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5,(11):28-29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这是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早在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曾发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为规范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5,(11):7-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国家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近日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对网上发布新闻信息实行审批制,以规范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6,(2):77-7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王伟亮 《网络传播》2005,(11):34-35
1新闻信息的界定 新《规定》第二条对“新闻信息”进行了界定,这是《暂行规定》所没有的。按照其规定,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冶、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而新“规定》对“新闻信息服务”的界定则突破了《暂行规定》单纯“登载新闻”的范畴,按照目前互联网站已存在的形式。分为“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管理,最主要的法规有两部:一是2000年10月出台的《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二是2005年9月颁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在我国,由于党管新闻的一贯传统,政府也特别加强了对网络新闻的管理。如网站登载新闻业务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对网站开办新闻栏目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对网络新闻源进行严格的控制等等。其结果,在网络信息普遍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的网络新闻信息不仅影响大,而且权威性强。  相似文献   

6.
何华峰  李昕 《新闻记者》2006,(12):81-81
新京报报社状告TOM网违法转载一案已于近日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立案。这是去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后首个涉及规范网络新闻信息转载协议的诉讼。  相似文献   

7.
《电子出版》2005,(10):49-49
“自9月25日起,凡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上述违法活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9月25日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时推出的一项新举措)《规定》指出,对于上述情节严重的,将由电信主管部门停止其互联网信息服务,或  相似文献   

8.
《传媒》2017,(2):6-7
2016年12月5日,国家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的专项行动,还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明确要求各网站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互联网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等环节。"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国家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还在官方网站建立了网站"标题党"问题举报专区。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标题党"的高压态势,狠抓规范管理和违规处置,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9.
要闻     
《网络传播》2005,(10):6-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视察荆楚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五部委彻查网络非法下载,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年出台。  相似文献   

10.
赵晓力 《网络传播》2005,(11):36-37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暂行五年之久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发布,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同时废止。从“暂行规定”到“正式规定”,可以看出互联网新闻规管部门在规管思路上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实施后,互联网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规定了互联网新闻市场准入制度.凡是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都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者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2005,(11):32-32
刚出台的新《规定》对于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比较重要。它把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也函盖进去了,这就要求我们对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这两项新的业务也要和登载新闻信息一样,坚持管理和发展并重的原则。地方新闻网站在这些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投入不够。  相似文献   

13.
政策解读     
国家出台新规定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分类管理十多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成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成为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媒体。但同时,一些虚假新闻、导向错误的新闻信息在网上流传,损害了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针对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类管理《规定》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  相似文献   

14.
余婷 《新闻实践》2011,(10):53-56
信息核实是保障新闻真实,避免虚假报道的重要业务环节。鉴于信息核实对于新闻真实的重要性,西方大多数媒体都从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业务层面对采编人员的信息核实工作做出了约束和规定,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程序。《BBC编辑规范》、《路透社新闻工作手册》、《美联社广播新闻手册》等都将信息核实看做保障新闻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2日公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并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根据《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转载中央新闻单位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等国家规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2005,(11):30-31
《规定》发布实施的必要性 十多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成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成为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蝶体。但同时,由于互联网传播的特性,一些虚假新闻、导向错误的新闻信息在网上流传.损害了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初,一些不法人员公然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在此过程中,少数网站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疏于管理,致使网上谣言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4-14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出通报,对“抽屉新热榜”、”鲜果联播”、”ZAKER新闻阅读”、“3G门户新闻”、“一五一十部落”、”蜜蜂新闻”等一批末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移动客户端,依法要求限期整改。  相似文献   

19.
新政     
《青年记者》201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修订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官网发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修订后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强调总编辑负责制,明确规定转载新闻信息,应当完整、准确,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新闻媒体不得变相举办全国性出版推荐活动最近,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规范全国性出版推荐活动,新闻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可以本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传统媒体网站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登陆”互联网起,到2000年11月28日,《拉萨晚报》以独立域名上网止,中国内地所有省、市、自治区的传统媒体均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国有1000多家新闻单位在网上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商业网站、媒体网站,如此众多的媒介都在抢夺网络新闻这块蛋糕,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便成为每一家媒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