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1:《百以内加减法综合练习》师:同学们想认识钱老师吗?你们想知道钱老师的哪些情况?生:您有多大了?师:你猜猜,钱老师几岁了?生1:42岁。师:比42要大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板书:42,49,45)师:这几个数都是几位数?告诉同学们,钱老师今年46岁。你们认为谁猜得最准?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2.
一、多媒体导入,揭示课题 师:(多媒体演示:水果、餐具、衣物等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你们平时能留心身边的事物,认识了它们的样子。如果把这些事物名字写下来,你们还能认识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和那些表示事物名称的汉字交个朋友,好吗?(板书课题:我和汉字交朋友)  相似文献   

3.
一、声画导入,创设情 境出示图片,师配乐解读。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照片。瞧!万物复苏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金风送爽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  相似文献   

4.
一看图交流,轻松导入师:上几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了春天,领略了春天多姿的美景。现在谁能用上我们学过的四字一组词,说说春天里我们都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生: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生: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生: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师:多美呀!春天已悄悄远去,夏天来到了我们身边。夏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出示课文插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谁在干什么呢?注意说完整。生:蜻蜓在空中飞。生:蝌蚪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师:还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课外与课内互相照应方法与实践相得益彰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他们很想认识你们,谁能向老师们简单介绍自己?生:我叫王峥,今年7岁了。师:他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不错,谁可以说得更详细一些呢?  相似文献   

6.
导入——渗透学法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屏住呼吸看着我。(生按要求做)师:看出什么来了吗?(生摇头)师:我可看出来了,你们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是老师看出你们语文学得很好!(生疑惑)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吗?生:因为老师让我们做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说明我们把这些词语都理解了。师:对啊,看来你平时的语文水平就很高。师:同学们语文水平这么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多种方法复现生字 ,激发识字兴趣师 :在儿歌里标出小动物们的名称 ,读给同桌听听。不会的 ,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生标词语 ,自读词语。)师 :(出示CAI课件 ,出现一幅情境图 ,图上有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等小动物 ,并相应出现带拼音的词语。)谁想来读一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呢?(生读)师 :(点击课件 ,去掉拼音上的词语。)去掉了拼音 ,还认识吗?(生读)师 :(点击课件 ,再去掉情境图 ,只出现不带拼音的词语。)小动物们不见了 ,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师 :同学们在小组里读读这些词语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 ,请同学来帮忙。(生读)师 :现…  相似文献   

8.
笔者有幸听到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其中的识字教学片段令人拍案叫绝:师:从现在开始,狮子大王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谁愿意来读一读?生:"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师指名多个学生读)师:刚才我们一个一个站起来读,就叫"轮流"读。生活中你轮流干什么?生:轮流发本子,轮流拿水果……师:在生活中我们轮流做过许多事情。在这里,小动物们轮流做什么?生:小动物们轮流做"万兽之王"。师:那"万兽之王"其实就是森林里的什么?一起说——生:首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80~81页。教学片断犤片断一犦开放的导入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认识了哪些数?生1:小数,分数,整数。生2:奇数,偶数。生3:质数和合数。生4:(大声说)还有循环小数呢。师:谁能举一些具体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他是谁?(播放课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生:长方形。师:对了,就是长方形,你们在哪儿见过长方形?学生举例:书的封面,黑板的面……师:看来长方形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评析:利用多媒体把一个长方形制成了卡通人物模样,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激发了学  相似文献   

11.
一、课前导入师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 ,喜欢春天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走进春天 ,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生 :好 !师 :前两天布置了一个作业 ,画出你眼中的春天 ,并写上一个关于春天的词语 ,或句子 ,或儿歌 ,带来了吗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师描述 )师 :其他同学把画举起来给后面的老师看一看。 (学生都自豪地举起画 )师 :给同桌看一看 ,把词语、句子读给同桌听。(学生互相读 )二、学习新课师 :老师把大家喜欢的词语收集在一起了 ,咱们一起去学习喜欢的词语好吗 ?(投影出示本课生词 )师 :这些字你认识吗 ?知道怎么读吗 ?(学生纷纷起来…  相似文献   

12.
师: 同学们, 你们旅游过吗? 生:旅游过.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言论……)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地方. 老师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都去过哪些地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想! 师:为了这节课,老师特意把自己去过的一些名胜古迹、游览区等部分景点的纪念门票拿出来供同学们欣赏.(出示纪念门票,学生欣赏.) 师:其中有世界名迹:长城、故宫,有我国著名的秦皇岛、海底世界等等.对于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下课后老师将把它们奖励给你们. 同学们有信心得到它们…  相似文献   

13.
赵彦 《青年教师》2005,(2):32-35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师:你们在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名字叫《锄禾》,谁还能背出来么?(同学纷纷举手,老师指名背)。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你们当时学了这首古诗,受到了什么教育? 生:知道了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粮食得来很不容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劳动。师:说得好。你们在三年级还学过一篇课文,题目是《千人糕》,谁还记得讲的什么吗?这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老师怕同学们记不完整,便分小组议  相似文献   

15.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天天在一起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对不对啊?生:对。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好不好?生:好。师:你们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放动画课件,并启发学生寻找线条。)生:线条。犤评析:教师教态和蔼,语言亲切,创设了一种愉快的情境,很快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犦三、探讨感知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你能到前面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吗?(请两位同学到投影仪上画出几种线条)师:同学们画的线条真漂亮。你们知道吗?这位新朋友…  相似文献   

16.
高萍 《小学语文》2011,(7):40-42
一、了解“多”字形体演变,引入谚语学习 1.出示“多”字的古文字形体,点明本课主题。师:同学们,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就想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个汉字,你们认识吗?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你们谁想当小老师?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起小手) 师:那好,我们运用赏读法来学习《燕子》这一课。你们小组最喜欢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就学习研究哪个自然段。哪个小组合作默契,学习投入,就让哪个小组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学习你们研究的那个自然段,好吗?  相似文献   

18.
赵彦 《四川教育》2003,(5):34-34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最喜欢谜语了,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树儿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舞蹈,风铃见它歌唱。”生:风!师:对!是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画风》。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生:谁在画风?他们是怎样画的?生: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怎么画?师:快打开书,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刚才你们提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告诉同组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看谁的收获多。生:(组内汇报)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  相似文献   

19.
一、创境导入,认识小水珠师:同学们,愉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开始了。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多媒体演示小水珠)。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生答小水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水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吧!(板书:生活中的水)二、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占有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地球仪。师: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仪上哪种颜色代表水,哪种颜色代表陆地吗?生:蓝色代表水。生:青、黄、绿等颜色代表陆地。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地球上是水多还是陆地多?生:地球上水多。三、认识水的作用师:是的,地球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二都是水。课…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漫谈礼貌师:同学们,初次见面你们怎样问候我?生:你好!师:有礼貌。生:老师,您好!师:更有礼貌。谁能说说,用"您"为什么比"你"更有礼貌?生":您"是对不认识的人的一种尊称。生":您"也是对年长的人的一种尊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