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于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的中国来说,创新创业精神是极其重要的,我国能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能不能永立于世界之林不倒,这与大学生能不能有创新创业精神有着重要的联系。而且,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迫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自主创业,这不但可以解决自身的打工问题,还能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目的必然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站在国家培养教育人才的最前沿,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动大学生创业,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样也是高等院校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各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对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业精神的培养却明显不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创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对影响创业精神培养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按照科学发展观理念来引导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工作中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大学创业孵化园的育人功能,实现创业孵化园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及举措以及对创业孵化园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创新时代,是科技日新月异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创新教育呼唤培养创业型人才,高校将如何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业教育环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及各类、各层次具有开创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进行转变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双创"的大环境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深层上改变大学生的心智结构,对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及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变得更加重要。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混合式教学构建一种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课程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有助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董平 《成人教育》2012,(11):49-51
创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职场上开创事业的能力。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包括职场创业精神和企业创业精神。基于职场创业精神和企业创业精神的培养过程,设计了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品德和创业个性模块的创业精神培养课程,以期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把创业精神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相似文献   

7.
夏雪花 《文教资料》2009,(24):175-176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现代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指出,高校德育应从培养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创新性入手,拓展高校德育内涵,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培养与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教育五个方面开展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多变、快变、迭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继续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创业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明确宗旨、创新起点、培养方式、价值导向和支持条件等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首先,创新源于提问,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要从敢于质疑、大胆想象的思维突破开始;其次,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需要着力推行崇商重义的价值观念,积极创设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最后,还要从实践引导、四轮驱动的支持体系入手,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强大合力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校实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任务重,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高校要想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核心创业精神是一种组织和管理方法,它能够帮助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从容面对并且努力去解决问题.当前大学教育存在培训与就业的偏差,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创业技能,关键在于领会核心创业精神.文章对核心创业精神的定义、培养核心创业精神的现实意义及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财经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偏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精神的欠缺。新儒商理念与创业精神的契合,对创业具有重要的指引和驱动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中国财经院校应当秉持和奉行新儒商理念,积极实施新儒商教育,构建基于新儒商理念的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机制,营造"新儒商"文化氛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思想道德教...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高校中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两大因素。但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制约和束缚着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形成,影响着创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进步的需要。工科大学生是大学生创业的主体力量,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与提升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创业精神主要包括创新精神、事业心与进取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执著和坚持等内容。工科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主要从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谢鑫 《河南教育》2011,(2):48-49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思路。创业教育的内涵包括启发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建构创业知识结构、激励创业实践和完善创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依据大学生已有成熟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结构,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加强基础知识能力学习、培养学生完善的思维模式、建立基于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产生创新思想、辅以全面素质教育来产生具有强大意志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根本,以培养开创型人才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认为: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①。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教育基地突出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本文介绍了吉首大学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设创新教学科研基地,突出特色,理论联系实践,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面对知识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培养"三创"人才己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共识。隐性知识的转移是大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构建以隐性知识挖掘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真正富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全方位”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诸多方面着手.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凸显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教学活动也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同时,要营造创业能力培养导向的文化氛围,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的宣传与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从而最终实现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