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虽已结束了上千年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办学经验和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本通过对中国书院的办学经验及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吉林教育》2006,(1):F0004-F0004
康桥书院是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公平竞争办学的12年借宿制中小学校,2002年8月由对中西文化教育研究颇深的华裔教育企业家投资创办,他们经过在海外20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成功将西方教育理念和模式与东方文化传统相结合,并创建了成熟的教育体系和国际升学网络。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古代的学校,出现于唐代初年,起先并非士子肄业之所。随着历史的演变,书院渐渐成为了一种教育机构,并延续了千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书院参仿佛教的因子,兼取私学、官学的办学经验,曾一度成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一份宝贵的遗产,研究书院教学有着承继传统、借鉴经验、考量现今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嵩阳书院是北宋全国著名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河南省有史以来第一所高等学府。本文根据耿介编辑的《嵩阳书院志》一书,择要论述清初嵩阳书院的办学情况。它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办学宗旨;它的教育经验对今天我们改革高等教育,仍有不少值得批判继承之处,如对教师人选要求严格,在院主讲的大师如耿介、窦克勤、李来章、冉觐祖、张沐等,无论学问、道德、事功均为当时名师宿儒;有比较完备的教学制度和教学原则;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和集体讨论,质疑问难,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提倡学生相互批评,定期举行“生活会”;强调品德修养等。  相似文献   

5.
白鹭洲书院为江西最著名的书院之一,由宋至清,历经六百余年。书院的建成与理学密切相关。宋明时期,书院科举、学术活动并重,其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活跃的学术思想大大推动了吉安府儒学的发展。此时理学与书院关系密切,一些理学大师的学术思想通过书院得到了传播和继承。书院制度为理学的传播与社会实践提供了保障。清中叶以后随着官方办学主动性的增加,书院的教学日益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失去了往日的学术风气,名存实亡,进而直接导致了吉安府的学术衰落。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私立大学,在千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相对独立自主;有学派、有大家、各具特色;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多形式等书院特色。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对当前我国民办大学的经营发展和特色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柳 《承德师专学报》2007,27(4):106-107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产生于唐末五代,兴起于宋代,终止于清末,存在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仍然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不少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有关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戴钧衡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撰写的《桐乡书院四议》对书院教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桐乡书院也因此成为晚清书院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试从书院的学术研究、学术创新、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办学特色,以探寻书院教育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珺 《河南教育》2023,(12):5-7
书院制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全面化的教育。近年,各地高校积极探索书院制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书院制建设中仍存在住宿条件紧张、师资力量薄弱、办学资源不足、办学层次单一等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提出了应用型高校书院制改革思路,并结合洛阳理工学院在书院制建设中的探索和经验,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书院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特点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管理方面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书院的教师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书院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很关注社会实际。这些经验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办学经费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书院的办学活动起着直接的制衡作用。莲池书院的经费来源广泛,并相对充足,为书院教育活动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近代教育家吴汝纶在主持莲池书院期间特别重视办学经费,曾为书院别筹经费,对书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高超的教育智慧。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术自由和创新,注重尊师爱生,建立师生情谊。这些教育经验和智慧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宋以降的书院教育独树一帜,为我国后来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但在教育理念、培养人才标准、普及大众教育等方面与传统相悖。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书院教育中逐渐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仍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我们通过对不同流派的书院教学(如考亭学派、象山学派、湖湘学派、金华学派等)进行关照与比较、  相似文献   

15.
清代陇西文教繁荣,先后重修了崇文书院和崇羲书院,新建了南安书院和襄武书院,为当地人才培养、士风培育、学术交流、民风导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探讨了清代陇西书院设置、办学定位、经费筹措、教育影响及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16.
清代陇西文教繁荣,先后重修了崇文书院和崇羲书院,新建了南安书院和襄武书院,为当地人才培养、士风培育、学术交流、民风导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探讨了清代陇西书院设置、办学定位、经费筹措、教育影响及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存在了近一千年之久,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办学形式、教学组织和制度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研究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教育遗产,不能忽视对书院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伊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逐渐走入我国大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积极探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书院制的发展,是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一种良性补充,它足以弥补高校在历史的沉淀中所遗留下来的"以专业为中心"缺陷。本文从书院的由来、书院制的发展、书院制在我国高校中的探索以及书院制的前景与展望四大部分来综合论述,通过国内外书院制高校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书院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占有极为浓重的色彩,从而我们可以从西方的书院制(即住宿学院制)中借鉴到一些适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法,同时也为其他高校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道提供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书院教育可谓独树一帜,它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诸如面向下层办学、打破生员身份性限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以及开放式办学,等等。但对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的是它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岂特使子群  相似文献   

20.
江阴南菁书院是创办于清末、享誉省内外的一所著名书院。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南等书院继承发扬了古代书院的一些优良传统,且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崇尚经史词章、重视学术研究、强调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关心时局,对于振兴朴学、繁荣学术、发展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