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皞 《宁夏教育》2011,(1):23-23
新课程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管理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农村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表面化的倾向比较明显,"文化"作为一种深层次、内涵式的能量还未蕴积或挖掘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找准着力点,还需从"静""雅""才""实""活""恒"这六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教文化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无量度人""性命双修""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益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学校文化建设这个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黄妍 《中小学电教》2012,(8):159-159
新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这无疑对班级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特色班级文化以其独特性和优异性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班级文化是"因班而宜""因师而宜""因生而宜"的班级文化。听障学生因耳朵失聪,致使交流途径缺失,导致他们寂寞、孤独、自卑,  相似文献   

6.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被称为"中国学""汉学""国故""国故学",狭义上指经史子集古代文学、文化典籍,广义上指"中国过去的一切历史及文化"。国学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华夏先民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民族文化角度对英汉委婉语的差异作对比研究,本文得出英汉委婉语在对"酒""老""等级""阶级""贫穷"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并且在发展上表现出趋同性。  相似文献   

8.
朱丹 《河南教育》2014,(6):16-17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对策之一就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而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相似文献   

9.
李永贵 《辅导员》2010,(14):69-70
身为一所百年老校,新疆昌吉市第一小学成立于1907年,迄今已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单位""全国首届百佳特色学校""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全国基础教育名校""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百佳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课题实验先进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国示范基地"等荣誉,然而,百年的文化积淀给学校办学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能会束缚现今办学者的思想。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呢?昌吉市第一小学校长李永贵给出了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林克励  徐敏 《湖南教育》2010,(11):28-29
"教师成为企业兼职工程师""学生成为企业准员工""实训车间成为企业车间""企业技术项目成为教学任务"——这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最具特色的"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寻根文学与舜文化根源性地位》,"寻根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是"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重合统一",是祝融形象的"人神同体";而中国文化传统的"本"亦即"根",是"舜文化"。如此,舜文化根源性地位便得以确立,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之说亦可得以诠释,"寻根文学"作品的种种虚拟,种种离奇,都不荒诞怪异。关于《舜文化传统与和谐境界》,首倡"诚""孝""忠""仁""和"者,虞舜也;初绘"和谐境界"之愿景者,亦虞舜也!于此,"舜文化传统与和谐境界"之根源交通,传承推演,相依相伴、互补双赢之进程,可知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内在意蕴的多义性、结构形式的复合性以及理论形态的嬗递承传性;通过对"意""象""境""意象""意境"几个关键术语进行辨析和梳理,并对其英译进行探讨,提出基于传统文论术语民族文化特征的相应译介策略:圆融变通、整体关照、妥协与补偿。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史记》中对隐士的描写融合了"立德""立功""立言"3个方面,他对隐士"立德"的描写,奠定了我国隐逸文化的基调;而对隐士"立功""立言"的着力表现则反映了对隐士群体的独特理解。他写隐士不独是为隐士作传,更倾注着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杨亚娜 《成才之路》2011,(34):40-40
本文从"预习""交流""课题""文化""评价"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斌 《今日教育》2014,(10):37-37
要构建学校教研文化,首先要明确学校教研文化的构成要素,最简单的理解,教研文化就是"教研价值""教研秩序""教研符号"的集合。教研价值——我们为什么而"教研"?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曼纳""库拉"是来自太平洋海岛被民族志所记录而形成的知识概念,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路径和范式却不相同。通过探讨人类学文本中"曼纳"与"库拉"的形成,反思地方知识在构建人类文化过程中"再发现""典型化"和"多元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维度活动型隐性课程体系的设想,对活动型隐性课程中的构成要素——"物质情境""制度文化""关系文化"——进行分析和探讨。实践表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使学习者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得到"文化心理层"的改变,获得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感,促进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8.
杨震  张福珍 《下一代》2014,(7):16-16
为深化学校"四德工程"建设活动,近日,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开展了"温情五月,孝老爱亲"主题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一是以文养心,打造"润物无声"的孝心文化。学校有效利用文化空间和学生资源,用心营造校园"孝育"文化氛同。精心布置"孝育文化墙",让"孔融让梨""扇枕温衾""弃官寻母"等经典故事和孝心名言等润泽童心。同时,还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学校网站、电子屏幕等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创设了积极、浓厚的孝育氛围。  相似文献   

19.
李梅 《文教资料》2011,(5):82-83
本文通过对洪凌意象山水风格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论述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如何把"我""你""大地""世界"四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实现"油画本土化",成功实现艺术语言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2010中国上海青少年机械奥运埠际赛""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嘉年华""蓝天爱心学校""青少年民族文化进警营慰问演出"……在这个盛夏季节,学生们将汗水挥洒在科技园、艺术馆、体育场,用青春和热情浇灌出朵朵绚烂夏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