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发习题的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寻求习题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习题的特征,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探究问题的结构组成,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发散、深化和升华,恰当地拓展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发挥好习题的潜在功能?下面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标,浅谈在数学习题教学中的“四多”做法.  相似文献   

2.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也是沟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注重习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习题的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充满“?”。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喜欢提问题,能对习题进行深挖,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习题,为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王军玺 《甘肃教育》2010,(15):50-50
初中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分层设计练习题,其中有一类是“数学理解”。教师应如何设计方案,灵活、高效地发挥“数学理解”题材的作用,使学生理解概念,发展能力,形成数学素养呢?下面我将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数学练习题的选择和设计是教师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何理解课本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习题设计,提高学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5.
习题是师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逐步形成技能.提高数学思考能力。数学习题的价值是多元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关注习题的“外显价值”——即较多地利用数学习题帮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获得提高.却往往忽视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潜在价值。那么.如何发掘习题的潜在价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对教材中的习题资源进行有效处理和二度开发,恰似面点师傅加工蛋糕,色、香、味俱全才能让人吃得轻松、愉快。如何将“普通面点”做成新鲜、可口,让学生爱不释手、垂涎欲滴的“特色蛋糕”?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上下足功夫.充分理解教材习题的设计意图,加以组合、整理和补充,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数学习题,培养学生内在的数学情感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数学现实”——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体。由此不难得出,教师和学生肯定拥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教师的重要任务应该是了解、确定各类学生的“数学现实”并努力使之尽可能地丰富、扩展。而数学教学中常有如下现象:教师依据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习题的解答进行设想并据此教学。这里教师根据自己的学识与对班级学生实际的理解进行的对习题的解答应看作是教师的“专业数学现实”。这种“专业数学现实”,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学识、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而更具有“专制性”——它常常完完全全地左右学生的思维,控制学生的行为。殊不知,学生的“数学现实”的程度和范围可能不如教师,也可能在某个方面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8.
陈颂华 《广西教育》2013,(37):33-34
数学学习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反复练习并且精讲的习题学生在再次遇到时“涛声依旧”,这在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呢?是因为教师讲解的“浮光掠影”,还是因为学生的“油盐不进”?是因为学生练习时的心不在焉,还是因为听讲时的一知半解?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9.
提到数学,不少学生会认为很抽象离生活较远,感慨学习数学与生活不“搭边”,内容又很繁琐。也因此学习数学兴趣不浓,导致成绩不理想,新课程改革后,2008届高考学生的高中数学从知识结构上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新苏教版数学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教科书里无论公式、概念还是课后习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教学方式和学习的内容也将随之变化,那么,新课程改革究竟新在哪儿?又是如何的贴近生活呢?  相似文献   

10.
高考数学备考,面广、量大,时间紧迫.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高考数学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精心地选择好例题与习题,是避开“题海战术”、提高数学复习效率、保证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习题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时常出现:“老师讲过了,学生仍不会”,“学生真笨”的感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前习题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素质(兴趣、爱好、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这一要求,全国各个版本的数学新教材在编写上均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编排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也基本按照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称之为“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但随着新课程实践研究的深入,不少教师对“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困惑,到底怎样的课称得上“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认识必须澄清,一是为什么要创设生活情境?二是如何在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一项改革内容。选择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课程、选择教材、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选择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多元、自主。那么,为什么要倡导选择性学习呢?在数学选择性学习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数学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 ,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行性 .”中学数学课本中的例、习题凝聚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和经验 ,应当加强对课本例、习题的研究 ,充分挖掘其深层功能 ,给学生一片广阔的数学天空 ,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习题中蕴含的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1 挖掘例、习题的数学背景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数学开放题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数学思维活动的开放性,数学思考过程的多样性,决定了数学教学需要适应这种“开放性”和“多样性”。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开放题是相对于明确条件和结论的封闭型习题而言的,是指能引起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数学习题,它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开放题往往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开放题教学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开放题的编制、教学模式和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习题、考试题,所以数学问题教学是培养、考查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才有利于培养、测试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及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一线教师潜心于例题教学的研究,而对习题的重视不够,缺少对习题价值应有的解读、挖掘和再创造。致使每道习题仅仅是“走过场”,学生做得苦不堪言,而教学效果却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智慧、学会思考和再创造.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做一道习题算一道习题;智慧则能从石头和沙子中看到风景,从习题中得到启发,获得创新的灵感.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其中对习题的探究是数学中最常见、最直接的形式,通过对习题的探究和知识的再创造,让学生具有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对习题进行探究而获取知识呢?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可以改变命题的条件或结论,或是对结论的推广;也可对命题进行类比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对差生怎么办?江苏海门三厂职业中学张乃平一、变题海战术为抓“双基”有人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布置大量习题,结果少数学生“对题型、套路子”偶然得个好分数,但是大多数基础差的学生适得其反,越做越糊涂。究其原因,学生差就差在“双基”基础差。不抓“双基...  相似文献   

20.
习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习题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实现“数学知识系统化建构、数学问题本质化探寻、数学问题多样化解决”,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