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一名重点高中的班主任,我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借助评语这种固定的、书面的、定时的“信息卡”,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和殷切希望直接传达给学生,给学生以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进而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弥补不足的较大空间,这种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打破旧模式,让评语面向学生高中学生已有了相当的思辨能力,把评语面向学生写,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并易于产生思想共鸣。以前老师写评语大都是“该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种固定的评语写作模式,是典型的面向家长的评语。评语到底应该给谁写?给谁看?我想,教育既然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  相似文献   

2.
时下教师给学生写操行评语存在一些通病。一是刻板,二是僵硬,三是枯燥,无个性,无色调,无文采,像一个产品说明书。试想,学生等了一学期,等来这样一段文字,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这样的评语,笔者当学生时看过,没看到时想看,看过后就不想再看;当教师时写过,边写边看,看过后就不想再看。笔者力图改变这种现状,总的原则,是变“评语”为“话语”。话语就是促膝谈心的“私语”,是谈话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是没有“第三者”“窃听”的“私聊”。教师书写评语前,自己先要“进入角色”——想像面前就是这位学生,他活生生地坐(…  相似文献   

3.
试着写份让学生动心的操行评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行评语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实中“该生如何如何,希望今后怎样怎样”,这种“八股文”式的评语却司空见惯,老师们不知为多少学生写过,也不知为一个学生写过多少次,真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教师写得乏味,家长看了味同嚼蜡,学生根本不把它当回事。这样的评语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呢?为了充分发挥评语的教育评价功能,对学生做出准确评价,写出充满人情味、体现个性化的评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着,现将我的一点收获与大家分享。一、情真意切、充满爱心评语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需要教师情感投入,需要…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之一。写评语目的就是通对学生综合、全面的评价去激励学生奋进,让学生看到成长途中的希望。但传统鉴定式评语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欠缺,往往是套话、空话。例如:“希望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千人一面,激励作用体现不出来。那么,怎样用激励式评语点起学生的希望呢?  相似文献   

5.
吴友智 《教书育人》2001,(11):44-44
又逢期末,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一项繁重而有意义的工作。怎样才能写好评语?笔者班主任工作做了20年,为学生写操行评语祖略估计也有两千有余了。这些评语大都是以冷静的口吻、客观的立场将模式大体固定的句子(如“该生怎样怎样”等)排列组合起来,像就诊时医生所写的病历一样。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别仅在于几个词,就像逐项填写表格一样,将个性不同、思想不同、兴趣不同的孩子圈在规定好的框子里。小学生的评语是那几句话,高中生的评语也是那几句话。这种千人一面的评语,使人看后感到缺乏时代感和良好的心灵沟通,学生也难以激起…  相似文献   

6.
评语赠言是赠送给学生的勉励、祝福类的语言。评语赠言的写作首先要“看人赠言”,其次“看文赠言”,再次“看场合赠言”。其具体写法:(1)灵活多样。(2)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平衡点。(3)巧借名人名言、俗语格言作赠言。(4)风格上亦庄亦谐。  相似文献   

7.
解强 《山东教育》2005,(31):34-34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社会生话的认识和反映.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白.也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尽管有时候学生的作品很稚嫩,甚至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还是应该得到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我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在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这就是我写的“对话式评语”。  相似文献   

8.
抒情性文体的评语写作,可从两个方面:(1)从抒情的要求,去衡量、检验学生作文中的情感是否真挚、是否健康、是否符合文章内容的需要,从而给予准确的评语定位。(2)从抒情方式这方面去衡量、检验其选用是否准确、到位,从而写好作文评语这篇“大文丰”。  相似文献   

9.
教师给学生写评语,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当我也做了老师的时候,才真正知道评语的含义。因为我做了十几年的学生所得到的评语基本上是雷同的,甚至全班同学的评语都大同小异: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成绩较好……区别只在“遵守纪律”或“能够遵守纪律”;“成绩一般”或“成绩优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评语空洞无物,教师劳而无功,学生无动于衷,家长不得要领。花了很多时间去完成这样的任务,经常为给一个学生下“很好”还是“好”还是“较好”在伤脑筋,枯燥无味,做起来烦心。我发现这样的评语越来越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评语”是以往成绩通知单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学生成长记录册”中的“学生发展综合评语”继续延续着类似的功能。显而易见,“评语”是学生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在于,不少的中小学教师面对“评语”,有一种“年年要写,年年难写”的尴尬;学生和家长也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数量化的分数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杨聪 《教书育人》2009,(2):29-30
去年期末,我布置了一道自由选择的作业:让学生在寒假里给我寄一封信,谈谈看了“素质报告单”里的评语之后的想法,给我的评语写“评语”。寒假开始后,我便陆续收到了一些学生的来信,从中我读出了写好评语的六点感悟。  相似文献   

12.
每位班主任老师都要给学生写评语,评语写多了,往往看得很“淡”,其实学生乃至家长都把老师的评语看得很重很重。一则恰到好处的操行评语,就是送给学生的一份珍贵礼物。怎样写好评语呢?我的体会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着眼成绩,表现主流写评语要以总结学生成绩为主,要表现学生的主流。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一些偶然性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随便写入评语,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善于找出其表现的“闪光点”。同特点,反映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品质,其作用是任何公式化的评语都无法企及的。有一个学生学习不太好,但他爱好绘…  相似文献   

13.
操行评语、作业评语、即时性评语是当今校园中的“评语三姐妹”。操行评语由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品评表上填写,每学期只填一次;作业评语是教师在学生作业上写的评语,虽可以由此及彼,适当阐发,但终究有限。于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即时性评语便应运而生。它是全校干部教师抓住教育契机,随时随地给学生写的评语。它针对性强,操作灵活,效果“灵怪矣哉”,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鼓励性评价方式。即时性评语有利于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把学生的闪光点转化为学生的系列兴趣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特长。  相似文献   

14.
陈利民 《物理教师》2002,23(2):60-60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章节测验是最常见的事 .通过测验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过对很多师生最终只是从分数上见高低 ,老师在评讲试卷时往往把得高分的学生表扬一番 ,对得低分的学生训斥一顿 .其实这样做效果很不好 .笔者以为在批改试卷时 ,在卷面上适当写些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时人们都知道批改学生作文要写评语 ,其实批改学生单元物理试卷时写评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一些优秀生 ,虽然分数很高 ,但一定也有不足之处 ,在卷面上可适当写些评语 .例如 :“第 1 0题应该出错吗 ?真马虎 !” ,“这个题你虽然做对了 ,但太麻烦 ,…  相似文献   

15.
《河北教育》2007,(12):11-12
案例中两个教师的评改,呈现出了作文评改“从老到新”的实际走向:由精批细改型(教师2评语)到鼓励性作文评语型(教师评语)。两者各有所短,前者由于“专业术语”多,有固定的套路,评语大而空,学生不喜欢看;后者对学生的“表扬”多,学生很喜欢,但这样的评语和作文本身并无多大关系,除了鼓励外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评改既让教师省时省力,又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提倡”出发去探索科学而实用的评改方法,从而夯实习作评改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志成 《甘肃教育》2013,(22):63-63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三言两语。以“见红”为原则;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做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笔者认为,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据说朱自清先生做语文老师时批改作文特别仔细。朱先生批改作文从不吝啬心血,有错必改,看到精彩的语句,则用红笔画上圈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回,他在学生的作业上改了一个字,过后他又把学生找来说:“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个字吧!我想还是原来的那个字好。”朱先生的好友俞平伯先生却不赞成多改,理由是学生只注重分数,从不看教师的修改和评语。  相似文献   

18.
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都期望老师给予肯定评价,因此,我们老师在写评语时,千万不能马虎草率,更不能出现“重做”、“离题”、“错别字多”、“欠清楚”、“不认真”等字样的评语。写评语要突出一个“情”字,以“情感”去诱导学生、去激励学生,这样学生心理上才能得到满足,才能把老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为满足这种需要而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言说     
陶忠华 《云南教育》2008,(11):48-48
学生评语,历来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班主任到了期末,最不好做、又不得不做的便是为班上的几十名学生写评语。于是,“该生……希望……”便成了不少老师写评语的套路,老师写得提不起精神,学生看着没有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生的操行评语无论在格式上、内容上,甚至语气上都是“千人一面”,这不仅对学生起不到预期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也让教师劳而无功。一份好的操行评语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从写好学生操行评语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入手,分析操行评语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