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现代天文学发现天体演化时得到双星系统是一种普遍现象.基于此,用大型计算机模拟的宇宙演化过程中也会出现非常类似太极图的结构.并且,更大的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的形状也完全类似太极图.结合老庄哲学,"混沌"应相应于"道"和"太极".如此<易经>与现代科学是完全一致的.同时,我们提出一种简单的九宫八卦五行图,它可以统一易学中的许多图,且可以发展为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胡煦是清初著名易学家,治易兼采汉宋,主张通过图象领会易理,象数义理均不可偏废。胡煦易学中的最重要的图式为“河图”与“洛书”、伏羲先天小圆图以及循环太极图。文章以循环太极图为重点,分析胡煦对循环太极图所含义理的解释,对太极的独特定义,并讨论循环太极图与其他诸图的关系,明确循环太极图在胡煦易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电脑》2005,(11):30
常听大人们教训不谦虚的孩子:“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人外有人倒是可以看得见,天外真的有天吗?天外确实有天。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银河系之外,科学家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称之为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有各种不同的形状,颜色也是红红绿绿、五彩缤纷的,给壮观的宇宙增添了美妙的色彩。科学家们把河外星系分为漩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三大类。漩涡星系就像水中的漩涡一样,一般是从核心部分螺旋式地伸展出几条旋臂,形成漩涡形态和结构。椭圆星系和它的名字一样,外观是椭圆形的。不规则星系指的是它的形…  相似文献   

4.
“太极思维法”是由太极阴阳图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太极图的最外圈,代表太极,可象征一个整体;太极图中相抱的黑白两鱼,代表阴阳两仪;白鱼中有一黑色的鱼眼,黑鱼中有一白色的鱼眼,以示阴阳对立统一于太极之中;黑、白鱼中各有白、黑鱼眼,表示在整体事物之下各事物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小整体,有序呈现多种因素的多种联系;两鱼交游相抱,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根据太极图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太极思维法”是一种对立和合的整体思维、平衡协调的和谐思维、多因素次第呈现的立体思维、相反相生相互转化的动态思维。[1]以下笔者试运用这一思维方法,谈谈作文中如何巧妙运用名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那黑白双色阴阳鱼构成的团团的图案,给人们心里的暗示是神秘、崇高,自远古以来对大自然的理解。所以人们用它作图腾、作饰物、作自己理解自然的符号,并称其为太极图。其实,那不是太极图,是阴阳图。太极图只是一个空灵的圆,“夫太极者,理而已矣”,这是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中顺势表明的一点,他让我们明白中医不是——至少不仅是治病的,而是通过调理人体阴阳,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这个复杂系统变化中的关键点和敏感点。“理”是什么?《说文解字》解释“治玉也”。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有足够先进的天文望远镜,那我们就可以看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不过,我们所能看到的星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算不上是“全部”,因为我们只能看到由物质构成的星系。宇宙中还存在不少我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星系,因为它们并不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是由科学家们所推测的暗物质构成的。最近,美国的太空网站宣布,天文学家发  相似文献   

7.
圣人不但对古圣哲不能尽意的哲思“立象以尽意”,而且还将自己的见解也附会到已立之象中去,以至出现种类繁多的太极图。照此模式,我们将一些认识论问题的探讨亦附会到太极图中去。首先,太极图象征了人在认识过程中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即此两的阴阳变合交感,既矛盾对立,又相辅相承,如此交错变换、循环不已的特征。其次,它还象征了个体人的“理”与“思”的思维特征,客体的“能”与主体的“可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日新”与“境界“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太极思维法”是由太极阴阳图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太极图的最外圈,代表太极,可象征一个整体;太极图中相抱的黑白两鱼,代表阴阳两仪;白鱼中有一黑色的鱼眼,黑鱼中有一白色的鱼眼,以示阴阳对立统一于太极之中;黑、白鱼中各有白、黑鱼眼,表示在整体事物之下各事物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小整体,有序呈现多种因素的多种联系;两鱼交游相抱,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9.
哈勃空间望远镜随着其高级观测摄像机的安装而得以升级。美国化学学会的两个月里远远不止为美丽的星系世界及其弥漫于其中的行星星云打开了一系列观察的眼睛。现在,由哈勃拍摄的光线最清晰的图像正帮助天文学家们证实数十年来有关星系形成和进货的基本过程的旧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天文学家艾拉和裘利·图木尔就曾预言那两个因为有像啮齿动物一样的尾巴而被别称为“老鼠”的相对较近的星系的奇怪形状可以用发生在两者之间的奇怪的撞击来解释。“老鼠”星系,因为有和啮齿动物明显相似的尾巴而得名。它们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子新的高…  相似文献   

10.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3):129-150
根据物理学在宇宙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质极性化”假说,认为质量和电荷一样,有正负极性之分。并由此建立起极性物质物理学,把物理学的适用范围从地球推广到整个大宇宙,从而导出一个新的宇宙模型-宇宙宇晶模型,通过它在理论上解决了宇宙膨胀的真正原因;反物质为何缺失;暗物质是否存在以及对称的本质等问题。最后,利用它对星系的演化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出,星系经历一个从成长到消灭的过程,宇宙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永恒存在。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2004,(2)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可以让人类用少于50年的时间抵达4.4光年远的人马座星系的方法。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之一,在那儿有很大的可能存在着“第二地球”,但该星系的距离比人类目前太空探测器去过的最远距离还要远上3000倍,人类乘坐太空飞船光顾如此遥远的星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研究人员认为,大海中的风能推动帆船航行,同样一道强大的激光柱也能推动太空中的“帆船”航行。由于激光柱的温度非常之高,因此“激光帆”需要足够地耐热,铝的熔点是华氏1220觸C,而激光帆如果采用铌作原料,将可以忍耐华氏449…  相似文献   

12.
“河图”不是“龙马负图”天赐的神秘之物,而是多代羲皇师法天地自然相继感悟的一种载体文化。人类还处在捕鱼猎狩时代,伏羲氏在洛阳地段的黄河中发现了太极石和太阳石,受其启发而发明了河图、太极图,进而远取近取,效法天地自然,从而发明了八卦和阴阳鱼太极八卦图。这些都被后世圣人,如黄帝、尧、舜等再获“河图”奇石复证,使其日臻完善,到了文王、周公时期才进一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文字。元人王申子《大易缉说》所述“伏羲之易本于河图,河图中宫天五地十,太极也”,说明太极图与河图是同时代问世的。《易》的思想,对老子《道德经》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些又都成了孔子作《易传》的基础。由于产生了对《易》的文字说明,“易图”的传承被忽略,加之图的文化传承屡遭厄运,易图在传承的过程中也频遭改造。有宋一代,由陈抟发其端,邵雍集大成,又恢复了河图洛书及太极八卦图的本来面貌。相关史料证明,张行成的学术传承出于邵雍,朱长文的易学思想也受到邵雍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敦颐之《太极图说》与张载之《正蒙》皆为宋明理学中影响深远的理论文献,后世理学家对《太极图说》与《正蒙》论述也很多,对于《太极图说》和《正蒙》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也有人涉及,这片文章则在现代儒家学者牟宗三和劳思光等人的论述基础上,对《太极图说》和《正蒙》作出一定的探讨,认为濂溪勾勒出一副太极演化图,横渠宇宙论颇不同于濂溪。在宋明儒学之发展上,横渠较之于濂溪更注重形上学之建构。  相似文献   

14.
太极于易学中的表征应是包罗万象之全息映射,其机理及其数理显象具有其天地人全息同构、法则统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故而太极图所表征的是“无处不太极”的全息统一之科学内涵和人道尊天法地之行为准则。弄清太极之系列内涵和太极图之绘制标准应是易道学者之必须,否则将陷入“为学术而学术”和“为科学而科学”的循环论证之怪圈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15.
杨巍 《双语学习》2007,(10M):215-215
日语中“と”“ば”“たら”“なら”都表示假定条件,翻译成汉语是“如果-就”“一-就”。这四种形式因存在类似的用法,有时可以互换,但它们各自具有典型性的特征,有时不可以互换。即使互换,强调的意思也不同。本文从条件句的主从句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句末语气,从句谓语性质三点出发,试分析四种形式在表示假定条件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傻瓜式的计算机编程软件叫“所见即所得”,使用无需学习掌握复杂深奥的编程语言,即可以直接在windows上完成所能想到的操作。即使一个初学,使用这些软件也很容易上手,从而达到一种学习上的“短、平、快”的目的,很快地让计算机做到想要达到的目标。那么可以设想,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是不是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黄红林 《文教资料》2010,(13):89-91
太极图融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为一体.将天地万物的生成与演化道理.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图,太极图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极为精深:对立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动与静、局部与整体,黑与白,虚与实,这些在图形设计中可称为美的法则。“谦虚、自信、包容、和谐、至善”是太极图文化的精髓,这些在太极图中都已得到完美的阐释与概括.而这些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应传承和发扬的。在图形设计教学过程结合实例进行太极图文化思想的渗透,既有利于学生对图形设计的美学把握即美学思想的渗透,又有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文化思想的渗透.太极图文化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叫蝉”是一种用竹木制作的民间玩具,由鸣蝉(发音体)、细线和木棒构成(图1)。转动木棒,使细线带动鸣蝉做圆周运动,此时将会听到音调起伏变化的呜叫声(类似蝉鸣)。运用“叫蝉”作为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音调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多普勒效应,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荣格“原型”概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的“原型”实指一种最具结构性和生发性的、抽象的“型”:一种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有着巨大力量的深层结构。两股对立力量的互旋是这种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太极图的结构可作为其形象化的展现。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看来,优雅是一种难以描摹的状态,类似一种文艺而不耀眼的美丽。“人人对优雅的解读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养尊处优,也可以是一种身段、内涵或风采。以我的体会,那应该是一种把自己缩小,天地反而会变大的境界。”这是阮义忠眼里的“优雅”。
  阮义忠在台湾的乡村长大,拍下了无数的乡野风景与人情世故,他的镜头展现了城市的势力范围蔓延之前的乡村风尚,简单而古朴,细腻而柔软。那里是年轻时他想要逃离的地方,也是今日他想要重新寻找的地方。那种优雅是未经世事的纯真,也是历尽沧桑之后的淡然。
  这既是回忆,也是找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