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圳商报》是深圳特区一张年轻的报纸。作为市委直属重要党报、市政府机关报.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报纸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又要开展新闻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报业的发展。八年来,我们组织报社员工积极开展新闻研究.钻研新闻业务,共出刊《深圳商报通讯)37期.发表文章300多万字。其中,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报刊月报)、《岭南新闻探索》等新闻理论报刊上发表文章16o多篇,在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我们已将…  相似文献   

2.
丁时照 《新闻知识》2006,(12):16-17
2006年10月30日,深圳商报从头版开始,连续用5个版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以及和深圳关联的新闻。通过翻阅有关报纸和检索互联网发现,深圳商报的这组报道在全国是唯一的。它较好地体现了深圳商报的差异化定位,较好地落实了集团领导关于提高报纸权威性的要求,较好地在宏观经济事件寻找本地接口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一、独家策划源于早动手10月13日,央行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9879亿美元,而且正以每个月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这条信息被深圳商报李南玲副总编监控到了。她搜集研究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我欣喜收到挚友念曾从南国寄来的馈赠一《深圳商报探索与拓展》(以下简称《探索》)一书,集中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用心、用脑通读了这部长达120万字的新闻巨著,同时写了约3万字的读书摘记。研读《探索》,与其说她是一部特区新闻学巨著,新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倒不如说是《深圳商报》复刊8年来,同仁们历经风风雨雨,辛勤笔耕,用血汗绘制而成奉献给世人的一幅创造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堪称新闻“深圳速度”、“深圳效益”的精美画卷,探索与拓展出的一条中国报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坚持“政治家办报” 《探索》的开首篇—“代序”,…  相似文献   

4.
傅建平 《新闻窗》2006,(5):84-85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图片,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比如,一些报刊扩版之后,刊用的照片越来越多,而且争相选用好图片、大图片,并登于报刊的显要位置,以体现各自报刊的特色。《贵州商报》每天用于头版的大图片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便是最好的例证。几年来,《贵州商报》一直沿用头版刊登单幅或一组新闻图片,以突出该报当天报道的重点。从省内的重大事件到国内重大事件,甚至国际上的重大事件,都是《贵州商报》的选择范围,其好处就是读者拿到报纸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
《时代商报》的《天下商人》是辽宁新闻奖名牌栏目,筹办这个版面的初衷是为了突出《时代商报》的商经特色。3年前,《时代商报》还是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都市类报纸,《天下商人》在整张报纸中并不突出。随着  相似文献   

6.
深圳商报从1991年1月复刊七年间,目前己跻身广东五大报之列,在全国性大报阵营中也颇具影响。深圳商报作为一张年轻而又高速发展的报纸,在新闻版式的创新和探索上也从未停止过脚步。 商报初创时期,新闻版面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广东主要报纸,同时力求内部统一规范。学习兄弟报纸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因为广东作为经济热点地区,报业繁荣,编采技巧成熟发达。内部规范主要是考虑到商报编采力量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编辑风格流派纷呈,不利形成商报版式的整体特色。1998年10月深圳商报编委会对商报版式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7.
导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文体,在报纸头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逐渐成为报纸的门面。如合肥报刊市场上的《新安晚报》《安徽商报》等在头版都采用了导读的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导读的形式、作用和制作要求进行探讨,研究如何按照新闻编辑的规律和特点制作导读,让这种新型的新闻体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马洪渠,先后在邯郸日报、深圳商报、威海日报工作,现为威海日报评论部主任,兼任山东省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理事。《冀粤鲁观潮——马洪渠新闻作品选》,是作者新闻从业  相似文献   

9.
新千年第一天,广州和深圳报纸订户的报箱,都装不下当天的报纸,投递员要送报到户。《广州日报》出版了200版纪念特刊,《南方都市报》100版,《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联袂出版100版,《证券时报》76版,《广州日报》号称所发行的200版特刊多达4亿张,在中国报业史上创下了一天报纸出版版数最多、一天刊出彩版最多、一天印刷使用新闻纸张最多、一天报纸刊登文字字数最多、一天报刊登图片最多等10项纪录。(据《检察日报》)广东新年报纸创纪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三峡商报》实施了一项颇有创意的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青年记者到宜昌市中心城区的街办、社区挂职锻炼。试行一年多来,首批进入社区挂职的18名记者,不仅真心实意地为社区老百姓做了一些工作,融洽了报纸和市民的关系,提升了报纸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快速提升了青年记者的新闻业务工作能力,使《三峡商报》这张市民生活类报纸的新闻更加鲜活、服务更加贴近,信息更加有用,探索了一条报纸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骆赤明 《新闻知识》2001,(12):31-32
报纸要学习借鉴电视。深圳商报评报会上,与会的社领导、部主任议论了这个议题,反映了深圳商报要努力办好报纸,不但虚心向各报学习。而且要学习借鉴各种传媒,博采各家之长,为己所用。应了一句老话,虚心使人进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之所以越办越活,越办越好,这是主要原因之一。从竞争的角度看,深圳商报提出学习借鉴电视,是一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方略。电视的发展,对报纸是个挑战。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每人看电视的时间也有增加的趋势。人们看报纸的时间相对减少。电视又正处在旺盛的发展势头上,近年卫星传播电视、有线电视迅…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写作的读者本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新闻知识》2005,(2):61-6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而经济新闻在报纸中的分量也日益加重。新世纪以来,除了纷纷涌现的新财经类报纸,综合类报纸也加大了经济版面的建设力度,大部分日报、晚报、都市报都设置了经济专版,如证券、财经等,而以经济报道称的《深圳商报》更是大打经济牌。做好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3.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1,(4):7
报纸必读的"七个独家"理由姜东南在2011年第2期《新闻战线》中以《深圳商报》改版为例,提出报纸必读的"七个独家"理论: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出发点,强调"独家重要信息披露、独家深度报道、独家权  相似文献   

14.
港报和内地报纸时政新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当代传播》2004,(6):92-93
香港是世界上日报发行量最大的地方,目前拥有中英文报纸通常发行的有40余种,最多时达110余种,期刊有700多家,其中有一定影响的中文报纸主要有12家,包括《东方日报》、《星岛日报》、《成报》、《信报》、《香港商报》、《文汇报》等,人均拥有报纸量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其中较具规模的报刊,发行网远达海外的华人社会,有些还在香港以外  相似文献   

15.
《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对珠三角这个既是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也是新闻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责无旁贷地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该报推出才一年多的《珠三角经济》专版,在经济报道怎样贴近实际方面,做了一些可喜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娱乐报道,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版面,一次再次的改版扩版,纯文学副刊不断缩减,娱乐版面却还有日渐增加之势。有的报纸甚至加办娱乐周刊。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报业特别发达的大都市报纸,面向大众探寻市场化的道路,均把增大娱乐新闻的报道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娱乐新闻版面都在 2— 3个版面,这应该说是报纸走市场化道路改革中的新尝试。然而纵观时下有些报纸的娱乐新闻,明星绯闻满版飞,低俗调…  相似文献   

17.
张建毅 《新闻知识》2001,(11):39-40
在浩淼的西方新闻作品中,引人注目的美国人情味新闻延续一百多年而不衰,其中的秘密何在?这种形式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有没有借鉴的意义?如何借鉴?我们有必要做一番探讨。一、人情味新闻的由来人情味新闻(HumanInterestStory)是美国报纸的一种特殊新闻体载。它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便士报时期〔1〕。便士报以它价格低廉、报道面广的优势,冲破了报刊史上的黑暗时代———政党报纸时期,开创了报纸面向广大平民读者的新格局,使报纸成为真正的新闻纸。在美国报业巨臂约·普利策主办的《世界报》上,就曾刊出一条题为“穷人的圣诞…  相似文献   

18.
翟宁 《东南传播》2010,(12):79-80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申报》前期的新闻理论:报刊的性质、报刊的功能、新闻的报道原则、新闻自由、新闻从业人员。这些理论,在近代中国报业发端之际,提高了人们对报刊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开创了"有闻必录"的报道方法,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也是卓越的宣传家、编辑学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 ,亲手创办报刊 ,经常为报刊、通讯社、电台撰写新闻、评论 ,并就新闻工作(包含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一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 ,毛泽东就先后积极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毛泽东创办并主编的《湘江评论》 ,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政论报纸 ,主要宣传“世界革命 ,人类解放”的新思想。报上的文章和评论大多数是毛…  相似文献   

20.
在深圳的广大读者中,《深圳商报》是一份颇受群众欢迎的报纸,发行量连年上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深圳商报》坚持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又有许多新的做法和突破,被读者称为“贴心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