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雁 《新闻世界》2010,(9):99-1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针对儿童的消费产品越来越多,儿童产品的竞争也推动了其电视广告业的发展。目前,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这一现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未来的成长。本文将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广告语言"成人化"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对儿童未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儿童电视动画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电视动画片对儿童思维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由于种种原因,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儿童电视动画片在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节目与儿童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曾经有过辉煌的国产动画片正陷在低迷的困境中.本文探索如何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更好地推动儿童电视动画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詹玉姝 《新闻世界》2010,(10):86-87
近年来,电视上出现了各种类型儿童产品广告,尽管多数婴幼儿产品的直接广告受众是家长,但是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却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未来的成长。本文将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广告语言"成人化"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对儿童未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张蕊 《新闻传播》2010,(4):50-50
现在的儿童可以说是"电视中长大的一代",电视造就了一代儿童,这也带来了儿童电视新闻的成人化问题。在儿童电视发展的今天,儿童电视新闻成人化对当代儿童的负面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示出来,儿童电视新闻的成人化使童年的修行期提早结束,压抑了儿童思想和个性的表达,也降低了儿童理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儿童广告已然成为一种让儿童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它对儿童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甚至于健康的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儿童电视广告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已经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适当的借鉴西方国家对儿童电视管理的经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规制方法,为儿童创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方电视民生新闻热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地方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新闻线索重要来源的民生新闻热线也真正"热"了起来。但火热背后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存在着问题类热线多、热线琐碎等问题。本文试分析地方电视民生类新闻热线遇到的"问题化"、"琐碎化"及其产生的原因,从遵循新闻选择规律处置民生新闻热线,以及在操作上实行归类处理等方面,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热线在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片理论:真实性辨析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几十年间,关于纪录片中能否"表现",怎样"表现",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既然无法在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分出高下,学术界逐步开始在如何使用、利用它上实现妥协。特别是"表现"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加剧了这一倾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电视技术对突发事件报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录播"到"直播"、从"模拟"到"数字"的变革,推动着突发事件报道的制作方式、叙述角度、创作理念等形态的演变与突破。电视技术的更新、传播环境的改良,促使突发事件报道更为有序、规范地运作。  相似文献   

9.
叶凌 《东南传播》2011,(7):155-156
民生新闻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它的"深度"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新闻理论和实践中探讨的焦点。传统的"短、平、快"、"一事一报"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今"又快又厚"的连续性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出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然而,连续性报道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也使得实践中问题不断出现。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记者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加强信息反馈渠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对天津地方台播出的地域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我国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办好电视综艺节目得出一些启示,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已成为电视传媒产业的主要动力,很多卫视频道都提出娱乐立台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电视传媒经济的发展,电视娱乐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媒体最青睐的拓展领域,从而带动了整个电视传媒产业的提升,并为大众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在电视娱乐栏目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娱乐节  相似文献   

12.
少儿电视节目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担负起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责任。我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在节目定位、受众细分及制作理念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呈现出一个既有趣又健康的荧屏。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作为媒介信息平台,在受众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优势。然而随着新媒介和新技术形态的涌现,电视媒体自身创新乏力,缺乏服务意识的问题值得重视。尽管目前电视节目形态、互动方式、传播理念都有了较大变化,仍迫切需要以"服务为王"理念来引导电视媒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欧心愉 《东南传播》2015,(12):149-152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开办起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即以"少儿"(6岁~12岁)为主要受众的电视新闻。作为专门针对少儿群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理应充分满足受众对象对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需求,帮助青少年从儿童期更好地过渡到成人期。但现状却存在着节目内容狭窄、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缺少少儿言论、农村儿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被关注度较少等问题,作为为少儿受众而生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坚持"儿童本位"理念,更好地满足当下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本文试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视"无痛人流"广告中存在着现代消费社会"女性范例"的符号化过程。具体地说,广告通过女性对男权意识形态的臣服(情色身体)——女性对技术意识形态的接受(技术化的身体)——女性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接受(消费化的身体)的符号化机制来构建"女性范例"及"代入感身份"。并且,广告中还存在着技术意识形态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有3亿多儿童,儿童已经成了电视的宠儿。中国儿童使用电视的人数及每周使用电视的平均时间均高于其他媒介。儿童广告已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有关儿童广告,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它既指针对儿童使用的产品做的广告,又指利用儿童形象所做的广告。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媒之一的电视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而近年来迅速升温的电视儿童广告却良莠不齐,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电视儿童广告的发展困境和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儿童电视与孩子们一起跨入了21世纪。而今电视面临着互联网络的挑战,也面临着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因此,亟待我们研究未来儿童电视发展的新趋向、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至今已近十年,而在这十年中新技术的出现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媒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继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之后网络"第四媒体"迅速崛起、蓬勃发展,预示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将彻底颠覆我国传统的媒介格局,同时也给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设置了全新语境。  相似文献   

19.
电视研究作为一个处于传播学、美学和文化学等学科交叉地带的边缘学科,迄今为止尚未形成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因此,以学科综合见长的文化研究学派,在电视研究中居于领先和主导地位。文化研究学派的文本分析方法,固然可以借鉴文学研究和电影研究的成功经验,但用之于电视研究之中,仍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即"文本谬误"。电视研究要获得突破,就必须走出这种"文本谬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我国舆论环境的不断改变,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需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以全新的思维和理念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化"危"为"机",重新树立电视新闻媒体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