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5A):12-15
近日,上海市教委又公布了一批新增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至今为止,上海已有50所普通高中先后被命名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稳步推进,意味着上海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引领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接踵“洗礼”,上海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从经验型办学向规范化、标准化办学的漂亮“转身”。  相似文献   

2.
近日,上海市教委又公布了一批新增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至今为止,上海已有50所普通高中先后被命名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稳步推进,意味着上海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引领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接踵“洗礼”。上海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从经验型办学向规范化、标准化办学的漂亮“转身”。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所有的重点高中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消息简短,不能满足我的探究需要.我注意到“将”、“逐步”、“淡出”几个关键词。何以不能立即抹平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呢?是怕财政拨款的倾斜政策断然改变,会使重点中学因办学经费、教师工资下一个“陡坎”而难以接受吗?“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相似文献   

4.
徐星 《上海教育》2023,(7):18-19
<正>数说·松江新城教育教育基建:“十四五”期间,松江区计划推进基础教育基建项目共计48个,其中幼儿园24所、义务教育学校19所、高中5所。预计新增土地面积107.1万平方米,新增建设面积77.4万平方米,新增班级数1171个。大量公办学校的建成使用,使松江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提升,优质学校不断增加。基础教育:松江积极与区域内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已建成20所大学附校,“环大学城基础教育新高地”已然成形。“十四五”期间,松江新建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三年后,松江区至少拥有10所公办高中,其中将包含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到全国各省市陆续启动这项工作,已有10年时间。上海市在1999年正式启动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佟童 《上海教育》2009,(24):22-23
继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产生良好效应,一批优质高中在全市范围内成为教育改革“先锋队”之后,上海各区县先后启动了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今年5月,浦东新区正式命名八所学校为首批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力图将它们打造成“浦东教育品牌”。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如何在区内扮演好“领头羊”角色,努力开展改革实验,并通过对区内其他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促进本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作为浦东首批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东昌中学,五年来以多项改革实验推进学校发展,它的实践或许能给各校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所有的重点高中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何以不能立即抹平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呢?是怕财政拨款的倾斜政策断然改变,会使重点中学因办学经费、教师工资下一个“陡坎”而难以接受吗?“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如果真正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即从强调教育的优势资源向重点中学集中,改为由各校“自下而上”地进行教育创新、制度创新,那么,就不是“取而代之”的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锋 《上海教育》2010,(20):48-48
从蔬菜之乡到都市新镇,再到现代强镇,长征镇已成为普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考l生高地。依托经济的崛起,长征镇的基础教育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在这里聚集。在全镇21所学校中,分布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所、市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区实验性示范l生高中2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5所、国家级重点中专1所。  相似文献   

9.
办好示范高中发挥示范作用省教委中教处邓英达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本世纪末“每个县要面向全县重点办好一、两所中学。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根据这一意见,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就努...  相似文献   

10.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6,(11B):24-24
区域内2所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所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向14所相对薄弱学校派出17名优秀教师,通过全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开展为期1年至3年不等的“走班式”教学服务。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日前推出的“柔性流动”政策,打破长期以来优秀教师“一校所有”,堪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之笔。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48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今年将在初三毕业生中自主招生1205人。也就是说,上海考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进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入读,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通过单一的中考成绩决定自己的高中学校归属。这48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自主招生方案均由上海市教委批准,由学校自主制订。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上海市教委关于“您认为促进新郊区新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的网上调查显示,“优质教育辐射农村”排列首位,它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高出近30个百分点。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成为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正在积极探索的城郊高中结对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这种城郊高中结对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承载着扩大郊区优质教育比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使命,寄托着人们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挥辐射效应的厚望。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5个城区的13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先后与5个郊区的13所高中结成对子。  相似文献   

13.
李北宏 《上海教育》2010,(14):35-35
是什么原因使桐柏中学能坚持到今天,并成为唯一一所争创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民办中学?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中罔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每个县要面向全县重点办好一两所中学,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1995年,原闫家教委在全罔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发了《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验收标准》(试行),  相似文献   

15.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6,(12A):22-23
近日,上海市教委关于“您认为促进新郊区新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的网上调查显示,“优质教育辐射农村”排列首位,它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高出近30个百分点。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成为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正在积极探索的城郊高中结对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这种城郊高中结对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承载着扩大郊区优质教育比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使用,寄托着人们对实验性示范高中发挥辐射效应的厚望。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此,共有5个城区的13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先后与5个郊区的13所高中结成对子。[编按]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一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带动本市教育水平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要从学校的定位、建设的策略以及机制等方面加以思考。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定位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高级中学的通知》和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于1999年启动规划评审,至今已评审了16所学校。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定位从面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1999年6月-2000年3月,上海市教委根据教育部1999年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要求,开展了第一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的评审工作。这次评审以各所学校制定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规划”为主要内容。申报接受此次评审的共有21所高中,其中5所高中制定的规划由于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而没有获得参加首批正式评审的资格,所以实际参加评审的有16所中学。此项调查从评审的必要性、评审人员、评审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市三”)是上海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获得上海市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等一系列称号。  相似文献   

19.
教育科研是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重庆市教委将示范高中建设作为课题研究,既有利于实现“创示”的价值追求,也有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是一项十分正确的决策。国务院先后提出,“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各地要建设一批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提出了“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的要求。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0年“每个县要面向全县重点办好一两所中学。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1995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将普通高中分为“升学预备教育、综合高中、侧重就业预备教育高中和特色高中”等四种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