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教大学和孔子学院是中国近现代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媒介,二者的性质存在巨大差异,但均与孔子、汉语教学相关联。历史上的孔教大学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对外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了儒学文化的影响。当今海外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应了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需要。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的办学演变表明:主权独立是平等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政治基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播,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是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孔子学院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形式而创建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旨在进行汉语文化教育和交流,满足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的需要.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中外合作方对孔子学院共治共享.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单方面停办了个别合作的孔子学院,西方少数学者和组织指责孔子学院违反了学术自由,这表现出他们对孔子学院的偏见.孔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在不危害中国国家权益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孔子学院要实现办学形式和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窗口,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教学、加强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孔子学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与挑战,因此,梳理孔子学院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的探讨解决方法对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外交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外交形式,正越来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所谓公共外交,"指的是‘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向交流。这些交流的目的是直接促进外国公众对本国的了解,提升本国在其心目中的形象,进而促成外国政府对本国政策的改善"。孔子学院的宗旨与使命决定了它与我国的公共外交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力平台。作为推广与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者,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民间外交官",我们应该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在夯实语言知识与语言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传播能力与开展公共外交能力的培养。把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放在公共外交的国家战略平台上看,是教育单位和教师应具有的大局观。  相似文献   

5.
孔子学院的十年,开辟了海外合作机构大规模设立的先河。这种非营利性的语言教学机构很快遍及全球,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顺应世界需求的中外合作机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架起了中外文化分享、交融、互鉴的桥梁。孔子学院日益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感知中国文化、互学互鉴的大课堂。汉语已经成为中外交往的重要工具,拓展了各国青年新的就业空间,促进了经贸往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距离,负载着中外公众交往中的正能量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孔子课堂是孔子学院与所在国中小学合作开展基础汉语教学的分支机构,与孔子学院都属于中国语言教育服务出口的重要模式。文章以2004-2016年的孔子课堂数量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负二项模型,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层面来考察全球孔子课堂设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在国经济规模、中外经贸关系以及所在国中资企业因素对孔子课堂设立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外文化差异因素和政治互动因素对所在国孔子课堂设立也具有正向影响,而所在国孔子学院和中外政治制度差异因素对孔子课堂的设立没有显著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为孔子课堂在全球更好地布局与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基础语言教育服务的出口。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是南亚首所孔子学院,也是孟加拉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针对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各教学点汉语教学基本情况、汉语水平考试基本情况、申请奖学金基本情况以及汉语和中国文化推广活动基本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汉语教学及推广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诞生以来,9年多的时间里,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民间外交的新生力量,在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结下了不少国际友人,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当代的中国.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民间外交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在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孔子学院也存在着官方色彩浓、师资力量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及教材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孔子学院也必然会在后续发展中克服自身及各种主客观问题的基础上,继续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及可亲近的特点为中国民间外交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海外汉语国际教育与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的差异性,决定了孔子学院教师除应具备一般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更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沟通能力,适应在异质文化场域有效组织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8年,东南亚已建立了54所孔子学院(含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当地进行的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但数量较少、分布不均仍是这一地区孔子学院的问题。本文选取东南亚各国2003-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华人比例、高等院校数量、进出口总额、汉语是否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政治互信程度等因素对东南亚孔子学院的分布和数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影响孔子学院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首都影响力,政治互信程度对该国孔院是否有零的突破有影响,汉语是否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对孔子学院数量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同时,指出了东南亚孔子学院短期的增长空间,并在长期发展上提出了打通顶层政策通道、建立科学决策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获得蓬勃发展。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一地区的孔子学院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师资培训层次较高等方面。同时,也由此产生一些相关的应予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诸如: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华文教育与孔子学院共同发展、伊斯兰教国家共建孔子学院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秘鲁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并展望了孔子学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Following four years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in scale,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begun entering the stage of implicit development: the most pressing question that needs answering is whether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which are devo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an achieve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 through day-to-day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strategy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four perspectives: first, it dissects the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to clarify precisely what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institutes are seeking to disseminate; secon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and challenges that may be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uses this foundation to draw less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strategies for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third, it clarifies the methods, channels, and mechanisms for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last, it tracks the results of overseas cultural dissemination by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offers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4.
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有其共性、个性和创新性,其教学模式遵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习得和认知的教学规律,目前较成功的教学模式有沉浸式情景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认知体验模式以及多模态教学模式.但是,一种教学模式肯定难以满足孔子学院的在非汉语语境下的第二语言教学,突出一种模式,其它模式为辅的综合运用可以作为孔子学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embark on a programme of promot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overseas. This includes the impact of Joseph Nye's concept of ‘soft power’ in China, ownership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the Confucius connection, and how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political legitimacy. It also consi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programme in Europe. Europe ha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of any region: what should be read into this? What impact are these institutes hav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Europ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data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utlines some of the obstacles to further progress and assesses the chances of Chinese becoming a global language.  相似文献   

16.
同为国际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英国文化委员会、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及塞万提斯学院等在语言文化推介中走过的历程,对孔子学院而言,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旨在比较孔子学院与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异同,观照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及任务,探讨孔子学院发展的趋势及走向。  相似文献   

17.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智者。孔子作为儒家思想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从未著书立说,但是他影响着整个西方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两个教学方法的背后又蕴含着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辨证地分析历史赋予孔子儒学"至圣"地位形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从正确认识文化孔子与政治孔子的真正内涵来确立其儒学"至圣"地位。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范畴和取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诚信思想贯通古今,对人格塑造、品德的培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系统考察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特色对孔子诚信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找寻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孔子看似矛盾的诚信观,可以看出孔子评价诚信行为的最高标准是华夏民族的生存,只要不违背这个原则的诚信都可提倡。孔子诚信观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