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了解机关工作人员骨质健康状况,探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定量超声(QUS)技术,对厦门市852名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跟骨密度测量和分析,其中男性498人,女性354人,年龄23—60岁,各以每5岁为一年龄组。结果:青年男性(21—30岁)骨硬度指数(SI)明显高于同龄组的女性(P<0.05),男性SI的峰值出现早于女性;SI随年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51—55岁、56—60岁分别降到同性别骨峰值的84.9%和83.3%;女性51—55岁降为同性别骨峰值的91.8%;男女SI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而与BMI无相关性;男女骨质正常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结论:厦门市机关工作人员骨密度总体表现满意,男性高于女性;身高、体重、年龄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区1502例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普通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随年龄和BMI的变化规律及出现骨质疏松征兆的情况,观察T-score、Z-score的发展趋势,为提早预防和诊断骨质疏松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方法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和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并记录每住受试者的年龄。结果T-score和Z-score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更年期和老年期各年龄组间T-score和Z-score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骨质疏松征兆的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绝经和衰老是引起女性骨质丢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厦门市20~59岁成年人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了解厦门市成年人骨密度现状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筛查与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使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超声参数。结果显示:厦门市成年人骨质疏松总发生率22.8%,厦门市成年人骨密度水平较低,在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现象,并且男性的骨质疏松率并不比女性低。厦门市男性成年人骨峰值出现在20~39岁,女性骨峰值出现在40~49岁,两者都存在峰值骨量偏低的情况,并且男性成年人还出现骨量过早丢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厦门市60-69岁老年人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与分析,了解厦门老年人骨密度现状,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厦门市60~69岁老年人骨密度水平一般,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9%。2.老年女性的骨密度水平要低于男性,尤其是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男性高。3.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要相应增加,65~69岁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60~64岁组。4.城市男性骨密度水平高于乡村男性,城市女性骨密度水平低于乡村女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男性衰老过程中骨密度与平衡能力及握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雄 《体育学刊》2004,11(1):49-51
通过测量华东地区部分老年男性左脚跟骨骨密度 (BMD)、平衡能力和握力 ,探讨衰老过程中老年男性跟骨BMD、平衡能力和握力的变化以及跟骨BMD与平衡能力及握力的关系。结果显示 ,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男性跟骨BMD变化不明显 ,老年男性平衡能力和握力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65~ 69岁组和≥ 75岁组老年男性BMD与平衡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和P <0 .0 1)。 65~ 69岁组和 70~ 74岁组老年男性BMD与握力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结果提示 ,老年男性跟骨BMD与平衡能力及握力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成年人身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身体成分(体脂肪率,瘦体重、BMI、四肢及躯干肌肉量)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为今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方法:随机抽取581例济南市普通市民,进行跟骨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测试.计算和比较骨密度测试结果及其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T值呈下降趋势,男女峰值均出现在25~29岁;各个年龄段女性骨密度T值均大于男性,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男性和女性骨密度T值与全身非脂肪量、右腿推定肌肉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074、0.069和0.111、0.154.结论与建议:跟骨骨密度T值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趋势和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男女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骨密度T值与非脂肪量和右腿推定肌肉量表现出了数据关联性,且女性相关系数大于男性,初步认为增加全身瘦体重特别是增加右下肢肌肉重量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且对于女性来说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年脑力工作者体脂、体重、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6名男性中年脑力工作者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进行身体成分、骨密度的定量测量和评价。分别按不同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分组,与测得的骨密度进行对比,探讨体重、体脂百分比、骨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体重的中年脑力工作者的骨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体脂率高于25%的肥胖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体脂百分比正常者(P<0.05)。结论:骨密度与体重、瘦体重呈正相关,体脂肪超标会使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成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现状与变化规律,以期据此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于2004年在实施一般性体质检测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852名20~59岁成年人(男性2897人,女性2955)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男女体内水分的含量比例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体脂肪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比例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相同年龄的男女比较,男性各年龄段体内的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三种成分明显均高于女性(P<0.01),而女性的体脂肪率则明显高于男性(P<0.01).2)BuA随年龄递增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男性在35~39年龄段达到最高值(79.22±16.43)dB/MHz,女性在30~34年龄段达到最高值(70.17±15.72)dB/MHz;男女BQI和SOS参数值均在20~24岁年龄段时最高,以后随年龄递增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男性在各年龄段的BQI、BUA和SOS都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成年男女蛋白质、矿物质、体脂肪等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在40岁左右时变化明显,女性体内蛋白质、矿物质明显低于男性,而体脂肪率则高于男性;女性骨量丢失年龄较男性提前,骨质疏松发生率也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衰老可使人骨丢失,导致骨质疏松,而运动对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对经常参加游泳运动的老年男性骨密度和某些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试,探讨游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代谢的影响,为老年人参加游泳运动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对象是:对照组:非系统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老年男性10名;游泳组:经常参加游泳(四季均游泳)的健康老年男性20名,其中,泳龄高于10年的为游泳Ⅰ组(10名),泳龄低于3年的为游泳Ⅱ组(10名)。游泳组每周下水不少于5天,每天游泳50min(冬季较短)。3组受试者身体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东地区部分老年人跟骨骨密度(BMD)测量,探讨老年人衰老过程中跟骨BMD的性别差异以及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跟骨BMD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跟骨BMD存在着性别的高度显著性差异,老年男性跟骨BMD明显高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常锻炼组的BMD显著高于不常锻炼组.结果提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老年男性骨密度,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身体形态、体力活动和超声骨指标来预测超重和肥胖者的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方法选取超重和肥胖男性受试者138名(年龄50.9±9.6岁;BMI29.1±2.6 kg/m^2),随机测量其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胸围和腰围等)、体力活动(握力、纵跳和肺活量等)和超声骨指标(超声声速和传播指数)。骨密度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测量。使用Stepwise逐步回归法构建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构建的模型都能够有效地预测受试者的骨密度。其中,下肢骨密度预测模型的拟合度最高。Bland-Altman定量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表明,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35,r=0.60,r=0.31;P<0.001)。结论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同年龄、肥胖程度和体力活动水平男性的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筛查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bone quality parameters of football play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D) participating in adapted competitive football. Sixty-seven male football players with ID were studied: 22 with Down syndrome (DS) and 45 without DS. The average age was 26 years (range: 16 ? 50 years). A group of 25 age-matched sedentary individuals with ID (11 DS and 14 non-DS) and another group of 20 healthy participants of the same age group not involved in competitive football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sed.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bone quality parameters when the healthy sedentary individuals were compared with both the sedentary and the football players with ID. However, the speed of sound (SOS), T-score, and estimate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were of higher values in the football players with ID than in the sedentary ID group (p?p?T-scores (p?p?T-scores less than ?1.5. Two of the 14 sedentary non-DS participants (14.3%) had T-scores indicating osteoporosis. In summary, the ID population actively involved in football showed higher values of bone mass parameters than their sedentary ID and healthy peers. The participants with non-DS ID show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than the football players with D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seems to prevent bone loss in individuals with ID.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以色列Sunlight Omnissense8000s超声骨密度仪,对湖北省1186名年龄在20-80岁之间的正常成年人,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按不同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桡骨远端SOS峰值(Peak bone mass,PBM)出现的年龄段均为40-49岁,此后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段男女...  相似文献   

14.
刘建国  周直模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325-326,33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武侯区部分部分参加太极拳和交谊舞锻炼的离退休职工(家属)和一般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男组身体的柔韧性明显大于交谊舞男组(P〈0.05),太极拳女组身体的柔韧性也稍大于B女组,但两组的差异性不显著;太极拳男组和交谊舞男组,太极拳女组和交谊舞女组在骨密度的比较上(P〉0.05)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太极拳和交谊舞在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保持骨密度稳定,防止骨质疏松方面的健身功效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专项武术训练对青少年骨骼质量的影响,采用定量超声骨质成像与测量系统对长期进行专项武术训练的男性青少年进行研究。结论:武术专项的运动员虽然身高、体重较低,但骨密度和骨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长期有规律地进行武术锻炼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骨骼质量。  相似文献   

16.
Given the lack of relevant dat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femur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bone in female and male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 40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 and 40 sex- and age-matched non-exercising controls volunteered. Femoral bone density was scanned b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scan. A 3D-DXA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se trabecular and cortical bone. Anthropometry, maturation (Tanner staging), menstrual parameters (age at menarche and primary amenorrhea), energy availability and nutritional analysis (3-day record) were also assessed.Compared to non-exercising participants, dancer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olumetric density for integral,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bone, and thicker cortex at the femur. Ballet dancers demonstrated lower body weight compared to controls (p < 0.01). Female dancers had their menarche later than controls, and 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amenorrhe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ancers than controls (p < 0.01). Dancer’s energy availability was below the normal range (<30 kcal/kgFFM/day).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osteoporosis risk factors such as low energy availability, primary amenorrhoea and lower body weight,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 revealed higher bone density for both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bone compartments compared to controls.  相似文献   

17.
定量超声骨质测量对健骨运动与钙剂补充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林  张庆燕 《体育与科学》1999,20(3):6-10,5
本研究应用定量超声技术,在清华大学对健骨运动和钙剂补充效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科学的健骨运动使绝经后女性跟骨BUA和R)S水平升高,骨 质疏松发生率降低;运动并配合钙剂补充的上述效应大于单纯位骨运动。表明合理的 营养补充和科学的健骨运动是提高骨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BMP-2在不同运动方式中的表达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完善纵跳运动模型,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密度及股骨软骨组织骨形成蛋白-2(BMP-2)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BMP-2影响骨代谢和骨密度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运动影响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内在调控机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即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运用双能X线扫描仪检测所有大鼠股骨、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运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大鼠股骨软骨组织内BMP-2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计算出每个样本BMP-2的光密度值及其与对应内参GAPDH的光密度值的比值。结果:大鼠股骨骨密度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明显高于后者;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大鼠椎骨骨密度的比较: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P<0.05)。股骨软骨组织BMP-2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纵跳组与游泳组相比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1)运动可以引起BMP-2的升高,且纵跳运动比游泳运动在影响BMP-2的表达方面效果明显。2)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升高。与游泳组相比,纵跳运动模式对股骨骨密度的影响更大。3)运动引起的骨代谢变化与局部细胞因子对骨组织的影响有关。机体可以将来自肌肉牵拉及重力的负荷转化为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骨的生成代谢。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60-69岁老年人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结合测试数据与问卷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老年人骨密度现状,探讨骨密度以及其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且女性更为明显,骨关节病是造成老年人骨密度下降的重要原因,适当加强运动、改善身体健康问题等因素对骨密度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