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立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199-203
基于已有研究和实践,首先对"众包"概念内涵进行分析,然后对众包与外包的区别、众包与电子商务的区别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众包参与方的动机及众包的运行机制和模型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相较于外包,众包依赖于社会差异化、多样化的创新潜力,不受空间和距离的限制,交易成本降低,交易行为更为自由;相较于电子商务,众包主要为非标准化服务,不需要物流体系,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此外,企业进行众包的动机主要是获取外部资源及开放式创新,并通过选择合适的众包模型来参与众包.未来可从参与者、组织、众包系统3个不同的视角对众包问题进行研究.总之,企业通过众包模式可以减少创新成本,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社区创新为企业所认识和广泛采用,这种创新方式充分发掘网络大众的智慧,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但也存在风险。根据微分博弈分析,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众包社区创新参与者之一的发包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存在发包方的欺骗行为。文章从众包社区创新准入制度、方案筛选机制、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四个方面来设计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两阶段准入制度设计;接包方自评与他评结合的两阶段方案筛选机制;众包社区多边互评的信用评价机制;第三方在线争议处理平台和第三方托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众包供应链作为一种以“互联网+创新”的新型供应链,正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不同于传统企业内部开发设计新产品,众包供应链企业面对互联网特征的线上设计产品时,存在着网上海量设计参与者、消费者强调体验性和设计生产不熟悉等问题。又因其具有借力互联网性、大众参与性、参与群体异质性等特点,使得该供应链运作蕴藏着与传统供应链不一样的潜在风险。本文以Fuzzy-owa算子为分析方法,从供应链的角度以众包设计环节、供应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和销售环节,来评估新产品开发的众包供应链风险,并建立Dematel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了主要风险间的逻辑关系,找出影响众包供应链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给出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虚拟科技孵化器和众包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科技孵化器的新运营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初创企业寻求外部资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也为推动我国虚拟科技孵化器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指导。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研究》2021,39(8):1517-1527
为了发挥众包创新模式的协同效应,创客们常常被允许、鼓励关注和借鉴彼此创意或想法,但现有文献对于众包创意的示范作用,尤其他人创意示例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众包创意构思乃至生成并没有给出较为一致的回答。本研究通过公共交通服务公益广告设计创意众包任务,以众包平台创客成员为被试,采用示例创意征集和众包创意生成两阶段准实验方法,聚焦创意质量、数量、语义范畴,系统探究他人创意示例对众包创意生成的影响,以窥探众包模式下的创新协作过程"黑箱"。结果发现:(1)与没有创意示例相比,独创性创意示例可以显著提升生成创意的独创性,但会降低创意生成的流畅性,即导致生成创意数量的减少;(2)比较而言,普通创意示例对生成创意的质量和数量均没有显著影响;(3)通过潜在语义分析发现,与创新组相比,普通组的生成创意与示例创意之间的语义一致性程度更高;进一步生成创意对示例创意的语义遵从效应具有即时性,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以上结论对众包创新模式、创新协作机制研究以及众包过程设计均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姝  陈劲  梁靓 《科研管理》2014,35(4):26-33
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微观个体参与创新的时代,突显了大众智慧的商业价值,通过移动互联端到端的连接方式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本文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基于"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理论的组织特点,分析了网络众包模式中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和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自组织过程,使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通过系统协调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并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产消合一"的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了有效地推动知识交流与科技创新,探讨新兴的科研众包项目运行模式的构建、科研众包平台类型的划分与特点的解析。[方法/过程]文章从科研众包项目的需求及其支撑要素的视角,一方面,归纳科研众包项目参与主体,设计科研众包流程并解析知识流向,构建知识转移为核心的项目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归纳平台的主要特征作为分类要素,单维度划分类型并进行属性间关联分析,同时,通过K-modes算法进行综合聚类,多维度划分平台类别。[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众包运行模式中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存在知识双向多次转移的现象,依据系统结构和功能角度进行平台类型划分中主要以服务层面平台特征最为明显,自主专建型与非专项型关联紧密,嵌入式拓展型与专项领域型关联紧密;综合聚类划分平台为11个类别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众包模式通过资源柔性、协调柔性提升众包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247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所提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众包模式对众包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2)资源柔性在内向式众包与众包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协调柔性在外向式众包与众包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组织学习氛围、流程正式化分别显著正向调节内向式众包与资源柔性间的关系,以及外向式众包与协调柔性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众包模式如何提升众包能力的过程,为我国企业发展众包能力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郝琳娜  侯文华  刘猛 《科研管理》2014,35(4):111-120
企业RD创新需要有效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基于众包竞赛模式的企业RD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和激发大众的创新智慧,助力企业RD创新,已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考虑RD创新模式溢出效应的不同情况下,针对企业创新模式及其投入策略选择,以及众包竞赛模式下企业间完全竞争和合作时的决策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决策对RD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仅依靠内部资源的RD创新(A策略)收益,企业通过设置合理的奖金并结合内部创新和众包竞赛模式(B策略)是占优策略;B策略下,企业间处于完全竞争或合作的状态时,溢出效应的不同对众包竞赛模式创新能力的贡献度造成了影响;此外,企业收益、RD创新水平、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均与众包竞赛模式的贡献度正相关。最后以宝洁公司采用B策略对RD进行创新的案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众包定义、模式研究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包商业模式扩大了企业的创新源、激发了大众创造热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众包概念和模式的研究是众包其它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石。对众包概念和模式研究的梳理不仅有利于把握众包商业实践发展态势,还能为众包其它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众包概念和众包模式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业、知识领域。众包模式研究建立在众包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遵循源于实践和研究需要的原则。众包信息模式、众包商业模式、众包知识模式研究交叉渗透发展。未来众包模式研究有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管理实践出发,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提出众包创新的本质为外部用户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创新运用。构建双边视角下众包创新知识获取机制概念模型,分析双边视角下知识获取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知识获取与众包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提升众包创新绩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将个体的客观嵌入性和主观利他、利己动机整合到共享参与决策当中的系统分析不足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社会嵌入理论剖析创客成员在众包社区中的结构嵌入对其创意领地行为形成的影响,并检验利他主义、虚拟声誉关注对以上影响的联合调节作用,以揭示众包创客的众创参与决策过程.结果 显示:(1)众包社区结构嵌入负向影响创客成员的创意领地行为;(2)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均显著负向调节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的关系;(3)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在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关系中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论为众包社区的创意资源共享解决以及创客众创参与管理提供如下启示:首先,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和途径加强创客成员的众包社区结构嵌入性;其次,有针对性地了解众包创新目标客户的需求偏好,提供创客创新技术与工具,优化社区创新体验,以有效推动社会创意资源配置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孟韬  王维 《现代情报》2017,37(7):131
用户创新指利用用户知识而非企业自身知识进行的创新活动。厘清现有用户创新研究的重点文献与研究热点能够为企业经营以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思路,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地。基于2006-2017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用户创新领域的6186篇文献,运用CitespaceV软件对该领域进行了时空、国家、引文关键词的可视化研究。研究表明: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中心地位;目前的研究主要来自信息科学以及商业领域;且相关研究集中在用户价值共创研究、众包项目协调管理研究、用户社群等几个方面;其中研究热点为社群知识管理、创新项目管理与维护等。  相似文献   

14.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动机理论的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网络大众参与众包行为的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网络大众参与众包行为最主要的动机是内化的外部动机,其次是外部动机,最后是内部动机。原有文献研究认为网络大众参与众包行为的动机是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描述是不完整的,文章研究补充完善了现有文献研究中对网络大众参与众包动机中内化的外部动机分析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多数众包平台运营不佳的原因在于缺乏对于网络大众内化的外部动机的吸引力。根据分析结果,为网络众包发包方企业和众包平台制定相应决策,提高网络大众参与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轩维  夏恩君  李森 《科研管理》2019,40(7):192-205
本文基于工作投入和自我效能理论,对影响网络众包参与者创造力的关键路径进行分析,构建了网络众包参与者创造力影响因素模型。运用SEM模型对Kaggle网络众包竞赛平台的600位众包数据分析家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网络众包参与者的自我效能和工作投入都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的创造力水平;(2)工作投入中的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对创造力有正向影响,而生理投入有负向影响;(3)自我效能中的领域任务自我效能和互动学习自我效能对创造力都有正向影响;(4)工作投入中的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在自我效能与创造力之间有中介作用;(5)自我效能中的领域任务自我效能和互动学习自我效能在工作投入与创造力之间也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参与到突发事件救援活动中是应急管理的研究热点。[方法/过程]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综述研究,本文引入众包模式,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众包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结果/结论]提出了在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融入众包的应急管理模式,构建了融合众包的应急管理情报体系,并对影响众包质量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弥补了当前应急管理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