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彝族民风民俗资源运用到了幼儿教育中,把幼儿引入具有"彝族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地感受、了解、认祝了彝族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剪纸区别于其他民族剪纸的特点在于:彝人平日生活中很少剪纸,不会将其用于生活娱乐,也不会将其作为装饰艺术呈现,它们大多与仪式有关联,是彝人在万物有灵、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宗教生活背景之下,以祭品的形式供献给鬼神的一种作品,成为仪式中无可替代的象征符号。凉山彝族剪纸,以它独特的功用、内涵,诠释潜藏于图案背后的彝人之民俗信仰和宗教观念,透视出这个民族的情志。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而黑、红、黄三色又是彝族服饰文化的主色与亮点。聪慧的凉山彝族人民在千年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创造出古朴、庄重、美丽、实用的服饰。这些服饰是彝族人民生活中每一天必需的,最贴身亲近的物品。彝族人民用它叙述着许许多多来源于大自然的,民间的、宗教的古老的故事与传说,它被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专家称之为是民族艺术中穿越时空的“活化石”,也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历史”。同时又是凉山历史变迁缩影的见证物。  相似文献   

4.
彝族是我国西南各兄弟民族中一个约有两、三百万人口的民族。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大小凉山地区,东起西昌,西至雷波,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是彝族现在仅存的一个最大的集居区。这个地区的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76万左右(内彝族63万多,汉族十万多)。作为这个地区彝族的社会经济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还保留着奴隶制度。一、凉山地理环境与人口对彝族社会性质的研究中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凉山彝族在过去长时期内处于汉族封建社会的包围圈中,为什么在这种长时期的包围中还能保存这种落后的经济制度?汉族封建制度对彝族社会的发展曾  相似文献   

5.
彝语[(η)o33mi33]原指“中央、故土”,从本义到引申义经历彝族原始宗教化、汉化和西化三个发展阶段,被赋予“彝族发祥地、阳间、西天、天堂”等新的宗教内涵.彝语[(η)o33mi33]一方面揭示和展现了文化接触对彝族社会、民族文化、民风民俗和语言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客观再现了彝族古今社会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西部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西部民族体育的一大宝贵遗产.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向世人展示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分布及传承,了解凉山民族传统体育主要项目、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剖析其经济文化价值,旨在保护和传承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送灵归祖仪式“尼木措毕”曾经广泛流存在川、滇、黔、桂彝族人民的民俗生活传统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今仅有凉山彝族地区保留得较为完整,它是彝民族的永恒的“心灵图式”,是彝民族共有的族群记忆和历史积淀,是难得一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要研究彝族的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材料就是彝族祭祖仪式。彝族氏族祭祖大典,是彝族宗教活动中超度祖先亡灵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它体现了彝族的宗教、哲学、历史、民俗、伦理、文学等各方面的文化,更对彝族文明的发展起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心区域”的汉族地区,社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汉族家庭在物质、精神、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那么作为少数民族的彝族他们的家庭是否也发生了相同变化呢?本文在调查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对凉山彝族家庭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凉山彝族家庭的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并简要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旨在对凉山彝族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要研究彝族的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材料就是彝族祭祖仪式。彝族氏族祭祖大典,是彝族宗教活动中超度祖先亡灵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它体现了彝族的宗教、哲学、历史、民俗、伦理、文学等各方面的文化,更对彝族文明的发展起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