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初任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制约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高校英语初任教师的培养为例,把高校"初任教师"的培养分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同时,以教学专业发展为核心,为构建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多元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初任教师是教师由教学专业学生走向教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入职期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初任教师能否获得顺利的入职教育,直接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如何对初任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在分析我国初任教师所接受的入职教育的实际情形的基础上,结合初任教师的实际和入职教育的作用,对我国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初任教师是各大高校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搞好高校初任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学技能,是高校提高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初任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为提高,增强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初任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着教学能力不足、多元化角色定位压力和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高校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和国家搭建和谐发展的成长平台三个方面对高校初任老师专业发展都很重要,通过教师个人、高校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可全面提升高校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明确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可以为新教师在职初期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规划,为高校更有针对性地给予专业发展支持提供依据,从而帮助初任教师顺利起航。研究基于高校教师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并结合文献,编制了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问卷。对192位上海市属高校初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书育人发展需求分问卷和科学研究发展需求分问卷各有四个维度,社会服务发展需求分问卷有两个维度,各分问卷的信度都在0.90以上,重测信度在0.8以上,CFA拟合指数都达到良好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高校初任教师成长关注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初任教师作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兵,面临着教育教学、科研、角色适应、自我成长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对一所本科高校初任教师的成长关注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初任教师的关注焦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初任教师成长的对策,以期帮助初任教师认识初任阶段的特点及挑战,尽早确立自身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以161名高校初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探究高校初任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及其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二是职业倦怠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这表明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降低教师离职倾向,促进高校初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初任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伊利诺伊州初任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我国初任教师的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伊利诺伊州初任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构建起促进我国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66):186-187
对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由来已久,然而在理论及实践研究都硕果累累的表面下,初任教师在教学、专业研讨、师生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却仍然根深蒂固,难以改善。其症结在于,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始终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缺乏的问题。因此,探寻如何在初任教师发展途径中彰显理论教育的实践价值、加强初任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应用能力可以促进其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建立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入职引导方案、营造合作型的教师文化、保障初任教师的自主发展空间可以唤醒初任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推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初任教师是在没有教育实践的情况下开始自己教学生涯的,教学专业发展能力缺失。对大学初任教师而言,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研究大学初任教师现实的工作境遇,"内、外"兼修,探求有效的大学初任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策略,帮助其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功实现教学专业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以加州州立大学这一教研型高校与加州大学这一研究型高校的教师代表为样本,通过质性访谈、编码分析发现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对本科教学地位、目标、认可与回报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加州州立大学的教师视教学为“首要使命”,认为本科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学为他们带来了多元成就;加州大学的教师则认为教学是基本职责之一,致力于训练“未来的研究者”,教学上的认可主要来自学生和同行。这种认知差异的直接原因在于各校在教师晋升中导向明确,组织使命得以内化为教师的个人目标。美国研究型大学同样注重在教学管理和人事制度上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予以规范,保障本科教育质量。我国大学要重视本科教育,更应当提升教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北京市2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回收3220份问卷。统计发现:1.在高校教师任职前的学习经历方面:第一,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学历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出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的学历水平高的高校教师学历变化趋势。第三,高校教师学缘关系比较单一。第四,社会学科背景教师跨学科学习的比例要高于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背景教师的比例。第五,留校任教的毕业生占教师群体的比例较大,重点大学和自然学科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更为严重。2.在高校教师任职后的工作经历方面:第一,重点大学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高。第二,教师的流动性弱,教师职称级别越高,晋升次数越多,跨院校晋升教师所占的比例也越大。第三,跨系统流动的教师中约有26.2%的教师具有高校系统外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职业成就评价指标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两所研究型大学教师进行的职业成就评价指标的开放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教师职业成就的评价指标排序前五项分别是:学术同行认可度、职称、学生认可度、收入水平、职业满意度。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大学教师的职业成就做了必要的铺垫,也为教师队伍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不仅有助于有志进入学术职业的人群顺利开展个人学术生涯,而且对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化以及提升各类学术组织整体的教学和研究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谁应来对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的质量负责,学术职业后备人才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及构建怎样的教育模式是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活跃而重要的因素.它既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又是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从转变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等方面探寻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ulty scholarly learning, faculty teaching learning, institutional support, faculty demographics, disciplinary group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career outcomes such as retention, productivity,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agency. We found that the stronger the scholarly learning faculty members reported, the more institutional and unit support they perceived for learning, the more satisfied they were, the less likely they were to intend to leave their institution, and the more career agency they reported. Similarly, we found that faculty members who reported more learning related to teaching reported a decreased intent to leave the institution and increased career agency. We draw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k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 scholarly and teaching learning.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是教育专业性,其特有属性是学科学术性;高校教师专业化表现为学科专业化与教育专业化的统一,是教师学科学术性与教育专业性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文化的视角看,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是教师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范式的过程;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是教师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胜任特定文化领域传承工作的过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专业化初期、专业化中期和专业化后期三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对教师专业化的判定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行为方式的形成,是其角色认同与职业操守共同作用的结果,角色认同和职业操守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灵魂。大学教师角色的背离以及职业操守的沉沦是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文化颓丧的集中反映。角色的迷惘导致了目标与行动的错位与错误,其结果是操守的沦丧和事业的受阻。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构的根本路径是回到大学教师的本分上,并捍卫学术尊严和推动学术发展,而营造和呵护自由之境,是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构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大规模使用兼职教师之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职教师在美国高校里已经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群体。财政危机是美国高校大量使用兼职教师的首要原因,管理灵活性的需要以及一些课程实践经验的需要是使用兼职教师的另外两个原因。随着兼职教师的大量使用,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兼职教师待遇的公平性、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兼职教师的大量使用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College Teaching》2013,61(2):44-50
Abstract

The article examine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and compares them to faculty perceptions on several dimensions. Findings indicate students were much less likely to agree that SET encourage faculty to grade more leniently, that they have an influence on a faculty member's career, or that they lead to changes in courses and/or teaching styles. Faculty members believed that students rate easy, entertaining instructors more highly. Includes suggestions for change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