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
"9加几"的教学片断:师:请9位同学站在台上,6位同学站在台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台上台下一共有几位同学?生2:台上同学比台下同学多几位?生3:台下比台下少几位?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一共请了几位同学来做游戏。生1:老师一共请了15位同学做游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师:你们看过球赛吗?看队员们怎样?生1:很精采;生2:很团结。师:你们想举行一次球赛吗?你想举行什么球赛?生1:乒乓球。生2:羽毛球。生3:足球。师: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羽毛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想知道各类球有多少人喜欢,可怎样统计?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课件出示一组算式:60/12=5,600/12=50,6000/12=500。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12不变,600比60后面多了一个"0",5的后面也多了一个"0"。师:600比60后面多了一个"0",其实就是——  相似文献   

5.
“认识平行“教学片断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你们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吗?生:能。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试着画一画,比一比谁想的方法多。  相似文献   

6.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解比例》教学片断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谁能举出一个比例? 生:2:3=4:6 师:谁能用已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2:3=2/3,4:6=4/6=2/3,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  相似文献   

7.
A老师的教学片断:教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师:看,是什么形状?生齐答:长方形。师:你看到了长方形的什么?(4条边,4个角)猜一猜,长方形有哪些特征?生1:长方形的一条边比那条边长一些。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用字母表示数"师:字母虽小,作用却大!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说一首儿歌,好不好?生:好!师:《数青蛙》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谁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分析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教学现象,有助于我们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规律的探索,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下面,我撷取—位年轻教师执教“比高矮”的两个教学片断,加以剖析说明. 片断一:这样的问题需要吗? (课始,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内容是排队购票)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图上有人在排队买票. 生2:图上有老爷爷,有阿姨,还有小朋友. 师: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谁高谁矮? 生3:大人高,小朋友矮. 生4:老爷爷最高,小女孩最矮. 师:这三个小朋友相比呢? 生5:两个男孩子高,小女孩矮. 师:这两个男孩子比较呢?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谈话导入,引出探究的本质问题1.课前谈话。师:班长叫什么名字?生:刘佳宣。师:如果用字母L表示姓的话,能看懂吗?后面怎么写?生:jx。师:同学们的感觉太棒了,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开始今天的课怎么样?2.开门见山抛出课题,引发本质问题的思考。师:今天学习与字母有关系的数学课一《用字母表示数》。师:看完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生: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生: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生:水中有多少只海鸥?生: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片断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数出沙滩上海鸥的只数。师: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怎么办?生:数一数。学生自己数。师: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  相似文献   

12.
<正>"年、月、日"教学片断摘取:片断1: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呢?生1:一年有12个月。生2:4月份有30天,我的生日就是4月30日。生3:一年有365天。生4:一年有366天。师:真的?一年还有不同的天数?我不信,你能不能证明给老师看呢?(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习材料,小组合作探究,情绪高涨。)片断2:师:同学们经过计算,证明了一年由365天或366天,那么你有没有想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鼎湖山听泉》教学片断——教师A:师:(在黑板上书写"鼎"字)这是什么字?生:是"鼎"字。师:同学们见过"鼎"吗?你  相似文献   

14.
【案例】《在沙漠中心》教学片断某次教学研讨会,一位教师执教《在沙漠中心》,经过"激情导入,研读感知""揣摩心理"和"情感升华"三个教学环节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片断实录如下:师:向课文中的"我"学习什么?(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生1:学习他的坚强。生2:学习他的勇敢和乐观。师: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回答得再深入一些?生3: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4:学习他热爱自己的飞行工作,  相似文献   

15.
如何融合生活学美术,让学生体会美就在身边,创造就在自己的双手呢?在《变化的线条》教学中,我做了些尝试。 [片断一] 课前准备:在各组课桌上摆放生活中的各种线材。 师:同学们,桌上有些什么呀? 生:有毛线、玻璃丝线、铅丝、绸带…… 师:请你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这些线给你什么感觉? (生用眼看、手摸,感受线条。) 生:毛线较粗,蓬松、柔软;铅丝较细,光滑、圆,有劲道……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线条,想不想跟老师去找一找?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分析的背景“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互动式教学区别于灌输式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如今的课堂教学又从教师向学生提问转向学生向教师提问,这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大进步。但是不是只要学生提问题,就是先进的教学方式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呢?先请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群鸟学艺》教学片断:师:我们已预习了课文,现在就把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生1“:唾沫”是什么意思?师:请坐。生2“:根基”是什么意思?师(还是):请坐。生3:群鸟为什么要到凤凰那儿学本领?师(纠正):学搭窝的本领。(接着又一句)请坐。生4…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师:一天有多少个小时?生:(齐答)24小时。师:(将时针拨到12时)现在是几时?生:12时。师:如果把它看作是晚上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创设情境,以生定教,让课堂"活"起来。师:(课件出示指向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有什么?生:有"北"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时,上面是"北"的方向,箭头叫指向标。师:在这幅地图上,上面是北方,其他三个方向你知道吗?(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结果)师:同学们对方向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方向与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师:我们来读读课本上的"资料袋"。生:(自由读)"1934年10月……"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生:长征的路程有二万五千里。生:……师:那么大家知道教材编者为什么要编上这个"资料袋"吗?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做好铺垫,自主发现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生:……师:能从小到大说吗?生:(异口同声)0,1,2,3,4,5……20。师:20里面有几个十?生:20里面有2个十。师:2个十是多少?生:2个十是20。师:非常正确,今天继续学习认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一方面,从学生喜爱的数字娃娃入手,通过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要求学生有序地从0数到20,不仅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激活了原有的认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