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桂花 《广西教育》2012,(30):57-57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的主要手段。笔者发现,当前,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存在“问题过多”、“问题过散”、“问题过散”的“三过”现象,导致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从表面上看课堂十分热闹,实则是无效的。其实,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有起关键作用的“度”。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度”进行有效发问,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堂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陈荣峰 《教师》2014,(27):94-95
情境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可以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实例,谈了一些思想品德课堂上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唐海燕 《广西教育》2012,(38):53-54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 本课为实验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个框题。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本课以现代师生关系为基本立足点,同时兼顾传统师生观的合理成分,对拉近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有重要意义,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第二框题“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做了铺垫。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越来越普及。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声音、动画演示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建设,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进行一言堂式的教学,学生本身对多媒体就有浓厚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方便教师与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更好的交流,使初中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这里,对于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分析,为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本理念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时应该积极践行生本理念,且应该积极打造学生感兴趣的生本课堂,有效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生本理念下,教师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应用好三大策略,即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强调用生本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好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品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因此,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主宰的课堂,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即时“生成”的课堂.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生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启发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被运用;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堂才会因生成而美丽.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一个从传统课堂走向新课改课堂的思想品德教师,最明显的两大转变就是师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一、师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真理的化身,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说教者,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致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之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行动指南。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品德教师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出发,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教学不理想表现,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策略。①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思想品德课堂;②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有效思想品德课堂;③加强学:去指导,争创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这里,“杂音”特指出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不符合教师预设、离奇古怪的学生回答。在以前,“杂音”是很多教师最讨厌出现的情况。若出现,教师不是“不闻不问”,就是“嗤之以鼻”,抑或严词斥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大胆想象和尝试的积极性,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改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师要善听“杂音”,因势利导,让“杂音”成为课程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马成龙 《文教资料》2011,(29):157-159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些思想品德教师不管学生会不会和会多少.一概采取面面俱到的形式,不分重点难点,全部讲一遍。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当好引导者?作者认为。充分施展自己的“搓背”才能极为重要。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搓背”需要做到:对待学生要保持“六心”,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和贴近生活,教学环节力求完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新颖与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搓好学生的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创办新型的思想品德课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首要选择。所谓新型思想品德课堂是指从情感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人能力,对知识进行逐一讲解。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点的讲解,却忽视了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出现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了,出现了师生平等、师生互动的场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准绳,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喜欢把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力求面面俱到,逐段逐句地评析.把活生生的思想品德课上成解剖课、演绎归纳课。失去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本来面目。其次,平时司空见惯的情景是: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学生被指名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时候还连续补充追问,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而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种“问答式”教学,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始终处于“被迫问”的状态之中,教师垄断了课堂上的教学沟通.阻断了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第三、思想品德课堂上由于对知识教学的过分强调,使人的精神陶冶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合理规范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必须要探究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堂上问题行为频发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针对思想品德课堂问题行为的判定、引起的原因、如何合理规范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行为问题做分析。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堂普遍存在学生不爱听、没兴趣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说明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教者应该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堂"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5.
蒋国生 《现代教育科学》2009,(5):112-113,87
思想品德教师要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必须实施“魅力教学”,构建“魅力课堂”,使思想品德课堂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般诗意的课堂上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构建“魅力课堂”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二是教师必须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包括创新多变的教学方法、诗意个性的教学语言、敏锐睿智的教学智慧、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生动哲理的教学情境等等;三是教师必须拥有博学专攻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亮点”之一——合作学习.越来越被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在很多初中思想品德公开课或者是听课活动中,绝大多数的课堂都安排了合作学习.每每进入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很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有趣.整个课堂显得轻松自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可喜。  相似文献   

17.
李建都 《小学生》2011,(5):31-31
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情境是多方面的,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利用情境引入,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杳和问题情境分析,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感受、思考,从而获得对问题情境的理解。而情境引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足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8.
曾宪长 《教师》2013,(21):28-28
思想品德课堂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校的一种重要育人方式,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索然无味,从而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堂的育人功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育人功能,成为了思想品德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从充分利用时政材料的角度,对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艳云 《考试周刊》2013,(53):130-130
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为了避免思品课堂过于单一枯燥,教师要学会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打造缤纷的思品课堂。作者结合自己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实践,阐述了几种思想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玉兵 《广西教育》2014,(25):116-116
正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创设生活情境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思想品德课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