼俗术语的概念均进行了语义重构,体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晰化英译倾向,如音译加类属意译、描述性对等、文化对等、功能对等、自然化翻译、内涵明晰化、文内注释等,以期达到术语译文与源语术语的概念融通,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而强化译文的可接受性。这对于当前语境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甜 《海外英语》2016,(15):96-97
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 or CSI)的概念率先由西班牙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哈维·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提出。但他所下的定义似乎词不达意。本研究基于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文化的双层特性,重新定义文化专有项这一术语,并通过实例若干来说明文化专有项是指某一民族专有的文化表达式,具有该民族鲜明独特文化内涵,并代表着人类各个民族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形态,由文化的特殊部分组成。它既可以被译语文化中的读者理解或接受,又具有可译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介。文化负载概念的翻译是外宣翻译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以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视角,通过选取习主席G20杭州峰会主旨演讲的英译文本作为研究案例,重点研究和分析文化专有项策略对外宣翻译的适用性以及在进行文化负载概念翻译时的作用,以期为外宣翻译实践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粤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有声思维文本展开研究,并考察受试者在翻译广州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六类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结果显示,受试者在翻译时若考虑到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文化专有项的特点和功能等因素,所选择的翻译策略则更为综合,这一点在翻译小吃名、建筑名和民俗三大类文化专有项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通过此次实验还发现目前广州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专有项的既有英译并不太统一,这无疑不利于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结合中西方关于文化翻译的理论研究,运用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研究了美国新闻期刊翻译中国文化专有项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提出异化是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主要策略。读者群、新闻目的和意识形态这三大因素造成了美国新闻期刊采用"异化"策略来处理中国文化专有项。  相似文献   

6.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也成为时代的热点。其中,对文化专有项的研究便是一例。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著名作家哈金的《等待》为例,研究华裔英文作品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方法及策略,探究在双语言和双文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实现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也成为时代的热点。其中,对文化专有项的研究便是一例。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著名作家哈金的《等待》为例,研究华裔英文作品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方法及策略,探究在双语言和双文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实现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化专有项是新闻用词的一大特色。运用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理论,对国内新闻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的研究。随着全球化日益兴起,文化传播的重要性逐渐突出,在不影响交流的前提下,媒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应主要采用彰显文化特色的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译界对集道家之大成的《淮南子》关注不够,而其文化专有项作为汉语言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文化的“异质元素”,既是翻译难点,也是翻译初衷之所在。《淮南子》英译本尤其是新世纪之前的诸多节译本经梳理后,发现相关文化专有项翻译主要存在语义空缺、信息传达不明确、错译误译漏译等三类问题,理论上可运用变译理论的“增益”“减修”和“变异”策略应对。实践中,马绛在“增益”“减修”和“变异”三种翻译策略指导下灵活采用诸多手段翻译《淮南子》中的文化专有项,产生了翻译质量较高的译文。因此,基于变译之“策”灵活运用诸多手段翻译文化专有项,可有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进而促进世界文化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0.
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道路上,文化传播和翻译任重道远。《舌尖上的中国》在西方观众群中的传播,无形中承担了文化输出这一角色。该剧英文食品翻译整体流畅、贴切,符合西方表达习惯。但是对于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专有项的翻译有待商榷。以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为指导,借助艾克西拉(Aixelá)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对"饼"和"路菜"进行尝试性地创新翻译,使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郭华 《考试周刊》2012,(2):33-34
本文在建构主义翻译观的框架下,以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的三个翻译标准为指导,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的一些文化专有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专有项是旅游语篇中的一大特点,以佛教文化盛名的旅游景点更是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为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带来许多翻译困难,文章在文化视角照观下,结合王东风的"文化缺省理论"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论",通过对佛教圣地五台山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了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语篇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化翻译是对源文中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处理。本文尝试解读西班牙翻译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运用其策略分析汉英文化翻译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指出汉英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有"趋同"意识,力求使翻译文化无限靠近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有声思维法分析了32名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语料和翻译行为分析表明,受试在处理文化专有项时策略运用较为单一且跨文化操纵的能力不强。作者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权衡目标语和源语的语境,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以求译文既能在目标语中通顺又不失源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方法,也一直是译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对此,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评论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作用和局限,以此说明异化方法在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专有项和文化交流方面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的中医术语英译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中医术语英译中的文化缺损现象也屡见不鲜.本研究通过引入文化翻译理论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并结合中医术语之特色,探讨中医术语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及中医术语英译的五种可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术语的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万国公法》法律术语的输入、法律术语翻译的选择与调试、法律术语翻译的文化心理及本土回应,即输入、传播、接受三个层面剖析《万国公法》翻译的动机、策略和中国传统法学思想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本,对中西法律术语和概念进行梳理,以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从而为《万国公法》的法学、翻译、语言文化的跨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刘宓庆的语言文化信息符号的分类为框架,对《苏东坡传》的两个中译本在还原中国文化专有项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其翻译策略及方法,总结其成功与不足,并随文探讨了影响回译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回译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法律文化交流的增多,法律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法律术语的翻译是法律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律术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法律文件翻译质量的高低.然而,对法律翻译工作者而言,法律术语的翻译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本文从法律术语的特点入手,指出了法律术语翻译中的困难,并从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角度探讨了法律术语翻译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专有项及其相关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全部的英语教学实践之中,尤其在翻译教学中更是如此。本文结合对文化专有项内涵的理解,参考它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特点,重点谈及了三个实用而又高效的处理策略。即,借鉴式处理策略、功能翻译理论策略以及关联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