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俊 《上海教育》2011,(22):27-27
教育中有一个很揪心的问题。教育资源有限,大家都在争夺,但却没有意识到"共享、合作"的重要。"抢夺生源""比拼实力""育分升学"日益成为学校的主要工作,甚至最重要的工作,学校间互相排挤、互相隔离的现象相当普遍。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同时,却一心一意搞应试教育,甚至闭门造车、封闭保守。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中的"蜗牛"和雷州话中的"毛露螺"同词异名。从来源看,"蜗牛"是已经区分水生和陆生后陆生蚌类软体动物的习称;"毛露螺"则体现了在雷州人的意识中,水生和陆生蚌类软体动物还无区分。从构词法看,"蜗牛"是中心语素居前的偏正式复合词;"毛露螺"是AB-C式的偏正式三音词。从使用变化看,雷州话中的"毛露螺"这一名称正在向"蜗牛"转变;"毛露螺"虽然也用来比喻动作缓慢,但使用概率不高,人们更常用"蛇"来比喻动作缓慢。随着普通话的推广,雷州人比喻缓慢的喻体也在逐渐由"蛇"转变为"蜗牛"。从信息含量的角度看,"蜗牛"强调这一动物"牛角"一样的触角,"毛露螺"则强调其喜欢潮湿环境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互喻”,就是互相比喻,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范围中,比喻的一对本体和喻体互易,也就是第一比喻分句的本体(喻体)是第二比喻分句的喻体(本体),两个事物互相做比,从而达到一种较深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5.
蒯威 《辽宁教育》2014,(6):71-73
比喻是学生阅读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恰当的比喻,能让所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比喻教学中,有的教师出于应试,以"考"代教,以"练"代学,脱离了阅读教学;有的教师偏重比喻知识的教学,强调分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比喻句,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比喻的特点与作用,让他们读懂比喻,欣赏比喻,并慢慢学会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6.
解语老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怎么就这么难?老师,美其名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谁来塑造老师的灵魂?我整天目睹有些老师之间互相猜疑,钩心斗角,感到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都快窒息了。我该怎么办?常栋常栋老师:愉快的工作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但凡事都不是完美的,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明社会各界对老师的要求和评价都是很高的,老师应该珍惜这些,洁身自好。但是,反过来说,老师也是人,也要衣食住行,也要柴米油盐。老师身上也存在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我们要正视这一切,不要把老师搞得太神话了:老…  相似文献   

7.
王芝 《学子》2012,(6):40-41
我们常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比喻一个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份智慧。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后,他对知识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掌握得也特别牢固。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诱使学生出错,  相似文献   

8.
到青少年中去测问:你心中最为向往也最为恐惧的是什么? 回答得最多的是:我将来干什么? 做人难,首难在安身立命。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个人;大千世界人太多,这么多的人与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时空莫逆,来路莫测。人生在世,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建功立业要养家……千难万难,  相似文献   

9.
丰家喜 《培训与研究》2010,(7):14-15,18
比喻是诗学园地的常青树。朱自清先生把比喻分为两类:即"近取譬"和"远取譬"。"近取譬"常取形似,"远取譬"多取神似。取形似者长此以往易于雷同;取神似者舍其形表而求其内同,创造天地更为广阔。因之,新诗多用"远取譬"是一大进步,也是对诗歌美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学识过人、志行高洁的人,必定受到排挤和打击,这差不多成为古代社会的一条规律。屈原生活在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的社会,当然也不例外。《涉江》是屈原被第二次移逐江南时的作品。这首述志诗,抓住艺术美中的最主要的审美对象——人格,表现诗人一生在与恶势力的矛盾斗争中的美德。一、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人格美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一条传统的美学原则。屈原的作品“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歌》的“比兴”传统,进一步发展为比喻、象  相似文献   

11.
狄德罗曾说过"感情淡薄使人平庸"。我国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则把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为池塘和水的关系,认为池塘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同样提出了"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也要充实“脑袋子”颜良成在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讨论会上,广东代表、著名国画人帅关山月在发言中谈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同步进行,协调发展。他形象地比喻说:抓好"米袋子"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脑袋子"。关老的一席话,在人会上引起较...  相似文献   

13.
文中认为哲学、文化与社会三个研究领域,一般说来给人印象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三个领域。但从学理而言,三者之间却有着不可分的本质联系。在三者的研究上也表现了相互之间的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提出和论证了一个"哲学、文化与社会密不可分关系"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贾环是个顽劣少年,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的亮点,形成其"顽劣"品行的根本原因,是贾府长辈们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与钩心斗角的家庭氛围、长期以来消极与否定情感的承受所造成的内心压抑、母亲赵姨娘的反面引导等等所造成的。剖析贾环顽劣品行的成因,对我们当代教育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5.
郭碧良 《课外阅读》2010,(13):10-11
到青少年中去测问:你心中最为向往也最为恐惧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将来干什么?做人难,首难在安身立命。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个人;大世界人太多,这么多的人与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时空莫逆,来路莫测。人生在世,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建功立业要养家……干难万难,第一难确实就是如何给自己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难怪青少年最向往的是它,  相似文献   

16.
论比喻     
比喻是最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方式。但是,它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手段和目的。“比”是手段,“具体、形象、生动”也还是手段。比喻的最终和真正的目的在“喻”,在使人知晓被比的事物。二、客观基础。事物是千差万别的,而从就某方面来说,事物间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给比喻提供了客观基础。三、主观因素。运用比喻要注意爱憎褒贬,运用和理解比喻都因人而异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涉及到比喻的主观因素问题。客观、主观,相反相成,矛盾统一,而以客观为基础。四、所谓“熟知”原则。用熟知事物说明不熟知事物,这是比喻的一般原则。但是也不能把它强调得过分,因为作比事物和被比事物靠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而能互相注释。五、相似点——比喻的灵魂。被比事物、作比事物和相似点是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但是三者不是平等并列的,相似点是核心和灵魂。六、表达方法。比喻有种种表达方法。孤立看,表达方法似乎可以自由选择;联系起具体语言环境,就看出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表达方法也不能决定比喻的质的差别和等级。七、似比喻而非比喻。比喻着眼于内容,不能光看形式。用有比喻词、形式象比喻的语句不一定是比喻语句。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比喻:一个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份智慧。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后,他对知识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诱使学生出错,再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成效。笔者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谈谈再数学教学中设置"陷阱"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作了一个尝试,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用语来探讨修辞的表达效果. 一.话想说得俏.全靠比喻用得妙 经常听学生互相开玩笑时说:“你真是个286。”开始有些不明所以,经询问才知道是借“286”这一已被淘汰的电脑处理器来比喻行动迟缓、反应较慢的人。这不正是一个形象有趣的比喻吗?“是”是暗喻的比喻词,这是一个典型的暗喻修辞,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十分切合:当我把它作为范例讲给学生时,学生们饶有兴致,不少人还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距离"的角度解析了为什么《围城》的比喻新颖奇特、脍炙人口。以大量实例阐明了"距离"和比喻新奇效果的正比关系,分析了产生本体和喻体间"距离"的具体方式。最后,结合钱钟书的比喻思想进行理论探源。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说"出口成章"和"下笔成文",语文二字本身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表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讨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张志公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忽视听说训练时做过生动的比喻,他说:"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耳是基础。过去,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开两朵花,然而花开不多也开不久。"这十分形象地说明说话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生活中善于说的人未必善写,善于写的人也未必善说。可见,听说读写"应为一把抓",既要注意练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