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Web2.0应用与大数据交易平台共同促生数据匿名化技术。欧盟发布的《关于匿名化技术的意见》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数据匿名化技术的使用做出了规定,内容涉及匿名数据概念界定、法律标准认定、去匿名化技术、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的风险评估、技术规制等多个方面。我国目前并未出台专门的数据匿名化规范,为实现信息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应借鉴吸收欧盟经验,填补我国数据匿名化规制的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2.
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既是运营商在学习者数据保护领域进行自我规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为深化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研究,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35个典型的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为样本,根据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文本编码表对35个APP隐私政策样本进行独立编码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并从外部特征和文本内容两个维度对APP隐私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页面存在位置不明显、图标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且部分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篇幅冗长、用词晦涩;文本内容在改善产品或服务、限制处理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文章从内容的易取性、可读性、规范性三个角度提出优化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的建议,以期为在线学习APP完善隐私政策规范和管理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中人的隐私安全保护逐步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关注的焦点。网络隐私安全是国民安全与信息安全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叉合集,隐私安全的保护是对互联网公共性这一乌托邦的消解。总体来看,网络隐私安全体系就是通过观念意识、技术工具和制度措施来实现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活动以及个人私密的数据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和内部侵害的稳定状态。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共性与反公共性同时存在的场域。大数据技术治理驱动下的个体隐私保护旨在建立大数据技术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的联系,通过大数据实现“技术治理”到“技术赋能”的转变。因此,要加强网络隐私安全观念的培养,提升网络隐私安全技术水平,对网络隐私安全进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在世界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在此背景下,教育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矛盾关系日益凸显,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现实需求。作为在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具备立法传统地区,欧盟已经在欧洲经济区内建立起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基础,数据伦理规约相协调,欧盟数据保护委员会、各成员国数据监管机构以及数据保护专员相配合的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治理体系,为我国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国幼儿教育呈现出“教育预算重点倾斜、私立园是主要承担者、师资性别比例均衡”的发展格局。依循“国家负责”的立法理念,韩国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制,重在确立政府的组织、保障与监管职责,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与隐私权,确立教师法律身份及其权益保障制度,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借鉴其规制理念,实现良法善治,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应明确组建学前教育专职领导机构,尊重和扶持民办园的发展;确立儿童生活记录制度,保护儿童在园的隐私安全;建立幼儿教师法律身份的制度保障体系,创设吸引男性从事幼教的机制;结合儿童权利保护需求,构建家长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数据跨境流通使个人资讯隐私遭到极大威胁。欧盟通过一系列法规和指令,建构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资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框架,并建立了数据保护执行机构,使由欧盟成员国向非欧盟国家转移的个人数据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这些以国家为主导的资讯隐私权保护模式,既有各国借鉴的地方,也存在有待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数据收集、分析、挖掘等能力的不断提高,个人信息风险日益增大,传统法律对个人数据保护显得捉襟见肘。在大数据时代,确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法律、丰富个人信息权利体系、建立差异化保护、完善知情同意规则和加强行业自律,以防范个人信息风险,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9,(6):12-18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为教育变革提供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对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产生了新的威胁。文章从学生数据隐私的理解和相关研究入手,对学生隐私保护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学生数据隐私面临着智能技术与数据分析僭越隐私边界、互联网平台垄断风险骤增、传统"知情同意"数据保护架构不再适应等困境。随后,文章总结欧美国家的应对策略,具体包括设计隐私权及限制识别技术嵌入教育智能设备开发、社会组织协同设置教育行业自律条例、学生隐私制度建构辅以机构设立等。最后,文章提出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措施。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清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潜在风险,并为我国建立系统可操作的学生隐私保护规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私人机构的数据处理为观察对象和切入点,从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概念、数据处理的法律基础、数据主体的权利和关于个人数据保护的特殊规定等方面出发,简析德国关于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制度,可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学生数据是教育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教育决策、改进课堂管理、推送个性化路径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侵害学生数据隐私的问题,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急需政府从立法层面加强保护。在此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法律和制度都较为健全。针对美国和欧盟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和实践情况的分析发现,欧美已经建立了相对全面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隐私保护框架原则,其强调行业自律、全民参与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法律仍旧滞后于实践的需要,数据所有权不明确、处理过程不规范,学生、监护人及其他相关方的数据隐私保护意识薄弱,隐私保护和开放教育数据、学习分析之间存在矛盾等。我国尚处于数据隐私保护的起步阶段,应在汲取欧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快立法,尽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营造隐私保护的社会大环境,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张璇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36-39
明晰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法律概念和范围是我们研究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基础和前提。然而"金融隐私权"在我国不是一个法律概念,金融隐私权相关保护制度也较为落后,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对银行客户进行合理鉴定的基础之上,针对这一主体(近限于自然人主体)的金融隐私权进行探讨,希望能理清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为具体制度的研究和建立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知识服务的深入发展,教育大数据成为推动教育治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教育数据治理是为了应对教育大数据应用在管理规范、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是数据治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畴,有助于教育决策更加科学,促使教育服务更加精准,促进教育改革最优化.然而,由于教育数据治理的发展历史较短以及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教育数据治理在数据质量、数据管理、数据监管以及数据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基于教育数据治理的现实困境,研究提出教育数据治理的四条路径:第一,制度先行:强化教育数据要素流通的制度设计;第二,管理规范:完善教育数据要素流通的标准体系;第三,队伍建设:重视教育信息化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第四,素质护航:持续推进数据素养提升工程.并从法律地位、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标准、主体职责和权力边界、管理者环境适应性、创新专业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数据意识和数据能力模型9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智能化教育进程中的教育数据治理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field of learning analytics has advanced from infancy stages into a more practical domain, where tangible solutions are being implemented. Nevertheless, the field has encountered numerous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that 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nd growing attention. In this systematic review, four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concerning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of learning analytics. A final corpus of 47 papers published in top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s was selected after running an eligibility check. An analysis of the final corpus was carried out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in learning analytics? (2)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iews of stakehold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on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in learning analytics? (3) How have previous approaches attempted to address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The results of the systematic review show that there are eight distinct, intertwined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that cut across the learning analytics cycle. There are both cross-regional similarities and three sets of differences in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towards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n learning analytics. With regard to previous attempts to approach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in learning analytics, there is a notable dearth of applied evidence, which impedes the assessment of their effectiveness. The findings of our paper suggest that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should not be relaxed at any poi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analytics, as these issues persist throughout the learning analytics development cycle. One key implication of 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solutions to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in learning analytics should be more evidence-based, thereby increasing the trustworthiness of learning analytics and its usefulness.

Practitioner notes

What is already known about this topic
  • Research on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n learning analytics has become a recognised challenge that hinders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learning analytics.
  • Proposals to counter the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in learning analytics are blurry; there is a lack of a summary of previously proposed solutions.
What this study contributes
  • Establishment of what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exist at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learning analytics cycle.
  • Identification of how different stakeholders view privac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ir views.
  •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reviously proposed solutions that attempt to address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n learning analytic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or policy
  •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need to be 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entire cycle of learning analytics.
  • Stakeholder views on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n learning analytics have commonalities across contexts and differences that can arise within the same context. Before implementing learning analytics, targeted research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stakeholders.
  • Solutions that attempt to address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ssues in learning analytics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as far as possible to better test their usefulness.
  相似文献   

14.
虐猫事件反映出人们道德观念上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突显出法律调整对于动物保护方面的空白,而该事件背后的“网络力量”,更引发了对于法律与道德界限的再思考。法治社会的法律需要具备最低限度的道德精神,法律规范需要反映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标准;同时,法治社会必须崇尚法律权威,以法律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力量,这才是法治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处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期,上网儿童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我国对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相当薄弱,这和我国互联网快速的现状不相适应。本文主要研究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并根据我国对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结合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1)网络行业自律;(2)网络分级制度;(3)专门针对儿童网络隐私的官方网站;(4)过滤软件;(5)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6.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日前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在一切保护隐私权的立法和法律条文中,二是体现在有关网络数据和网络安全的立法中。我国网络臆私权的法律保护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各国纷纷加强隐私保护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隐私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另外还要防止权利滥用,权衡好各法益之间的关系。隐私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以宪法为指导,以民法典为基础,各部门法也要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既是宪法性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尽快制定专门法,并从我国公民隐私权完整保护的角度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涉及用户隐私数据时,权限访问控制是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建的柳州市高级专家信息系统使用了一种简单灵活的权限设置方案,结合ASP.NET中的授权模型,可实现系统运行时自定义角色和动态授权,并为用户数据提供字段级保护以及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