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制造技术的水平和制造业的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国防实力,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决定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美国68%的财富来源于制造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香港制造业重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香港国际竞争力排名演变特征及动因进行分析,指出制造业的空心化和经济基础过于狭窄是导致其经济运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建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香港制造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 制造是人类创造工具,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制造业创造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为国家安全提供装备保障,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以SPSS软件为工具,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份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了河南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根据全国排名结果给出了河南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的竞争力强弱分布情况,利用两大公因子对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贡献大小找出了河南省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所在,并指出了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中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继鹏  吴宪忠 《情报科学》2007,25(2):173-17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制造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企业在战略联盟中发展需要,分析了制造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在在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小企业和离散企业的特点出发,提出了ASP外包模式、虚拟产品设计中心模式和网上信息中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青山  刘明 《中国软科学》2001,(10):120-121
一、引言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如果说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而装备制造业则是基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推动下,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有力的提高了机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细节上,还存在众多的问题,不仅制约了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固发展,因此不断强化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与国防安全,其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工业化水平。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沈阳的支柱产业。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停滞和衰退迹象。本文从政策、融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构建了政府为主导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向绿色、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支撑体系,促进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只有通过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带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使企业及其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旨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能力与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竞争力的强弱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认识、评价和提高竞争力遂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关于竞争力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借鉴国外先进成果,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制造业、机电产  相似文献   

11.
Economic policy in Hong Kong is frequently cited as a shining example of the laissez‐faire model for development, with minim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owever, the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bigger role in the economy than is often recognized, responding to market failures,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needs of the business commun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olicy in Hong Kong has mirrored the colony's laissez‐faire economic strategy, with little government effort 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r use of IT products and services. Hong Kong has become an advanced user of IT in several economic sectors and an assembly site for personal computer hardware. However, like much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computer industry is moving much of its production to China, causing concern about the future of Hong Kong's economy. While some people feel that Hong Kong can flourish as a financial and business services center, others feel that this role will be diminished as the Chinese economy liberalizes and other centers develop in mainland China. They argue that Hong Kong needs to upgrade it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develop technology‐intensive activities such as R&D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complement China's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The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respond with limited measures to encourage R&D, train more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managers, and support technology start‐ups. Hong Kong has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ies to serve the Chinese market. It also can apply IT to other sectors to maintain its leadership as a financial, business services,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center.  相似文献   

12.
研究国际创新中心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发展和演进,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核心组成体系,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包括两项评价:各国发展指数的竞争力评价及各国发展指数的活力评价,评价依据将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发布的各国发展指数.竞争力界定为在竞争时段对于设定目标时间对象可能达到的竞争值的预测,活力指数评价是选定的指标的增长排序及增长的稳定性排序的加权综合所获得的指数评价显示,2012年瑞士竞争力居各国(地区)之冠,2005-2009年香港活力居各国(地区)之冠.中国的竞争力一年飙升了4位,活力居各国(地区)第三位.卡塔尔的人均GDP(PPP)全球最高;日本是最长寿之国;新西兰的教育办得最好.  相似文献   

14.
全球创意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Florida的3Ts指数、欧洲创意指数、全球创意指数、香港创意指数、上海城市创意指数和北京文化创意指数的指标体系,从一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权重和数据标准化三个角度比较了四类创意指数体系。为建立我国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数,考察分析了影响创意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及其互动关系,进而为指导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产业和创意企业采取有效的运作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哈默和普拉哈拉德1990年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此后,核心竞争力便成为国际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研究的重点。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进入21世纪,消费电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并与教育、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培育和提升消费性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对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我国消费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和企业合作角度提出了提升消费电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回归制造业以及内地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香港由于产业空心化以及服务业对象空心化,经济发展失去动力。加之作为主导产业的服务业,高端呈现边缘化而低端竞争白热化,其在全球竞争中已然不再具有优势,亟待探索新的产业发展道路。而重回制造业、实行再工业化,借再工业化调结构、促转型,增强新的发展动能,才是重振香港经济的可行之路。文章从再工业化的内涵出发,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香港产业结构和产业空心化的特征与影响,推导香港再工业化的必要性。用事实论证智能制造的价值链变化对香港产业发展的影响,香港实现再工业化的优势禀赋以及智能制造视角下香港再工业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案例对香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再工业化进行了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2009—2017年香港、澳门、珠三角区域经济-科技-金融各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三个区域三个系统间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香港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区域,而科技领域,珠三角区域占据绝对优势,澳门地区三系统发展相对较为均衡。综合三系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珠三角香港澳门;(2)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金融间均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即区域内部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高度相关,且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最终均呈现出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就区域经济更好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香港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出发,指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创新系统与境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经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香港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的剖析,探讨香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Can Huang 《Research Policy》2009,38(5):813-828
In this paper we characterize the ext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HKMT). We do not find, for the period of 1999-2003,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economic activity on the part of HKMT-funded companies contributed to productivity growth in Guangdong domestic manufacturing firms. Furthermore, HKMT-funded companies were less active than Guangdong domestic companies in pursu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Given that HKMT-funded companies in Guangdong are dominated by companies from Hong Kong, we end by linking our results to a discussion of recent innovation policy actions, both in Hong Kong SAR and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