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曼 《湖南教育》2002,(6):53-53
在数学学科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切入点着手。切入点一:以“奇”增效。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因。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从而产生好奇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心为动力,推动学习活动的进程。如在教学“约数”、“倍数”概念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猜一猜育英学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个电话号码是7位数,第1个数字是最小的合数…  相似文献   

2.
地理情景教学,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一、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造特别的情境,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为动力,推动学生的自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他们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在最佳状态下学习。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好奇,有良好的印象,调动学习物理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其客观规律。在掌握数学知识时,从知识的摄取到理解,再进一步巩固直至直用,都有其相应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这一角度出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尽量在教法上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其各有所得,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从而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用。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心理状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使学生产生好奇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  相似文献   

5.
宋亚堃 《课外阅读》2010,(8):102-10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教师应培养并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教师要可以采用动手实验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影像、多媒体展示)等将学生引进课堂教学。好奇心诱导出来了,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学习心理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动力。因此,优秀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情感教学基础上的,在情感的正向性作用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学习上的困难,自觉克服学习内外的影响和干扰,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再进一步内化为新一轮学习心理的继发性动力,这是情感教学的功能所在。情感教学过程是一个策略过程,在课堂中怎样实施和把握?情感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与自主学习相支持、相补充?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学生寻求知识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愿望,  相似文献   

8.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人人生而有之,常表现为询问“这是什么”。当询问“这是什么”发展为“为什么”时,便形成认知兴趣,这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可见学习兴趣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具有好奇心的学生们提供探索“奥秘”的情境与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上课我就通过一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动画片“帮蓝皮鼠和大脸猫分饼”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吃到的饼一样多呢?  相似文献   

9.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往往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里产生疑问,引发其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使一堂课开局即引人入胜好的开局,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这样做,不仅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而且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其主动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0.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服务?这是我们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课堂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其转化为学习和认识其他事物的兴趣。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利用幽默的评价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曹媛 《学子》2013,(2):34-35
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好奇探究心理,才会有创新的意愿。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图形教学巧设疑姚本和思维往往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儿童寻根究底的心理,产生认识世界的思想动力,促使儿童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使学习成为儿童强烈的追求。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时等心理特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的过程,教师教得“循循善诱”,“学生学得“如饥似渴”,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提高。怎样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学得主动呢?从学生的心理分析可知,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为此,教师要以实验为基础,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讲究新问题,注意学生思维新动向,改进教学方法,设法利用兴趣这个催化剂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相似文献   

14.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发现、创新的巨大动力,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就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数学的激情、信心、动力.实践证明,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求知的欲望,获取知识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在这种好奇心理的驱逐下,不断追求、探索新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问题增加趣味性、吸引力.如:给你一根30cm铁丝,制一个矩形使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这样学生兴趣高涨,多么想把这个问题解决,而解决方法又怎样呢?激起学生渴求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对我们引入二次函数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同时也需要智慧,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爱屋及乌"心理让其热爱学习。其次教学还要基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利用学生心理对教学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以期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玉兰 《江西教育》2003,(24):28-28
1.激发好奇心理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好奇心总是与求知、探究、发现、获取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是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  相似文献   

17.
岳小宝 《学周刊C版》2019,(22):108-108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充满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并逐渐强化这种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爱上语文的学习。本文主要以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然后总结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给予广大教师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尚新芝 《小学生》2011,(5):22-23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往往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里产生疑问,引发其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兴趣优化教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教育探索》2001,(3):39-39
学生存在着自主学习的心理需要 (如好奇心、愿望),根据这种需要,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尝试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构筑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台阶,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需求的满足中形成初步的学习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积极状态还作用于教师,激励教师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这样使“认知需要,初步兴趣,稳定兴趣与成功的教学过程”四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有规律可循   (一 )兴趣存在于师生的情…  相似文献   

20.
学习心理规律,简单地讲是指能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的意识倾向性。有利的学习心理能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增强信心。反之,有害的学习心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要求,采用一系列符合学习心理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好奇——求知心理规律好奇不但能激发求知欲,而且掌握效果也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克服学生的“人在心不在”的老毛病,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常涉及丰富的标本、模型、挂图等,但很多时候已运用了挂图、模型或其它手段,但效果总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