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思想是社会历史的印迹。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对公民概念的不断深化,公民思想也经历了古典共和主义、新共和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相应地也表现出不同的公民教育思潮,引领着公民教育的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公民思想流派的梳理,厘清它们的差异和变迁以及对公民教育实践的影响,从而汲取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主要形成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本文通过对这四个流派的简要梳理,审视其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期对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民思想在西方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对公民认识不同,公民教育侧重点也不同.共和主义公民教育强调公民道德培养,自由主义公民教育强调公民权利启蒙,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注重公民的社群认同,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注重多元文化的承认.当代各种公民教育思潮在发展中相互批判和相互吸收,逐步放弃极端立场,向中间靠拢,努力在张力中寻求平衡与弥合.这一趋势为我国今天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一种思想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群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公民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理想的公民是具有社群价值认同和德性的人,这种公民主要通过社群文化的探索和社区服务来培养。  相似文献   

5.
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强调学生公民作为主体参与社群事务,帮助学生在参与社群中养成公民资质。本文对美国学校公民资质教育理论、实践以及相关文献展开研究,对学校公民参与社群管理相关案例进行了梳理,对参与探讨地方公共议题、参与关注特殊群体,以及参与社群事务管理等案例进行了阐释。我国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在参与社群中为人民服务,对一系列志愿活动项目进行服务学习式的转化,从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学意义上,公民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内容本身,而应该体现为国家分配核心价值、塑造现代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自公民教育产生,最初形成了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三种公民教育观。由于这三种公民教育观存在内在缺陷以及时代的推动,其后又形成了多元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无论何种公民教育观,都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演进逻辑。因此,需要对其政治学意义进行批判和审视。  相似文献   

7.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群主义强调社群优先于个人,善优先于权利。青年阶段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年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社群主义的理论对我国青年公民意识的培养,从理念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群主义是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不足的弥补。社群主义强调社群优先于个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善优先于正义。社群主义认为,道德是维系社群的根基。社群主义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是:要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公民教育、公德教育和基本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类人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代性的角度,根据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伦理学争论,分析了美国关于品格教育的争论.文章认为,这场争论是美国道德教育的两条道路之争;其思想根源是伦理学上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其性质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产生的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即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学校的契约性与社群性、道德观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主体性与规范性、教育模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矛盾关系的割裂.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choice with reference to liberal and non-liberal educational settings. It analyses the concept in Western liberal thought and in communitarianism,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liberal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frican societies (particularly former socialist countries like Tanzania) where the concept is becoming central in socio-political and curricular reforms. It is argued that the residual collectivist political values rooted in traditional African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or the cosmos, that is, the affirmation of life , present a force against the kind of liberal and democratic civic education envisaged.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伴随着国内诸多学者的努力和杜威等西方学者的推波助澜,培育"新民"成为解决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良方,而民国的建立无疑为公民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一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公民教育的实施体现思想启蒙的特点,同时还肩负实现近代化的重任。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应立足于思想的变革,而要实现思想的变革,教育必须先行;同时,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公民教育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公民美德是维系共和政体的一种社会情感。古典形态的公民美德以公共利益的至上性为核心价值取向。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开始了从古典公民美德到现代公民美德的转型。托克维尔奠定了以“正确理解的自利原则”为基础的现代公民美德。公民美德的历史形态及演化过程对当代中国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塑造社会主义公德必须采取世俗化的、制度化的、自立自治的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于玲玲 《成人教育》2014,34(9):17-22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熊子容,对公民教育有着独到的思考与认知:公民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个人,更是培养良好的公民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在原则上应注重"社会心理"、"道德训练"、"社会估值"、"社会团体"、"公民性质评价"、"民主主义"六大问题;公民教育实施方法包含有公民课程形式、公民课程设计、公民教学方法;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是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充实人民生活,谋求社会生存,发展人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以期实现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促进世界大同。熊子容公民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实践在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今天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尽管陶行知的诸多设想都已实现 ,但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 ,陶行知的某些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本文就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探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璐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3):1-5,10
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是历届英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福利国家造成了公共开支的负担,形成了依赖文化心理,而新自由主义在自由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使个人价值超越了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观与规范,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英国新工党试图以积极的福利社会、社群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平衡公民的权利与对社会发展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