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芳 《成才之路》2010,(36):I0004-I0004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10,(4)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都要放心让孩子去做。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体会的。起初,我们因管理不到位,孩子不到3岁时便形成了娇骄、玩顽的脾性。如:尿湿了裤子,我们打他的屁股,他却说我们大人不给他  相似文献   

5.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一般。我父母着急,叮嘱我们“管紧点儿,最好能请个家教”,妻子开始怀疑儿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同事也建议我给孩子换个“贵族学校”,我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儿子有三个令我欣慰的优点:自信,做什么事都认为自己能做好;执著,做一件事情如果没做完就不收手;善良,一个掉在地上的田螺都捡回来养着,自己被别人打了也不怀疑别人有什么恶意。这三点恰好是做一个好人、成就事业的基础,有什么比这三点更重要的呢?当然,儿子  相似文献   

6.
婷婷 《母婴世界》2014,(7):128-129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也正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着急,要慢慢来,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好。关于耐心的小故事…… 安德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没有什么耐性。  相似文献   

7.
<正>金沙小学是这样一所学校:在这里,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同的孩子;没有不好的教师,只有不同的教师。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能去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善于做什么,不善于做什么。不断地发现、改进、创造,是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感到幸福的源泉。2016年金秋的金沙小学,校园里静静地发生着某种让人欣喜的变化。学生们的课堂上迎来了不同的"新"教师面孔;教师们的课堂中,涌现了更多不同个性的  相似文献   

8.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09,(1):126-126
不管做什么事情,孩子都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每次效果都不好。要是他总是这样不专心,上学以后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有些家长平时喜欢数落孩子,而且还随便给孩子下结论。比如,孩子考试得了个不理想的分数,家长一急就信口开河:“你就是笨,连这样的题目都做错。”又比如,孩子做家务,不小心把碗打破了,家长一心疼就喋喋不休:“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说将来你还能做什么大事?我看是没希望了。”其实,考不好与头脑笨不见得有必然联系,因摔破碗而认定其将来成不了大事压根儿就是小题大做。家长这样做,嘴上是痛快了,但因此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十分消极的后果。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孩子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  相似文献   

10.
我们班的问题女孩"牛牛"作为老师,经常会在孩子们中做横向比较,谁自理能力强、谁听课认真、谁不挑食……什么都做得好的孩子,老师当然喜欢;什么都做得不好的孩子,作为老师是否一样喜欢呢?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叫牛牛,从来幼儿园开始就不爱说话、动作慢,吃饭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吃饭时候桌子上、地上、衣服上、椅子上也全是饭粒儿,喝水也总是洒水,经常拉裤子,中午也不睡觉……没有什么事情做得好,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12.
正Preface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等和自由非常重要。但身为父母,为他建立起恰当的边界,告诉他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非常重要。年轻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很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太诉诸父母权威,要给孩子"自由",不能太约束他。这些出发点都非常好,但有时候或许会做过了头:没有为孩子建立起足够清晰、稳定的行为边界。不建立规则,孩子没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不听话时,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打孩子不好,大声吼两下也不是个好办法,可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案例一]6岁的荔荔像是要考验父母的耐心,现在无论他们让她做什么,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声响亮的"不,就不!"荔荔不肯好好穿衣服,不肯好好吃饭,有一次甚至把玩具都剪坏了.  相似文献   

14.
难题之五 孩子学习不刻苦44.1%的家长苦恼于“孩子总是贪玩,学习不刻苦”。而且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贪玩”是重要原因之一。就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研究员张梅玲,出了一个查一查、想一想、做一做的三步骤处方。首先要查一查什么叫做刻苦,先...  相似文献   

15.
苏保安     
苏保安大名苏长河,是个退伍兵。据他自己说,要不是赶上一刀切,他早就转志愿兵了。 苏保安不愧出身行伍,做什么事儿都一板一眼,责任心比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保安强多了。可也就这认真劲儿害了他。我们在一所职业学校当保安。大伙也知道,现在的孩子不好管,职业学校的孩子尤其难管。  相似文献   

16.
学敏 《家长》2014,(6):36-37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做家庭作业真是个难题,孩子到家就玩,不督促不做作业;即使去做,也是不专心,一会儿出来看看,一会儿喝水、玩玩具,非磨蹭到很晚不可;离开父母的视线就什么都不做,太晚了又打盹,有时做不完作业。什么时候孩子自己知道做作业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他包得不好,馅儿少,并且弄得浑身都是面,但他愿意包,就让他包,慢慢就会做好。孩子开始洗袜子、手绢的时候,可能洗得并不干净。别去帮他重洗。如果你帮他重洗的话,他就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干净了。等到第二天他要用了,他也看见干了的袜子、手绢不干净。这时告诉他该怎么洗,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尽量不说“你来帮我做这个,你来帮我做那个”。要让他明白:你不是在帮我干,你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你有义务、有责任来干。相信许多父母还有很多高招。三招让孩子不怕做家务  相似文献   

18.
我要自己做     
家长: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想做,可他又做不好,经常给我们添麻烦,真拿他没有办法,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老师:别担心,这是正常现象,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需要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中学生。在大人们眼中,我还总是个孩子,所以,很多事他们都不告诉我,不想让我参与。一直以来,我并没有觉得做小孩有什么不好,大人们不让我参与的事,我也不想参与。但发生了一件让我悲痛不已的事后,我  相似文献   

20.
有些家长往往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决定。这样很不好。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决定,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大到将来上什么大学,干什么样的工作,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如果一味地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至少有两种弊端:第一,使孩子在心理上养成严重的依懒性。一旦孩子依赖的人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