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唐维红  田磊  吴丹 《青年记者》2006,(23):32-34
主持人赵金:我居住的城市,2006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依旧没有踪影。但这并不妨碍日历瘦成薄薄的几页。商场开始打折促销,媒体开始了不同类型的盘点——2006年正在以惯常的方式向我们告别。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这一年告别?行走在最热闹的人群和最偏僻的山野,观察着最喧闹的人生和最沉寂的命运,记者,这个职业让我们生命中普普通通的一年如此丰富,如此深刻。检点行囊,细数喜悲,希望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有声报纸』——报纸多媒体化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3日,地处“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合肥晚报》与中科大讯飞公司联手,在全国第一次以“有声报纸”的概念,让读者以语音的形式来接收报纸的新闻。从这一天开始,“有声报纸”客户端被放在合肥报业网(www.hf365.com)首页显著位置。读者只要下载这个客户端,鼠标点中的新闻将会自动通过电脑的麦克风播放。网民还可选择男声、女声和背景音乐。《合肥晚报》“有声报纸”的宣传口号是:“最便捷的听报服务,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最轻松的娱乐方式.最新鲜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6年岁末.我们有幸拜访了著名档案学家陈兆禊先生。陈先生是我们景仰已久的著名档案学者.遗憾的是先生十多年前已告别杏坛。我们没有机会领略先生执教的风采.想到这次将面对面、近距离地聆听先生教诲,内心十分激动。但是.又想到临行前和陈先生通电话时他那严谨缜密的话语.我们一时有些踌躇,不知见面后和陈先生谈点什么才好,怀着一丝忐忑.不知不觉来到了陈先生的府第。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5,(18):72-72
1月27日起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六场告别演唱会,BEYOND开始了他们的2005年全球告别巡演。  相似文献   

5.
从来没有哪年的F1比赛,像2006年这样充满了告别的惆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0038-I0038,F0003
《七夕东方情人节》是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围绕“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以“爱情”为主题,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和使命的节庆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从2006年6月开始.持续到2006年11月.历时长达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新形势新任务给我们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档案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中国告别计划经济模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更新观念、改变认识、重新定位的新课题,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如此,厂矿企业如此,文艺界亦如此,我们的地级文学期刊的编辑出版,更是到了必须作出选择的生死关头。这一方面是指国家于1997年开始的报刊整顿工作将决定着地级文学期刊的命运,另一方面则是指随着经费越来越紧张,甚至面临很快断奶的严峻形势,地级文学期刊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书刊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开始,中国的“福利大厦”日渐坍塌。它的瓦解.不仅来自于市场化浪潮对其地基的侵蚀,也来自于不断推进的改革过程效果上的抽走砖瓦。 我们需要建造一座什么样的“福利大厦”?在2005年开始的市场化反思中.它的每一个构件被纳入政府和民众的重新检视之中: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低保…… 2006年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我们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定义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中国未来的福利制度由此有了新的设计理念。 因此,或可以把2006年视为中国“新福利大厦”奠基之日。在这一年.最重要的福利制度.包括城市住房、城乡教育、城市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养老保险等.都被纳入重新设计的再改革日程中。 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福利大厦”再造的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有了新的起点。 2006年就要过去.回望这一年,我们对“福利”两字有着太多的经历和感受,在本刊策划岁末的年终专稿时,我们将中国福利作为了最终的选项。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再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又是一个产生“平民英雄”的年代。 过去的2005年是中国“平民英雄”崛起的转折点,也是河南人最争面子的一年。 从来没有如此多的河南人走进我们的视野.感动了中国。岁末年初,在媒体纷纷推出的年度人物评选中,有一个更大的群体备受瞩目.那就是河南人群体。  相似文献   

11.
林大为 《数字传媒》2004,(5):35-36,41
如果说历史的兴衰会造就一批英雄人物的话,那么产业的兴衰也是如此一当全球的芯片产业又一次复苏.并将重心向亚洲偏移的时候,中国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机会。作为中国经济嗅觉最敏锐的上海和长江三角地区无疑最迅速地抓住了这种契机.在短短几年里展现出世界芯片产业基础雏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5,(44):10-11
两个多月的马拉松谈判,终于使德国的宪政危机圆满解决.德国也因此迎来了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和第二次大联合政府.大选中落后的社民党在新政府中几乎与联盟党平起平坐.并且把持着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这两个要职。但施罗德从此告别政治事务。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着实让各种媒体兴奋了一回。利用世界杯这一平台,各家媒体做出一道道新闻“盛宴”,争抢读者的眼球,从中使各自的品牌更加响亮,发行量、点击率和广告额同比上升。可以说,世界杯既是足球大战,也是媒体大战,大小媒体都想以最快捷、最独到的方式报道最新战况。  相似文献   

14.
王福鑫 《出版参考》2007,(8S):23-23
2000年9月,湖南出版集团成立,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0.9亿元,利润2.9亿元,占当年全省出版销售收入的42.8%和利润的24.5%,比2000年成立时分别增长了96.4%和42.1%。2006年,集团总资产达68亿元,比刚成立时的35亿元增长了94.2%,将近翻了一番。集团不仅成为湖南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且是全国最具规模且实力最强的出版集团之一。湖南出版集团有如此业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令人难忘的2005年,满怀希望走向2006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印刷新技术洗礼,也分享了印刷业因为采用新枝术而得以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喜悦。在未来的一年,甚至永远,我们同样对印刷新技术有着热切的渴望和追求。值此年末岁首,我们选登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总经理沈海祥先生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印刷经理人年会上的主题演讲,希望以此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也给同行们以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优选  陈洁 《大观周刊》2006,(47):51-51
随着2006云南汽车营销盘点暨2006云南汽车“金点营销”评选活动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感到:能与云南各家经销商们面对面的探讨营销话题.可以说是笔者的一件幸事!正如一位经销商所说的:因为这次盘点,才发现一年下来做了多少事情,得失又在哪里、当我们回顾2006年.定格这一年来的忙碌和成果.脉络渐浙清晰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这是去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的演讲,我们特意地放在2006年的第一期杂志上,愿意在这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与产业界共勉。  相似文献   

18.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新闻中心,是新闻媒体角逐的“战场”。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这里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历次发射升空的任务。如今,在这个“战场”上.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听到纸媒同行的小声嘀咕:“新闻直播如此透明.我们还能干啥?”  相似文献   

19.
崔建恒 《大观周刊》2011,(16):218-218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却只有一次,这是路人皆知的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就是因为这道理虽然简单,每年却有成千上万人无法真正理解它.从而丧失了最宝贵的生命。这其中也不乏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20.
时光如梭.2006年岁末的临近,标志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在辞旧迎新的回首之际.我仿佛又感受到这一特殊年份给予我的许多感慨。无论是艰辛或是喜悦,都会被我视为生命里最精彩,也是最难忘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