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9月1日,《河北科技图苑》暨《河北图苑》杂志迎来了创刊20周年。有谁对自己生日的来临不高兴呢?《图苑)20周年诞辰之日,本应邀请业界同仁举行庆典活动,本应借此机会求助名家学者和政府高级官员挥毫题词;然而,我们却选择了不搞庆典活动,不求知名人士题词,谨以一篇千余字的寄语式文章略表我们的庆贺之情。回首往事,20年前的今天,“图苑”之花含苞待放,历经20个寒暑,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如今,她已扎下了根,郁郁葱葱。是的,图苑新花在神州冀地能飘香五湖四海,都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她的培育和灌溉。在此,  相似文献   

2.
收到《河北科技图苑》2007年第1期后,我含着热泪看完《图苑人物——悼念于鸣镝专页》的全部文章。于鸣镝先生的事迹十分感人,令我十分敬佩,于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完全同意《图苑》总编辑杨华同志“要自己宣传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的世界并不缺少好人好事,而是缺少对好人好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曾在《河北科技图苑》杂志第5期发表了《我也要与(图苑)惜别了》一文。那时,病魔缠身,为了敬告读者,也为了表述自己的情怀,打算在我即将卸任与亲手创办的《河北科技图苑》(原名《河北图苑》.以下简称《图苑》)惜别之际,我应该写点东西留于世人.这是我当时撰写《我也要与(图苑)借别了》一文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2):F0004-F0004
《河北科技图苑》首页为“图苑寄语”,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为了使寄语专栏更富有生气与活力,特向图书馆界同仁及关心此专栏的广大读者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5.
《河北科技图苑》2011,(4):F0004-F0004
《河北科技图苑》首页为“图苑寄语”,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为了使寄语专栏更富有生气与活力,特向图书馆界同仁及关心此专栏的广大读者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6.
《河北科技图苑》2010,23(3):F0004-F0004
《河北科技图苑》首页为“图苑寄语”,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为了使寄语专栏更富有生气与活力,特向图书馆界同仁及关心此专栏的广大读者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科技图苑》暨《河北图苑》杂志20年来坚持“诚信”的品格进行了赞颂:一赞《图苑》“诚信”,是它“重承诺,不使作者失望”;二赞《图苑》“诚信”,是它“重质量,赢得读者青睐”;三赞《图苑》“诚信”,是它“重品牌,在图情刊林撑起一片天”。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回眸《图苑》十年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统计分析了《河北科技图苑》(原名《河北图苑》)从1988年9月1日创刊到1998年9月1日前出版发行的42期(含增刊2期)刊物;评述了《图苑》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评介了《图苑》的栏目设置、发文情况及作者群,指出了该刊今后应努力改进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也要与《图苑》惜别了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不幸变万幸,不幸的遭遇,使我走上图书馆工作岗位,并作出了成绩。病魔缠身,使我住进了医院,此时深感领导与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图书馆界的同志没有记忆我。创办了《河北科技图苑》,现在即将与她惜别,述说了十多年来为《图苑》“做嫁衣裳”的苦衷和办刊体会,不愧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主编,希望今后接替自己工作的主编能将刊物办得更好。好与坏,当然自有读者去评说、历史作见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图书馆的服务提高了知识含量,而且在采、编、阅、典、流、咨等服务形式上也不同于以往.这种态势,既使人们对图书馆事业充满希望,又使图书馆界的一些人因存在知识盲点,进行研究不得其门而感到失落、彷徨.读过河北科技图苑编辑部的文章--《既要迎新,更要创新》(载《河北科技图苑》2005年第1期)后,深受启发,有豁然开朗之感,愿将体悟诉诸笔端,寄语同仁以就正之.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用地”与“建设”主要指标解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顺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以人为本"、"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原则,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类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设置、布局和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位数量指标;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和分区面积指标.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
呼唤高校系统的“一门子”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琦 《津图学刊》2001,(3):24-25,31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中多门分设各流通、阅览库室和各种功能场所的传统模式,提出打破现有的一道又一道门,使读者空间成为一个整体。以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既方便读者,又提高馆舍建筑面积的实际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开元“綦毋学士”为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张九龄及王湾诗中所涉之"綦毋学士"进行考证,从史载綦毋潜为集贤待制材料的矛盾中看到了材料来源可能有误,又从綦毋潜现存作品没有与张九龄及王湾相交的记录、与王湾交者官终"补阙"而綦毋潜官终"著作郎"(或广文博士),说明二者非一人.这位"綦毋学士"既与张九龄及王湾相交,说明其人应是张说拔在集贤者;又从集贤十八学士中有毋煚,据有关史料,其人就是綦毋煚,所以肯定这个毋煚即是与张王交者"綦毋学士",从而彻底否定了开元"綦毋学士"是綦毋潜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14.
“偷拍”是电视记者隐匿自己的身份,运用隐藏的摄像设备拍摄并记录一般显性采访中不易获得的信息和材料的一种手段。在采访实践中,一些舆论监督的对象往往对记者有着防范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公开身份就可能使正常的采访拍摄无法进行。从增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角度看,如果要想得到真实的情况,记者必须隐匿真实的身份,使采访对象在一种不被干扰的情况下按照常态进行。因此,记者只能采用“偷拍”的手段去揭示事实的真相。但是,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晰的今天,“偷拍”不仅唤起了人们对新闻伦理道德的关注,也引起了对“偷拍”的合法性讨论。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提出:在民事诉讼中,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体,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同时也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新的司法解释有条件地让“偷拍”合法化,而且对“偷拍”得来的证据由绝对否定变为相对否定。  相似文献   

15.
评《文献计量学》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文献计量学》及其他汤兆魁Abstract:Thebook"Bibliometric"compiledandwrittenbyQiuJunpingwaspublishedin1988containingatotlenumberofabout330t...  相似文献   

16.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宓永迪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2):58-58,54
简要介绍了“数据垃圾”的产生原因、危害性和预防、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三个“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做好社区图书馆建设工作必须认清的"三个"定位一是社区图书馆的价值定位;二是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三是社区图书馆的社区定位.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8.
四月中旬自美国参加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第二十届年会归来,我发现办公桌上有二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送来的译作新书:<竞争情报完全指南>和<竞争者>.年会期间,主办方在会场内设了一个书摊,出售当今热门的竞争情报图书,以上二本书的原版均在其中.其中,<竞争情报完全指南>的作者荣获了本年度的SCIP杰出贡献奖,原著带光盘标价150美元,会议特惠价75美元,仍远高于同时出售的其它图书,其价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范雪 《编辑学报》2011,(Z1):123-124
把《建筑学报》放在市场环境做产品定位,从市场定位、内容定位、经营模式三方面分析,探讨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20.
??Ever since the concept of "docu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was pat forward, there have been disagreements as to its rela- tivrtships with "coilectian building" resulting in the confusion in the use of ihe}two concepts. The paper, through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 limits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an building",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influence of tire concept of"docu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and points out the inevitable historic trend of the substitution of "document resource develvptnant" for "cnilectivn building" It also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0dpcument rcsvurce development" and lays a logic faun- datian for the docu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