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灵玲 《山东教育》2007,(1):125-125
据悉,中国科技大学改变了过去资助贫困生的方式,开展“隐形资助”,学校通过电子邮件“一对一”地通知受助学生领取生活困难补助。这种不给贫困生贴“标签”的做法,很好地保护了贫困生的隐私和尊严,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受到贫困生的欢迎。遗憾的是,与这种人性化“隐形资助”相反的是,不少学校助困过程中还存在邀请新闻单位进行大规模宣传报道、使学生顶着“贫困生”帽子读完大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并建立一系列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而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认定对象较难科学界定、认定过程存在漏洞等问题。为了确保教育资助资源能够得到公平、公开、公正、合理地真正受益于资助学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则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心和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切实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某特殊贫困生的案例分析,指出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助困与助人相结合,受助和自助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变,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贫困生人数也随之增加,高校的贫困生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不容忽视的群体.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随着新资助体系的落实,逐渐形成了“奖、勤、贷、补、减”等有机结合、多元化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于确保贫困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等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资助体系及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开展一切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分析现阶段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入思考,探究“育人”在资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助学”和“育人”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显,在党中央“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各高校基本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大量的贫困生得到了有效资助。对于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来说,仅有物质上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坚持资助育人,从完善经济资助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搭建综合素质拓展平台三个层面来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出台多项政策,加大了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投入,切实减轻了一些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在资助工作的具体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试图从资助体度、资助形式、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等方面提供一些具体措施,帮助完善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这为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工作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该项工作也是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化的重要标准。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保障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资助是我院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学院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有效途径,更对贫困生成人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在充分关注贫困生所存在的贫困问题的基础上,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材为核心,秉承“和谐、爱心、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以“奖、助、贷、勤、免”为主要资助方式,注重诚信教育,加强感恩教育,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助学的困惑和助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奖、贷、勤、补、减”是国家要求高校普遍建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笔者试图以此为基础,从高校贫困生界定工作入手,对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两所不同类型高校作为研究场域,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文本分析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在贫困认定、公示伦理、制度宣传和育人机制中存在多重育人困境,这种困境背后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制度局限性的外化表现,蕴含着深层的制度逻辑:其中贫困生身份认定的“阿喀琉斯之踵”体现资助育人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目标的脱节;学生资助政策中的公示环节和政策宣传过程中所产生“两难”背后是政府政治逻辑和贫困生情感逻辑的一定程度的匹配偏差;资助育人执行“困境”凸显了高校育人逻辑和管理逻辑名实分离。新时代充分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应推进信息化条件下贫困生甄别的技术重建,贫困生权利义务均衡的机制重塑,去污名化前提下的贫困生自尊自信的情感重现以及“立德树人”理念下资助育人的模式重构,从而实现高校学生资助“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突围。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贫困家庭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数量多、比例大、贫困程度高.在经济贫困的同时大多存在心理贫困。通过对我院的实践研究,发现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奖、贷、助、补、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创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依据“以自助为主。以资助为辅”的方针.按照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对贫困生的思想及心理教育和建立贫困生勤工助学平台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让更多贫困生受益。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在高校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贫困生,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多数高校基本形成了“奖、贷、减、勤、补、资”六位一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体系。但在目前贫困生资助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使贫困生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我国逐步建立了"奖、勤、贷、助、补、免"多元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但是近年来,在资助政策推行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文章分析了高校资助贫困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思考,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尽最大效能发挥资助作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与实证研究法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应完善多元资助的政策体系,盲助是构建和谐教育、"以爱铸爱"的资助形式,应制定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案,分别就贫困生资助的子过程构建贫困生资助的过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贫困大学生资助日益加大力度,高校面临的贫困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更多是贫困大学生的能力资助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转变为基点,解决目前贫困生资助单一形式,化解学生“等、靠、要”的资助心态,将“经济帮扶式”资助与“能力开发式”资助倾斜转化,探析“以人为本、资助育人”资助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建立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开发的资助模式的构建,促进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18.
阐述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内涵,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实践意义,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资助包计划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规范合理的配置,使学生获得与其困难程度相称的经济资助。中国高校资助包计划是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2007年以后,面对资助项目和经费的快速增长,我国高校引入国外资助包计划,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其具有“分级资助”、“贫困生优先”、“助人与育人相结合”、“专款专用”等本土特色。从实践结果看,资助包计划促进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与效率,今后应加大资助包计划的实施面;另一方面,可改进贫困生认定方法,细化学生分级,健全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以提高其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20.
唐弋钦 《科教导刊》2023,(8):137-139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引起了诸多不良情况,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让他们陷入囹圄,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应有之义。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由浅入深,资助方式由“保障型”转向“发展型”,由“供血”转为“造血”,资助工作重发展是内在要求,重心理是现实需要,剖析心理贫困现象的成因,探索解决的方法和应对方式,如此方可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一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