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革命群众,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勇猛地冲杀;他们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冲击旧礼教,传播马列主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成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就是震撼世界的伟大的“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战斗节日来到了。毛泽东同志曾在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先进的和比较觉悟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怀着反抗外敌,改革现状的抱负,努力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无情抨击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其中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则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用以观察国家的命运,考虑自己的问题。因此,作为这个时代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五四”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的先驱者们,高擎“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前所未有的战斗姿态,向封建主义的纲常伦理与吃人礼教、专制与愚昧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形成了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的五四精神。这一精神,不仅直接影响着近现代中国青年运动,而且也表示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新导向,其意义之深远是十分显然的。众所周知,五四时期是既包括1919年发生的爱国政治运动,又包括源起1915年9月《新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 ,鲁迅、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对反科学的所谓“新武术”和“静坐法”等进行了批判 ,指出了其“鬼道主义”的实质 ,宣传、捍卫了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一时间,提倡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成为一股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在新文化倡导者努力下,科学启蒙和科普译介逐渐走入国人中间。科学小品是左联知识者在开展“大众需要科学知识,科学要求大众化”的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文类,其特点是用散文的笔致,让科学与文学相结合,使文章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新体例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一样,在其开始,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致力于新文化的启蒙运动,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为“五四”文化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多年来,不少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在评说这段历史和文学运动时,却往往因人废文,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盘否定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的。回顾一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对进一步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使史学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是有现实意义的。(一)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提倡科学与民主的伟大群众运动。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在文化思想上引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在‘五四’以后,  相似文献   

8.
郭云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09-110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对"五四"精神向来就有不同的阐释和评价.胡适喜欢用"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来形容"五四";殷海光则用"启蒙运动"一词来表达"五四";中国共产党人更强调的是"五四"的革命性.这些不同的阐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现在,我们也应该从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出发去理解"五四",接过"五四"的大旗,用理性和科学充实我们的头脑,创建中国型的民主.  相似文献   

9.
理性化是现代化的主体趋势和精神内涵,在中国人求索现代化的漫漫长途上,“五四”曾经以其开放的文化心灵高擎科学与民主两面理性大旗;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次有利的精神契机,然而由时代情感所孕育的“五四”理性未能超越孕育它的情感世界并最终迷失于这一世界。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世界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五四”时期的爱国精神,反封建精神及理性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闪烁光芒。继承“五四”爱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召唤民主与科学,是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伟业,是中华民族跨入21世纪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王森然先生1895年生于河北省定县,1984年4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他生前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五、六届全刚政协委员。王森然先生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民主进步思想的杰出知识分子之一。他早年曾参加“五四”、“五卅”运动,追随李大钊、鲁迅、邓中夏等革命先驱,热情宣传民主和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于爱国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他从事教育事业七十  相似文献   

12.
五四前后掀起的“科学思潮”成为新文化运动高举的“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之一,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杂志在此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科学概念的完善,使它提倡的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影响了当下许多学人的治学,而且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成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而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五四运动至今已经六十周年了。这场以广大青年学生打前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五四”时期的革命闯将,是领导“五四”运动的青年领袖。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挽救国家危亡,争取祖国解放,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斗争的光辉业绩,一直鼓舞着我们坚定地跟随着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继续新的长征。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发生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它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运动。其历史功绩和深远意义,已为六十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五四”文化革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对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从思想战线上有力地配合了“五四”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威力之猛,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着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猛烈冲击,使中国人民思想面貌为之一新。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推动。五四时期教育改革的中心是反对封建教育的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要求建立民主的、科学的新教育。今天,发扬  相似文献   

16.
[小引] 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诗词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为我们今天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历史启示,重要启迪之一是教育。一、历史的反思 1、“五四”前后,中国正处在历史的交叉路口,中国古老的文明正在衰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中国的知识精英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中,在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下,看到了中国摆脱重压和束缚,汇入世界进步潮流中的一线生机。1915年9月《新青年》问世,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国 8 0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从北大校园发生 ,与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密切相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自我意识、民主与科学意识觉醒的运动 ,它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又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琼 《考试周刊》2011,(58):23-24
“五四”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不仅带领人们找寻自由的天堂,在思想上更有如一阵清远的春风吹进陈腐的中国大地.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此时诗歌翻译的风潮空前袭来——西方崭新思想的进入,引起了国人极大的兴趣。文学创作者不断追求书写内容的重构更让这股风潮如洪水之势。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70年了。“五四”先驱们高扬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仍然是今天改革开放所热切呼唤并具有启蒙意义的时代精神。启蒙,从思想意识来说,就是启开封建主义之蒙昧,迎接资本主义之光明;从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