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队继4:3战胜苏联,二十四日又以4:2挫败最后一个对手——芬兰队,从而赢得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冰球比赛的第十三枚金牌。这是美国运动员自1960年以来在冬季奥运会冰球比赛中获得的第二枚金牌。美国队同芬兰队进行的比赛争夺十分激烈,双方都使用了自己全部的锋组。比赛开始,美国队不断发起进攻,特别是麦勒斯、布劳汀、克里斯托弗、斯特劳贝勒、约翰逊、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三特”杯国际冰球比赛中,我国冰球运动员第一阶段虽以一胜二平一负的成绩获小组第三名,但第二阶段却输给法国和匈牙利,结果名列第八。近几年,我国冰球在国际比赛中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原因当然很多。回顾七十年代,我国冰球运动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同一些国家比较,进步是缓慢的。从1956年中国大学生冰球代表队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现代女子冰球运动,比一百年前开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盛行并受到重视。但女子冰球一直沿用男子冰球的竞赛规则;1992年在芬兰坦佩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中,国际冰联制定了比赛实行无身体阻截的规则。这一特殊的比赛方式首先出现在女子冰球比赛中,主要是为了强调传球、滑行、射门和组织进攻的艺术性及保护女子队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对女子冰球比赛中易出现的身体接  相似文献   

4.
1.1953年,在哈尔滨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冰上运动会,参加冰球比赛的有解放军、东北区、华北区,内蒙和火车头体协5支冰球队。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冰球比赛,它标志着我国冰球运动从此开始起步。2.1956年12月,中国冰球队与第一个来访的捷克队比赛,以0:15失利。3.1957年1月,日本队来访,中国队以0:16败北,哈尔滨队以1:17大败。这种悬殊的比分使国人震惊。4.1968年世界冰球B组队波兰国家队来访,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冰球队共取得五胜一平的良好成绩。5.1970年中国冰球队正式成立。6.197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获第三名,1973年获第五,1974年获第六,以后三届未参加。7.1978年我国冰球队获C组第四名。  相似文献   

5.
高速度是当今冰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世界各级冰球锦标赛及我国的冰球比赛激烈地争夺情况告诉人们,现代冰球比赛的速度之争是最明显的争夺,要想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就必须以快制胜。在世界A组冰球锦标赛中,苏联队的快速进攻与集体配合在历次的世界大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一点被世界各国冰球界所公认。快攻,对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并跻身于世界冰球运动之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6.
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默契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种默契,要组成一个很强的组都是困难的。冰球运动员的默契不只是三个前锋需要,五个队员最好连守门员在内都要建立这种默契,默契是打冰球时同伴间协同配合的基础。冰球运动员的默契表现在哪里?运动员对此谈到,在比赛中,他们很好地感觉到同伴的意图,预测到同伴将从哪里进攻,到哪里去接同伴的传球.有经验的冰球健将在任何比赛情况下都猜得到,体会得出同伴的决定,并知道他将做些什么.冰球运动员必须有充分的默契,他们在冰球场上的动作才能协调一致,赢得十分之  相似文献   

7.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9,31(1):19-24,79
为了掌握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过程的负荷特征,应用心率团队训练系统、血乳酸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摄像等方法,获得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负荷信息。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每次上场运动时间72s左右,间歇时间2min左右,净运动时间约30min。运动员心率较长时间处于最大心率的高百分比区间,各局比赛后血乳酸均达到10mmol/L左右,血尿素、肌酸激酶和血睾酮比赛前后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我国男子冰球比赛的负荷特征为:以磷酸原和糖酵解为主要供能系统,比赛过程的时间模式可概括为“72:2:30”,运动员达到个人最高心率、血乳酸最高达到17.1mmol/L、心脏负荷总量达到7000以上,比赛负荷较大。  相似文献   

8.
英文“hat trick”是冰球运动的一个术语。它表示一个冰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独得三分或三分以上。“hat trick”译成中文即“帽子戏法”。为什么“帽子戏法”会成为冰球得分的术语呢?  相似文献   

9.
综括前两章,各项速滑比赛时男、女运动员的心率均在180~200次/分之间,平均速度为8~10米/秒。包括跳跃、旋转在内的花样滑冰单人自由滑,运动员的心率是180~190次/分,平均速度为4~6米/秒,其总滑行距离男运动员约1500米,女运动员约1000米。冰球运动员每上场一次的时间约为二分钟(全场上场次数共约二十次),平均速度至少是7米/秒,心率是190~200次/分。统观三种滑冰比赛,运动员至少是以180次/分的高心率进行比赛的,它意味着呼吸机能亢进而摄取大量的氧。本章就各项比赛中运动员的吸氧量及做为反映运  相似文献   

10.
一、选题的依据冰球比赛中纵向传球与快攻得分有着密切的联系。高速度已成为当今世界冰球运动发展的首要趋势。近年来,世界各级冰球比赛激烈的争夺程度告诉人们,现代冰球比赛的速度之争是最明显的争夺,要想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就必须力争加快进攻速度。形成快攻,以快制胜。快攻已成为冰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而纵向传球则是组成快攻的重要环节和因素。事实表明,在现代冰球快攻中,只靠直线快速滑进,用左右横传推进进攻的战术,容易被对方防守,威胁不大。而那种利用高速、突然的纵向传球和前锋队  相似文献   

11.
冰球运动具有速度快、争夺激烈和变化多端等特点。冰球裁判员必须根据场上千变万化的情况,以快速滑行、急停、转弯和躲闪等动作来选择适当的位置,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判罚,使一场比赛更加完善。因此,冰球裁判员应该具备全面的滑行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苏联冰球国际裁判员英洛佐夫认为,冰球裁判员应具备十项素质。其中第二条和第三条就明确指出:“冰球裁判员应具有很好的滑行技术。因为冰球比赛速度快,如果裁判员的滑行技术不好,就很难掌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第三届全运会冰球比赛于1976年1月16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胜利举行。这是检阅我国十年来冰球运动水平的一次盛大集会。来自祖国北方各地各条战线的冰球运动员,坚持政治挂帅,认真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冰球运动积极主动、勇猛顽强、敢打敢拚的战斗风格。通过这次比赛,充分地反映出我国冰球运动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18个冰球队,333名运动员,其中成年组10个队,18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0.3岁,最小的16岁;少年组8个队,150名运动员,平均年龄16.6岁,最小的13岁。这些运动员中有汉、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男子冰球队于2004年4月12-18日参加了在西班牙哈悟市举行的世界冰球锦标赛(C组),以五战四胜一负的战绩获得冠军,重反B组。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推动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对即将举办的亚洲冰球联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回顾比赛过程,可谓是叠荡起伏,悬念不断,扣人心弦。比赛竞争十分的激烈,直到最后一场的最后几秒中才排定前四名的座次。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世锦赛,总结中国男子冰球队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冰球运动的建议,为即将举办的亚洲冰球联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速度快、变化多的竞赛运动.比赛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裁判员依据冰球比赛规则,当机立断地进行裁决.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经国家体委批准,我国制定了符合国际比赛规定的冰球规则.经过长期实践,这个规则不断地得到修改和补充,条款日益完善、合理、准确,作为冰球比赛统一的规则.虽然规则不可能将  相似文献   

15.
冰球运动是一项竞争非常激烈的比赛项目,运动心理活动也是十分复杂的.对同样一种刺激,每个运动员的反应都不一样,内部引起的变化不同,对当前事物处理的方法也有差异.这些对于比赛进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规则,冰球比赛中允许使用合理的身体接触和身体阻截.因而,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为了适应世界日益激烈比赛的需要,身体阻截技术在冰球比赛中得到更加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业余冰球协会派来我国讲学的凯姆·凯南和布加南教练于1981年2月13日至3月4日为国家青年冰球集训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训练。通过训练,使我们对加拿大冰球运动训练体系的某些特点和我国冰球运动训练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国家青年冰球集训队23名运动员是由加拿大两位教练通过1981年全国冰球甲级联赛第一阶段比赛观察选拨出来的,其中守门员3名,后卫8名,前锋12名,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7.96厘米。这次集训正是1981年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前夕,重点是配合国家队赛前训练,突出抓以防守为主的技战术训练,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冰球队在1986年3月的首届冬季亚运会和世界C组锦标赛中,以保持不败的成绩夺得亚运会冠军和C组锦标赛的第二名.1987年3月中国冰球队将以亚洲盟主的资格进军意大利,参加1987年世界冰球B组锦标赛.这在我国冰球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我国冰球队三进B组中实力较强的一次.中国冰球队能否站稳B组,这是我国冰球界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我整理分析了中国队同去年参加B组锦标赛有关队的比赛资料,供冰球行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国冰球训练水平,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技术,强化对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尤为重要.认识当前冰球阵型打法之间的相互关联,尤其是防守中不同阵型的相互作用,对掌握先进的冰球技战术意义重大.通过对2016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进行观察分析,阐述了现代冰球比赛阵型变化和防守理念更新,发现高水平冰球比赛的防守由被动退防变为主动攻击并以攻代防的防守阵型.冰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比赛场上千变万化的技战术、风格及打法,随机应变才是冰球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19.
刘学 《冰雪运动》2013,(5):53-55
冰球比赛不仅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在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相近的比赛中,往往决定比赛胜负的是心理因素。对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控的意义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模拟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预防Cho-king现象、克服瓦伦达心态和诱导训练法等调控方法,提高冰球守门员的感知、判断和抗干扰能力,使冰球守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出较高水平,带领球队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20.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犯规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李美霞 《冰雪运动》2007,29(1):34-36
探究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原因,对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比赛中合理运用规则,减少行为犯规和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以及促进冰球运动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性,从运动员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寻找产生犯规的原因,试图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和解决比赛中的犯规问题。认为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通过训练、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和运动员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