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金融危机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特别是国际金融旧秩序的产物.因为国际金融旧秩序不仅是国际金融市场监管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国际化而国际社会应对手段不足的主要原因.旧的国际分工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侵害,是国际金融旧秩序的重要条件;日趋扩大的发展差距和贫富鸿沟,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国际政治旧秩序不仅是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大规模战争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教育秩序的矛盾,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在教育的现代转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但由于文化有其特殊的公共性,因而也是解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问题的一条重要理路.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架构下,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的矛盾,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在教育的现代转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但由于文化有其特殊的公共性,因而也是解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问题的一条重要理路.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架构下,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讲秩序、讲规则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道德教育的基础秩序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力图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质品德的社会公民,那么让学生感受秩序、理解秩序、讲究秩序、运用秩序,接受秩序教育是非常之重要的。一、秩序的教育价值秩序是通过时空形式所表现出的事物或要素间和谐统一的运动状态,具体表现形态有均衡、对称、比例、节奏等。秩序是维持事物、人、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每个人,乃至每个事物都有秩序感。人的秩序感是人的生命对秩…  相似文献   

5.
人的存在是一种秩序的存在,秩序感的形成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秩序感的培育要及时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为培养有秩序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谈校风     
校风是全校成员共同努力所形成的一种有局特色的相对稳定的习惯和风尚。培养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优良校风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校风的内容要素看,优良校风应由这样一些内容组成:第一,健全的规章,井然的秩序。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编写一本管理规章,以这本规章规范人。如教职工的道德规范和岗位责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奖励制度,教学常规,等等。秩序包括生活秩序、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这些秩序都应是井井有条的。第二,文明的习惯,和谐的关系。行为文明是一个人有修养的反…  相似文献   

7.
<云间雪崩>展示的是帕米尔高原上人、动物、自然植被等生态链条生存的一幅幅图景,表达的是自然生态的一种秩序,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秩序.审美,体现了自然界的一种秩序与和谐.人类所处的自然界存在着取之不竭的美,而自然的美又是最原始、最本质的美,因此文学向自然寻求美,从自然中选择审美对象是文学创造艺术美的必须.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文学关注主体在现代场景下的自我建构体验,探讨主体如何在征服性文明秩序的质询和真实界的逼问下,对生存意义进行自我救赎.主体的自我建构,也就是主体被撕裂于征服性的文明秩序和真实界的原初自我之间.个体融入社会文化秩序完成主体化的过程,首先意味着他被征服性文明秩序质询,沦为符号秩序的俘虏.意识形态为主体的自我建构编制欲望客体的幻象,从而把主体缝合到意识形态网络中.主体建构的结果就是主体远离真实界的本真自我,被符号秩序建构成一个社会化的我.而真实界对原初自我的坚持和对人生意义的叩问,使人拒绝征服性文明的质询、完成独特的人生建构成为可能.但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穿透符号秩序的主体只能作为一种残余而苟活着.人生就是人与大他者永无了结的纠结过程.人最终无法彻底摆脱文明的枷锁,因为人创造了这个枷锁.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教育秩序的首要问题是自由主体之间如何形成教育秩序的问题,而教育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就体现在它构建教育秩序的基本功能上.教育制度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基本方式,还创造了各种形成教育秩序的社会机制.然而,并不是任何教育制度都能实现有利于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秩序,只有"好的"、"善的"教育制度,才能实现有利于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秩序的逻辑:自发秩序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冶"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相似文献   

11.
秩序因素是莎士比亚悲剧精神中的一个具有现实关怀意义的重要内涵.莎士比亚关注的悲剧分为心灵秩序和客观秩序两个层次,杰出人物的心灵秩序对客观秩序的治乱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两种秩序的颠覆与重构的代价和过程就形成了悲剧.这种秩序精神就是莎士比亚悲剧内涵的核心.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特别是他的"第一个四部曲"就体现了这种悲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切于时需的兼具思辩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价值哲学,宋明理学的主旨并非对天道、性命进行纯粹的抽象思辩,而是为现实政治秩序重建进行哲学奠基.在天理本体秩序的范导下,理学家的政治秩序呈现为刚性秩序与柔性秩序的统一.立足于心性论,理学家为政治秩序建构开掘出深沉的人性根基和相应的价值向度.在实现方式上,他们希望通过君以行道或士以行道的方式建构出和谐稳定、天理流行的世界.就内在理路讲,理学家将政治秩序建构的逻辑起点归结为人,但随着人的道德理性对人的知性与感性的压制,人终蜕变为道德化的抽象存在,秩序建构之有生命性的逻辑根基丧失了,理学家的政治秩序势必走向僵化.依此秩序建构之理路,晚明心学高扬人的感性欲求,现代新儒家努力开显人的知性之维,绝非历史的偶然.  相似文献   

13.
公德是因公共场域空间接近而产生的陌生他者之间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协调公共场域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场域之间关系的社会道德。作为"公"之道德,除利他思想外,互不干扰对方自由可以视为公德秩序的终极价值依据。公德秩序的形成,除个体公德素质外,外在的制度保障以及舆论氛围等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要创设公德秩序的社会环境,需要建立道德共同体,建立和完善道德控制机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力推动公德教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视点看道德需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需要是使人的各种需要协调统一的需要,是人的存在与发展对一定的内在理性秩序的依赖关系.社会的道德需要是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对特殊社会道德秩序的依赖关系,它实际上是人性的协调和谐发展对一定内在理性秩序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个体心理的道德需要,是人们心理上表现的对一定社会道德秩序的依赖关系,它是社会道德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个体心理层面转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德育就是生活本身,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运作秩序都与道德水平息息相关.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对来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6.
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关系并非只有合作,而且还要竞争,“人类在本质上是遗传了竞争和个人主义的本能”.教育竞争既有正向功能,但也有一定的负作用.教育制度恰是通过形成教育秩序,为约束过度的教育竞争、实现教育合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活是有秩序的,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的一种秩序,在规范人的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是追求自由的,但是遵从礼仪和人的自由不是矛盾的,而是辨证统一的。遵行礼仪是人们获取自由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自由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秩序的形成是多种力量斗争的结果,总是表现为一定的文化观念的产物。文化观念既影响着国际秩序的产生,也制约着国际秩序的变革。文化观念主要是大国意志的体现,这是由国际政治的现实特征所决定的。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国家治理的观念和决策,也可能引起国际冲突。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构建能包容多种文化的国际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聋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特点,也相应增加了聋生的教育难度,尤其培养聋生的秩序感.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形式一直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严重影响了聋生自身发展,使得秩序感的培养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在聋生的人文课程中培养秩序感是当前人文课程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则对聋生人文课程中秩序感培养的渗透途径提出几点建议,以望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道德在本质上不仅是自律性的,更是他律性的,而道德他律性是通过社会制度安排和规范约束来实现的.他律性也是作为公共道德一种重要形式的公民道德的基本属性之一,公民道德建设不仅仅靠道德教育就能实现,它有赖于他律性的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合理安排与供给.制度安排为社会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必要的基本价值理念、道德价值论证和社会道德资源支撑.社会制度构成了社会道德秩序的建构基础和新视域,社会他律性的外在制度约束和规范,是维持社会正义和社会道德秩序建构的基础;社会制度为社会道德秩序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性资源,也是个体追求道德自由的秩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