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的“学程”再建构注重“双线结构”,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方面强化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和经验性,以导读为方向、以迁移为依托、以异同为支架,进行“漩涡式”再建构、“关联式”再建构、“专题式”再建构,提升学生的学力。  相似文献   

2.
"三学"是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规则.通过"学材再建构",保证了教学或课程资源的丰富;运用"学法三结合",保证了教学形式的活泼,教学结构的灵活,教学氛围的民主和活跃;关注"生成是学生自己的事"(即"学程重生成").它们最终都指向"学力有提升".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研究》2007,28(1):41-44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与预成式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为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转变传统的刚性、静态的封闭型“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  相似文献   

4.
胡雅 《辽宁教育》2022,(23):33-37
<正>“学习共同体”理论主要是指:学习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内省的活动,通过自我反思来内化、重构自己原有的知识,形成内心世界的思考、情感和意志。深度学习指向高阶学力,需要师生在学习中共同沉浸式地进行思考。“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堂具有“解决数学挑战性问题的共同愿景,民主平等交流知识的学习氛围,分享思维的学习方式和获得不同发展的价值追求”的特征。下面笔者以“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为例,对“学习共同体”和深度学习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确立教学目标,形成课堂教学思路;以问题为驱动,将学教进行翻转,使学生充分建构面积单位表象。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师要走近学生,关照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程”,以体验式学习圈做绘画表现实践的“学程”设计尝试,用分层学生课堂绘画小练笔作业串联起美术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圈,支招“学程”设计,逐层优化美术课堂作业,给美术课堂带来新的转变。本文从具身初体验,认知学生的绘画基点,反思观察再体验,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主动再实践,涵养学生的艺术表达,多角度关注“学程”活动中学生的“能力点”“生长点”“兴趣点”,基于“学程”的作业实践进行适时的教学策略调整,形成了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趣味观察的引导策略,指向绘画表达的细节美;互动体验的组织策略,指向绘画表达的个性美;情感激发的引导策略,指向绘画表达的精神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作为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品质的突破点,指向深度学习的课程评价 转型受到持续关注。文章认为应该以夯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为根本出发点,遵循“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实践逻辑,依据“澄清 - 连贯 - 融通 - 生长”的学程设计原理,不断构建和锻制 营造深度学习氛围的策略,促进以师生课程互动状态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学材再建构"是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规则之一。"学程单"是"学材再建构"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和学情,把教材的内容、要求及相关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目标性、整体性、层次性、建构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案。在课堂实施中,"学程单"的执行者是学生,重视的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出对"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成长型思维视域下的阅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过程。阅读体系的学程建构指向衔接与进阶的目标,注重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基于挑战与共学的任务形式,通过知识建构着眼迁移与建构的能力发展。探寻成长型思维视域下的阅读体系建构,就是通过指向学习“自省”的预学资源挖掘、指向学习“自主”的共学课堂建设、指向学习“自能”的延学体系探索,服务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终身发展学习。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什么,课程论的不同流派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给课程这个概念所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把课程定义为“学科”,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把课程定义为“社会改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断定课程是“学习经验”或“活动”,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论则认为课程是“对话”。尽管目前关于课程还没有一个被人们公认的定义,但课程这个概念却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经常广泛地使用着,人们一致理解课程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虽然有人强调是学程,有人强调是教程,然而所有的人都在课  相似文献   

10.
“知识建构”是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理念。所谓“知识建构”,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包括个体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知识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识策略、经验方式和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性学习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改变…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以提高学力为目的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应围绕重新建构学材、注重学程的生成、科学开展教学三大方面,紧扣自主(预)学习、问题(预)设计、探究体验、展示交流、当堂反馈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知识建构”是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理念。所谓“知识建构”,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包括个性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知识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识策略、经验方式和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性学习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改变单一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小学数学教学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学生为中心”迭代升级为“以学习为中心”,即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四基”“四能”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有效的互动,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与内化生成的过程,成为实现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那么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该如何去建构呢?下面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有0)”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根据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学生和教师)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呢?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设计形式。这种教学设计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程”设计,使之成为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程”设计。  相似文献   

15.
“学力进阶课堂”是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实践项目。“学力进阶课堂”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目标,通过搭建学习动力的结构图、架构学习毅力的支撑体、建构学习能力的进阶塔、构筑学习创新力的应用域,建构学力进阶课堂教学范式、学力进阶学科教学路径,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对学力研究的扫描、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力,即学习者的学习实力,是有关学习者的学习素质的综合性概念,是以学为中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研究视角。针对中日两国研究者从“教”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应然”内涵,本文提出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实然”状态,建构生态学的学力研究范式.以生态学力教育来丰富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那么,什么是学习任务群?“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属于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那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有什么特点?如何结合现行统编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呢?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观念上,最核心的是中心转换,即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不是考虑我要教什么,怎样教,然后再考虑怎么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而后再设计自己怎样配合、组织、帮助学生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乐学、会用、会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达问题。物理学中经常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表…  相似文献   

19.
“学力”一般被界定为“通过学校里的学习而获得的能力”或“以学业能力为表征的学力”。这不过是一种操作性的界定,倘若从教育科学的高度来把握这个概念,那么其涵义囊括了以下方面:学力是通过人们后天学习习得的;这种学习的媒介是重新建构人类和民族文化遗产(科学、技术、艺术的体系)的课程、学科和教材,借助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活动,以习得业已客体化了的人类能力和特性;作为人类能力的学力和学习主体的内在条件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和人类的能力与特性的总体发展有机关联。因此,  相似文献   

20.
<正>“学程”指的是学生有思考、有探索、有步骤、有方法的学习过程。教师进行“学程”设计要重视对课业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和再开发,把学业内容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并设计成有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挑战性。笔者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将“学程”作为本次教学关注的重点,形成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