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新闻周刊”的上网版本做些什么编译:沈莉作者:奥本海姆(美)前言:近几年,在美国随着被称作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相互联网的计算机群的迅速增长,一些报刊、电视节目也纷纷上网(On-Line)。著名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就上了全球...  相似文献   

2.
我两次去美国探亲,先后在纽约、华盛顿住了一年多,在美国期间,每天都要看好几种中报刊,收看中英电视,参加美国华报刊举办的征比赛及颁奖大会,还走访了一些报社,因此,对美国媒体有些粗浅的了解,现将一些有趣的事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网络新闻业最早兴起的国家.到1998年,美国主要的新闻传媒均已上网.就报刊来说,2002年7月以来美国Newslink.org网站上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6月,美国上网的报纸已达4000多家.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一个新闻研究机构的抽样调查 ( 3 1 42人 )显示 ,网上新闻的读者 (以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收看财经新闻者为主 )数目较五年前大增 ,正日益超过电视观众和报刊读者。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至少上网收看新闻一次 ,两年前是五分之一。 1 5 %的人每天借上网途径获悉新闻 ,比两年前增加约三倍。网上新闻的公信力以全美几家主要电视台和主要报刊的网站为最高。一些著名的网络服务供应商 ,如“美国在线”、“网景”、“雅虎”等 ,可信度也远高出一些知名度较低的网站。热衷股市的投资者中有 45 %现在主要靠因特网获悉最新股价和投资建…  相似文献   

5.
英美报纸跻身互联网络目前,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初级阶段,互联网络在全世界拥有4000万用户。由于互联网络通行使用英语,所以英美报刊挟语言、文字优势,捷足先登,抢先入网。美国的《纽约时报》、《新闻周刊》,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卫报》均已上网...  相似文献   

6.
李守亭 《记者摇篮》2000,(11):10-11
今天,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正受到“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挑战。截至1999年6月,中国记协新闻报刊网络中心收集到的国内上网报刊数量为150家。人民日报网络版收集到的国内上网报刊数量为121家。今年,报纸上网势头更为迅猛。越来越多的新闻界人士意识到:越快上网,就越容易在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界     
调查表明:网络并没有威胁传统媒体美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网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报刊电子版,一是把报刊编辑成型正式上网;二是免费调阅;三是与纸媒同步更新:一句话,网上免费曝晒纸媒所有内容.它成为纸媒的最大杀手,撤掉它,是纸媒得救的起点.电子版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传输,拉开了中国报刊电子版的序幕.美国更早,1987年就有《圣何赛信使报》上网.20多年过去了,环视全球风起云涌的报刊电子版,没有一张活得精彩,反而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任何产业都在防御替代,报刊业是罕见的例外,办个电子版来自相残杀.研究竞争的权威迈克尔·波特认为替代威胁取决于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罗倩妮 《传媒》2015,(17):51-52
《圣何塞信使新闻报》是美国第一个推出电子版的传媒机构,可以说它是美国新闻网站的始祖.1995年《波士顿环球邮报》网络版建立,这是一个地区性的综合信息网站,也是现在门户网站的雏形.随后,华盛顿邮报网站、纽约时报网站、时代周刊网站等报刊网站纷纷建立,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报刊上网之后便是广播电视建立新闻网站.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等.美国的新闻网站像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兴起.  相似文献   

10.
谈谈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的电子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的电子版闵大洪本文所说的电子报纸系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传输、用户通过网络终端读取的定期连续的新闻出版物。目前的电子报刊可分为两类:专门在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和现有报刊电子版。本文仅涉及上网的亚太地区三家大报的电子版,即日本的朝日新闻...  相似文献   

11.
报刊涨价的风波,不仅给屡遭物价上涨困扰的读者带来烦恼,也使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感到不安:谁不希望自己的报刊价廉物美拥有更多的读者呢?然而,事与原违,高额的报刊成本,逼得报刊社不得不择此下策。即使是涨价之后,一些报刊的经营仍然捉襟见肘。究其原因,与国家及有关部门没有给新闻业提供更多的经营条件有关。这一点,通过与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比,可以明白。在税收方面,美国50个州中,有47个州免征报纸  相似文献   

12.
陈凯  史周宾 《传媒》2007,(7):67-70
1994年,一批敢于创新的美国报刊在网上建立世界上第一批传媒网站,当时内容基本是纸媒体的翻版.经过十多年累积性发展,报纸网站大多成为区域市场中领先的新闻网站,美国报纸协会2006年10月发布报告指出,在美国各大报发行明显下降的大背景下,2006年上半年,每月访问报纸网站用户达到5550万人,高出2005年的4220万人,上网浏览报纸网站的读者人数平均增长了31%.  相似文献   

13.
美国10月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 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同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内(上午9点至10点),26%的超级网民正在听广播——这一比例高于那些根本不用因特网的人。而在家中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晚9点至10点),52%的网虫称他…  相似文献   

14.
曹鹏 《当代传播》2000,(1):32-34
报刊在市场中既是广告媒介,其本身又是商品。作为广告媒介,报刊自身也需要广告宣传。这不仅体现在广告宣传的意识上,也应体现在广告宣传的质量与数量上。美国报刊是完全市场化的,经营者的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极强。在营销过程中,成功的报刊都会概括提炼出一句精彩的标语或口号,让它成为本报或本刊的标签,经过反复的宣传,在各种场合的广告推广,逐步为社会各界所熟悉、所牢记。仔细研究美国各大报刊的行销口号或广告标语,可以看出报刊经营者的匠心。报刊本身就是广告发布媒介,报刊业自身的广告,当然应当格外当行本色,比其他行业技…  相似文献   

15.
美国报刊三种万以仁一提起美国报刊业,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度较高的报刊。但很少人提到创刊仅1互年的全国综合性报刊《今日美国报》等后起新秀。《今日美国报》自1982年9月15日第一份《今日美国报》出现在巴...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年底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以来,美国报刊登载了许多政治讽刺漫画。这些政治漫画确实起了揭露苏联霸权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作用。《人民日报》等我国报刊陆续转载了一些,新华社发过一些通稿,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各地免费报纸潮流方兴未艾,不断引起新闻研究的关注和研究热情。在这股汹涌澎湃的潮流滩头,也兴起和活跃着一支海外华免费报刊队伍。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传媒的第一强国,也是海外华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美国免费华报刊是海外华免费报刊中数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按照莫特的看法,自1765年至1783年,即印花税法案(Stamp Act)通过到独立战争的结束,是美国的政治报刊时期。之后直至下一世纪的中叶,则属于政党报刊登场并大显身手的时代(莫特,1950)。如果不拘泥于二者之间的差别,把它们摆在一起考察,其共性是显而易见:报刊开始参政并从政。报刊实践上的此种转向,既系于社会情势的急剧改变,同时也得力于因社会情势改变而改变的报刊观念的推动。无论是实践抑或观念,美国报刊的这种转变一开始并不是完全自觉。尽管其时关于美国政治事件的报道,在一些报刊上有所增加,但在大多数报纸看来,刊登来自于伦敦和国外的新闻,仍然是其主要工作。突破性的变化来自于印花税法案这根导火索。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时下,报刊订阅已呈现出浓烈“火药味”,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除了不惜版面,在自家的“门面”大规模做宣传外,更使出浑身“数”,有的免费送米、送油、送书、广告,有的承诺订报可中大奖,奖也五花八门:手机、电动车、小轿乃至商品房、出国游等。这些颇具惑力的奖项,无疑能让人怦然心动但有的“有奖订阅”明显变味,很利于报刊市场的发展及规范。如今,报刊的订阅和发行已打地域界限,外地一些“卖点”看旺报刊长驱直入,给当地报刊市场带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当地的报刊了分得更多的“奶酪”,千方百计欲领市场的“制高点”,宁愿勒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