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服务机构、信息化应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基地,也是中国国家网格运行管理中心、超级计算创新联盟依托单位。长期以来,中心承担了高性能计算领域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大科技任务,为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超级计算环境建设与计算科学的应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属各相关研究所,成立了以推进国内高性能计算应用为主旨的“中国科学院计算科学应用研究中心”,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研发以及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管理》2018,(5):33-45
针对我国现阶段能耗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构建基于KAYA等式和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混合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政策变量调整对能源经济结构变化的敏感程度及各变量对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工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及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变量呈现高敏感度,边际减排成本呈递增趋势;外贸程度的下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且由于对能源及环境数据的低敏感性,其边际减排成本呈递减趋势;能源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及环境改善最为显著,且不同能源技术对同一政策变量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多种优化组合策略及政策含义,提出政策制定应因地制宜,经济发达地区应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优先发展经济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评估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6年更改为现名。评估中心是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院级非法人中心,其主要使命是围绕国家科技管理与评估的突出问题,立足中国科学院的实践,开展相关研究,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等提供决策支撑。基于此,其主要职能包括(1)开展科技管理与评估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2)支撑中国科学院的评估工作;(3)服务中国科学院、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科技决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9):988-989
正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针对西藏高原脆弱环境下生态保护与建设难题,揭示高寒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功能变化规律与驱动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支撑保障统筹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新模式,系统解决环境与发展协调、区域生态安全可持续等重大问题,编制专项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研发了藏北高寒退化草地恢复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于 1 999年 9月 1 4日正式成立 ,它是在兰州地区院属三个研究所 ,即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干旱、沙漠、高寒、极地环境与自然资源及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我院西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的核心部分。该所成立后 ,取消原三所的法人资格 ,原所名作为学术机构名称予以保留。主要学科方向 冰川冻土与寒区工程学 ,主要从事冰川和冰芯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4,(5):F0002-F0002
方敬忠,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建材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无机材料工程专业,随后进入青海省人事局工作;1984年初由青海省人事局调至青海省能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67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主持多项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支撑技术项目和委托研究项目。2008年5月~2015年6月担任新组建的光学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中心第一任主任。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层面和重点区域水资源问题的综合性战略研究、交叉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作用,根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规划的部署,组建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中心于2006年12月3日,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心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非法人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政策与管理所)成立于1985年6月25日,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20年前的幼苗现已茁壮成材,已成为我院乃至我国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政策与管理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为特点的软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问题研究,为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的宏观决策,为行业、区域以及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一奠基——科学交叉蓄势待发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浩劫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会第一届亚洲会议(1stAsianSECOTOX’98)于1998年9月21-26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朱作言教授及本届SECOTOX国际学会主席、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GSF)生态化学研究所所长AntoniusKettrup教授共同担任。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会及GSF生态化学所具体承办,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湖北省科协协办。会议代表共提交论文摘要80篇,其中口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258-260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正式成立3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了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揭幕挂牌暨网站、数据交换平台开通仪式(www.resdc.cn)。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为该中心揭幕。该中心是中科院为支持国家和全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成立的跨研究所的非法人研究机构,是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支撑系统之一。该中心将成为中科院承担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项目以及国家科技大平台试点项目、“地球系统科学共享网”建设的主要单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院科技评价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评价对象、内容和方法三维视角,分析归纳了国际科技评价的特点与趋势及世界知名科研团体各具特色的科技评价。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评价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评价的美国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提出要探索适合中国科学院特点的科技评估模式,制定评价管理规范,重点开展支撑战略管理的科技评价、促进研究所竞争发展的科技评价和体现政策导向的专项科技评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组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必然性,介绍了研究所的学术定位,主要学科方向,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简介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卫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安芷生院士。  相似文献   

14.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研究的需要,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申请成立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负责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的建设.于200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11,(3):3-3
我国微藻能源方向的首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2月19日在浙江嘉兴科技城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江西新大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04-205,238
1 首席科学家王 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实验室主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国际沙漠化防治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国际干旱区开发委员会 (IDDC)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副主任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 1988年获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5 0多篇 ,参加 4部专著的撰写 ,主要涉及沙漠的形成演变与沙漠环境、沙漠化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沙漠化及其灾害的动…  相似文献   

17.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需要技术管理体系支撑,特别是需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支撑;化工行业的环境技术管理缺乏相关技术政策和工程技术规范文件;加快、完善化工行业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在化工行业推广和示范环境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8.
《资源科学》2007,29(1):F0003-F0003
资源科学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个具有传统学科优势和广泛国家需求的创新研究单元。旨在面向国家需求,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创新和发展资源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专家简介:南卓铜,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7年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获本科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近年主持科技部863、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100
<正>2012年4月1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向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授牌成立国家水能风能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水能风能研究中心承担我国水能、风能等领域的发展战略、政策研究、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任务,为水能风能管理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服务。研究中心共设立5个直属研究所,7个分中心。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水电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承担国家和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