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校本培训是较适合学报编辑培训需求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媒体融合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熟悉数字出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新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以及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编辑校本培训具有自我组织,指向明确,针对性强,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和工学矛盾小,培训收益好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学报编辑队伍的素质。学报编辑校本培训应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目标,开发出符合学报实际需求的培训课程,利用各方面的培训师资,创新培训形式,脚踏实地地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学报编辑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编辑作为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探讨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策划能力、信息感知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对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了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的培养措施。高校学报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数字化编辑队伍,编辑自身要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保持不断的学习意识,与时代接轨,高校要为编辑提供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还要建立针对编辑的考核体系。要不断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能,做好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的建设,为繁荣高校出版事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3.
学报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学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高校学报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学报编辑队伍应具备的能力和提高学报编辑综合素质的途径等方面,论述了学报编辑队伍素质建设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立足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际,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编辑队伍的组成特点等方面出发,围绕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展开论述,同时指出提高编辑队伍水平的主要途径,旨在呼吁从事高校学报编辑的人员能够结合自己工作,从更高的视野审视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道路,继而推动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学报“四支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科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要创出名牌,就是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学报队伍。学报队伍不只是编辑队伍,还包括作者队伍,审稿队伍和审读队伍;建立和培养一批学有成就的作者队伍,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建立一支思想水平和学术水平都过得硬的审稿队伍,是学报质量的可靠保证,建立一支精干优良的审读队伍,是高校学报健康成长的警卫团;建立一支甘心为他人嫁衣裳的编辑队伍,是办好学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唐子惠 《教育》2011,(20):21
高校学报作为科技期刊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未直接进入市场。但是随着改革深化,高校在不断追求办学效益,高校学报也不可能固守陈规。现在学报经常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办刊经费不足,编辑队伍不稳,办刊设备落后等等,让学报编辑队伍感到与日俱增的危机与压力。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就高校学报运营方面的问题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主编李青女士。  相似文献   

7.
本从传统的高校学报运行模式,束缚高校学报质量提高的几个因素,编辑队伍不稳定、编辑素质偏低三个方面分析了阻碍学报发展的原因。着重从提高编辑素质、转变学报编辑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办刊观念、建立新的办刊模式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学报的创新思路,指出这是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因此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和发展成为许多高校学报编辑部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制约高校青年学报编辑培养的因素,提出要重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并分析其培养途径,以期改变现状,建设优秀的青年学报编辑队伍,更好地服务高校的教研、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普遍存在级别较低、主办单位重视不够、编辑队伍存在人才断档等现状.为了加强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建设,应该明确编辑部的地位,加强对学报编辑部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及编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川子 《九江师专学报》2011,(4):F0002-F0002,F0003
质量,是高校学报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而能否保障学报质量稳步提高的决定因素,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因此,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及培训现状,然后分析了地方高校校本培训师的角色定位,接着提出了地方高校校本培训师队伍建设途径,包括精心遴选、大力培养、实践深化、专业发展,最后论述了地方高校校本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窗口,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必要条件.文章从政治理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人际交往五个方面论述学报编辑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学报出版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各高校学报不仅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在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上也有较大发展,一批青年人进入了高校学报的编辑队伍,他们的特点是: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较活跃.视野开阔,充满生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但普遍缺乏基本功训练.从学报编辑队伍的现状不难看出,80年代那种青黄不接的局面巳经过去,而面临的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学报编辑人员基本素质的问题.谈到学报编辑的基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窗口,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必要条件。文章从政治理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人际交往五个方面论述学报编辑素养。  相似文献   

15.
杂而不专、一题多做以及缺少生机的专栏创设等是目前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报特色建设的质量。检拾其原因,主要有:作者队伍的杂而散,封闭性的办刊思想,编辑队伍的不稳,等等。笔者认为,学报的特色建设,一要稳定编辑队伍,不断提高编辑素养;二要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巩固内线,扩展外围;三要开展校际合作,确立优势,尽可能使各家学报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地方高校学报编辑也应采取网络化编辑手段。地方高校学报要走有地方特色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因特网等现代化工具,创建新的编辑信息管理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报编辑队伍,实现学报编辑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学报的文献数据库,进一步实现高校学报编辑的网络化,杜绝各类文章抄袭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现状尤其是青年编辑队伍的现状和心理分析 ,指出认识职业特点是 2 1世纪青年编辑自我发展的前提 ,也是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在对编辑职业无私性和崇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以及艰苦性等几个特点的论述之后 ,提出并着重探讨了与青年编辑自我发展相关联的编辑职业的自娱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其他专业性的科技期刊,高校学报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性与学术性,这就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鉴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保证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具有较强的学术审鉴能力才能够确保高校的编辑工作不断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本文以高校学报编辑学术鉴审能力的提升为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学报编辑思维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学术鉴审能力的措施,希望对于促进高校学报编辑学术鉴审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群体意识是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是由高校学报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是学报读者的群体特征的要求,是克服编辑个体的局限性的要求。正确处理学报编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学报编辑的群体意识,对于加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1000多家高职学报(含内刊)要办出自己的水平和特色,就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编辑队伍.目前,高职学报编辑存在工作心态不稳定、知识结构不适应工作岗位、年龄与编龄反差大、业务学习与培训机会少等问题.摆正高职学报编辑部的地位,确保编辑人员的正当权益,适时给编辑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是摆脱困境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