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高峰 《今传媒》2006,(4X):20-20
关于女大学生“卖淫”的新闻如今成了媒体的长效话题。而且浮出水面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杭州女大学生卖淫案调查:卖身钱多被挥霍(图)》《暗访调查重庆女大学生的性交易》《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实录》《高校将成为中国最大妓院》等一系列有关女大学生“卖淫”的“重磅新闻”被隆重推出和争相转载,女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逐渐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女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卖淫女”、“三陪”、“没有好女孩”等画上了等号。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制度保障--陈杰人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参考》记者陈杰人事件曾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由于其文《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直接援引采访对象提供的部分数据,夸大了丑恶现象的严重程度,引起武汉大学生及湖北省教育部门的反感。与此同时,在新闻传播界,另一场论辩在网络上如火如荼,以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和西祠胡同的“记者的家”为代表,形成了完全对立的两大主张,一方从社会责任的角  相似文献   

3.
郭小平 《今传媒》2003,(6):47-48
“大学生卖淫”的话题像是沉渣一样,隔一段时间总会泛起一次。《中国青年报》旗下的《青年参考》,于5月21日在头版刊出中青报记者采写的《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随即引起网民之声如潮涌动。因为有“8%—10%”、“25%”这样惊人的数字,所以各网站纷纷转载,国外媒体也有多家报道。 5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出致歉声明,承认“该篇报道内容严重失实,特别是关于‘湖北高校女生8%—10%存在卖淫现象,25%从事陪侍活动’的内容,没有任何根据,这严重伤害了湖北省高校女大学生的感情,损害了大学生形象”。与致歉同时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女大学生"频频出现在国内各类媒体,"女大学生失联"的话题成为舆论焦点。媒体通过新闻的选材和语言组织营造了一种拟态环境,女大学生被标签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设置议题,对此形成报道规模,首因效应导致后续报道难以改变受众对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栏目开播五周年。在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杭州文广集团主办的“云媒体时代新闻资讯节目的新局面——暨《新闻60分》开播五周年研讨会”上,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60分》栏目在国内首推“云媒体”概念,这个概念得到了包括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时统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等在内的学界业界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新闻发言人禁说‘无可奉告’……” “‘无可奉告’是新闻发言人永远的大忌……” 近日,不少媒体都对四川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下发的《四川省级部门新闻发言人手册》中的这一条款予以报道,不少媒体还将这样的话搬上了标题,以示重视。 “无可奉告”成了“忌语”,的确闻所未闻,起码在我国新闻  相似文献   

7.
陈志远 《新闻前哨》2004,(11):49-50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 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新闻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相似文献   

8.
包军  周晖 《青年记者》2003,(12):35-37
《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2003年5月21日在《青年参考》上发表之后,在新闻界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人在互联网上对该文及其作者进行了连篇累牍的“炮轰”,甚至直斥其为“假新闻”。但认真研读这些“批判”文章,笔者发现其中多数属于情绪化的谩骂甚至人身攻击,真正进行理性探讨的很少,普遍缺  相似文献   

9.
翟隽 《新闻实践》2005,(3):54-54
杭报集团日前与杭州移动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杭州推出“手机报纸”。该手机报是以杭报集团下属的《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等媒体信息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借助“杭州网”的采编力量,对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和发布的。手机报内容的采编、发布流程完全按照杭州网新闻采编管理办法执行,强化导向意识和二次把关意识,保证手机报纸弘扬主旋律的新兴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不存在的泔水油”触犯众怒今年4月9日杭州的《都市快报》从头版头条开始用了4个版的篇幅,推出了该报记者的长篇新闻“妖魔化的泔水油”及其独家调查“不存在的泔水油”。4月10日也就是第二天,杭州的《今日早报》和《青年时报》等新闻媒体自发联手,也分别从头版头条开始用5个版的篇幅,以各自的长篇新闻调查,不约而同地迎头痛击荒谬新闻“不存在的泔水油”,出现了罕见的多家媒体公开批评一家媒体的局面,首开了新闻媒体自发联手打击媒体造假的先例。一时间,“《都市快报》向其他媒体发难了。”、“《都市快报》同《今日早报》…  相似文献   

11.
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贺南 《现代传播》2004,(3):99-100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针对辅助教学片《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媒体中的性别》进行了特定情境下的受众研究.发现被访的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负面评价主要是"变形"与"定格",认为媒体中的女性美是对女性的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文中揭示了媒体与女性群体的矛盾关系作为媒体形象的女性是被凝视的对象,而作为观众的女性又是被驱逐的客体.  相似文献   

12.
肖余恨 《青年记者》2003,(11):14-15
时评之“红”近两年,一种新闻文体迅速窜红,成了“热得快”,那就是新闻时评。新闻时评现正处勃兴之状,其生命力之强,作者参与热情之高,媒体之重视,完全可以用“风靡”来形容。一时间,新闻时评大有成为新闻新的生长点之势,有的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则以高质量的新闻时评有力地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跻身主流媒体之列。  相似文献   

13.
舒环 《新闻世界》2011,(1):131-132
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呈现作为女性刻板印象研究在媒体上的延伸和扩展,最近几年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研究中却逐渐流于模式化。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不同受众定位的两家媒体——《人民日报》和《华商报》进行比较,对两家媒体上所呈现出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进行对比评析,通过比较2009年《人民日报》与《华商报》有关"女大学...  相似文献   

14.
朱莉 《新闻三昧》2006,(6):42-43
新闻报道要真实,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是新闻有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新闻媒体存在并发展的基础。但在新闻时效性的要求下,在目前新闻法律还不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准确把握这一原则却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媒体屡屡成为新闻官司的被告并败诉的现实,一方面昭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杀伤力”,另一方面也让媒体常常感到困惑:新闻真实的含义及范围到底在哪里?前两年,一家中央报纸就因为一篇批评性报道被认为不真实而惹上官司。这篇报道的大致情况如下:北京某高校一位女大学生向派出所控告男友(也是该校大学生)对其强奸,派出所经过侦查,认为二人发生性关…  相似文献   

15.
电价上调、李雪健去世、航班延误将参照国际惯例赔偿、韩国要“抢注端午节”、我国将设50个省级行政区、首个脑死亡标准出台……最近,这些新闻因为有关方面的辟谣和澄清,被媒体称为“疑似新闻”。为此,5月13日《新京报》刊登了题为《“疑似新闻”迭出缘于信息求证难》的社论,分  相似文献   

16.
陈红梅 《青年记者》2008,(8):103-104
所谓“少儿新闻”,就是以“少儿”(4~14岁)为特殊受众的新闻。它作为一种主要的自办节目出现在一些少儿频道中,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袋袋裤》、浙江电视台的《小智情报站》、杭州电视台的《老豇豆新闻联播》、武汉电视台的《武汉少儿新闻》……少儿电视新闻逐渐成为少儿频道一个标志性栏目。在受众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同样是媒体应牢牢抓住的一个受众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媒体在“取悦”受众方面的你争我夺,随着“媒体经济”就是“眼球经济”理念的走红,如何吸引眼球成了媒体最头痛也最上心的事。于是诸多都市类报纸(包括晚报、晨报、快报等)开设了《视点》、《深读》、《重磅阅读》之类的透视性、纵深式报道版面。  相似文献   

18.
宋永鸿 《新闻前哨》2006,(12):27-28
2005年3月,被指控“杀妻”而身陷囹圄的湖北京山人佘祥林,因妻子突然现身而冤情大白,一时成为轰动新闻,各媒体竞相做了详尽报道。事过一年后,在这个新闻人物开始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本地《武汉晚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等媒体再次聚焦余祥林。2006年4月3日,以上媒体分别刊发《佘祥林已有意中人》,《余祥林移居宜昌年内结婚》的消息,披露了“佘祥林在与前妻办理了离婚手续后,在情感生活上有了新的选择”,同时介绍了他目前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下旬。众多报纸都刊发了发生在四川的一条“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这条新闻说,四川宜宾地区一任姓乞丐与一名女大学生产生了纯真的恋情,进而海誓山盟。“即使要饭也要供女大学生上完大学”。几天之后,事情真相出来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任姓男子确有其人。但他并不象新闻中说得那么美好、善良,而是一个经常诈骗。并且玩弄女性感情的人。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同他“相好”的女人也很多,人们不知道其中是否真的有一位是“女大学生”。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却使很多媒体上了当。几天之后,报道过此事的媒体重新报道事实真相,引起读者很多议论。  相似文献   

20.
颜雄 《新闻世界》2012,(11):131-132
大学生是媒体关注的群体,大学生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媒体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塑造”了大学生的基本形象。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关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以及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