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数字平台建设是深化出版融合、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的关键,是新形势下出版"走出去"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出版企业需要把握资源、技术、机制、功能的实用性四个要素,从数字出版产品供给与海外用户需求、数字出版产品营销推广与服务生态、数字出版"走出去"商业模式三个维度重构出版"走出去"数字平台,重塑出版"走出去"生态价值链,深入推进出版"走出去"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出版"走出去"新的产业链格局.  相似文献   

2.
王军 《科技与出版》2021,(5):120-124
大众出版知识服务产品营销直接关系到大众出版知识服务的效果和良性发展.文章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入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式,梳理和总结三联"中读"的营销实践,探讨大众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传统出版企业提出了四种数字内容服务新模式:数字内容订阅模式、"云服务"模式、"云"+"端"服务模式、手机内容服务模式。数字内容订阅模式主要运用于报纸杂志的销售和有线电视节目等方面,"云服务"模式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以一带多,以点带面"的"云出版"服务平台,"云"+"端"服务模式则实现了云平台和终端的有机结合,手机内容服务模式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确定了主要目标.为做好大学出版工作,本文通过重温大学出版的初心和使命,总结大学出版发展应坚持的主要原则,提出"十四五"期间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大学出版应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实现从传统出版企业向知识服务商、教育服务商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产业的版权服务存在专业服务供给有效性不足、产业链内服务模块的协同效应不明显、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不健全、业务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围绕版权服务提升数字出版产业全产业链运行,可以实现版权价值最大化。本文分析了产业链前端、中端和后端版权服务需求及IP价值构成,提出应对措施:提高供给侧服务的有效性,打造基于全产业链的版权服务平台,实施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规划,强化版权服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以手机为代表的手机出版正在3G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研究手机出版标准既是理论需求又是当前迫切的实际问题。本文以手机出版概念入手,结合手机出版产业链,提出手机出版标准体系模型。以手机刊为例,详细介绍了手机刊质量控制及评价标准模块,给出了手机刊中元数据标准和格式标准建议,分析了当前手机出版的格式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3G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出版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主流并最终将数字出版推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手机出版业发展现状,接着又分析了我国手机出版业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手机出版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手机出版自身传播特点的优势,从产业链、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推广营销策略等方面来谋求手机出版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和手机使用率的普及,手机APP在图书馆服务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手机APP的概念、特点及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分析了手机APP在图书馆微服务中的应用形式、服务功能、存在不足及应用前景,对未来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出版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当前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面临传播力不足,只问传播不问效果,内容生产不能满足国际需求,缺乏对国际用户的了解,国际化数字出版人才不足等问题.对于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而言,顶层设计是核心问题,适应性内容是基本前提,传播力建构是主要手段,本土化策略是关键能力,人才建设是决定性要素.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应建构具有国际适应性的传播体系,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国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赛迪网的业内报告显示.在未来5年内,超过30%的中国手机用户将通过手机来读书看报,手机出版发展空间巨大,了解手机出版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业尽早介入手机出版业务,发挥自己的内容优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