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山的原始义为大山 ,但不能说泰山是大山的泛称而非专名 ,山东境内三个小泰山的存在 ,不能作为泰山山名“曾有过移动”的根据。费县上冶公社台子沟出土的徐子鼎乃随葬所用之“明器” ,且出土地点方位亦与祭泰山之礼不符 ;郑祭泰山的“汤沐邑”是否一定在费县城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即使城果在费县 ,也不能作为泰山即蒙山的证据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杜注“颛臾 ,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之“泰山” ,系郡名而非山名 ,且颛臾所主祭的若不是东蒙而是泰山 ,那么将置其宗主国鲁国于何地 ?而“许由故城”与“徐子城”是扯不上关系的 ,显然不能作为论证蒙山即泰山的依据 ;泰山之能成为“五岳之首” ,与封禅制度关系至为密切 ,梁玉绳“三代以前无封禅”之说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蒙恬祖籍考     
史籍称蒙恬其先齐人,具体无载.从蒙姓氏之源查考;依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齐国疆域经纬度与今蒙阴县经纬度对应;按<左传·庄公九年>管仲堂阜脱囚处记载;可知蒙阴属齐.蒙恬之先"东蒙主,以蒙山为氏."而蒙山周围仅蒙阴独具属齐条件,可知蒙恬祖籍蒙阴.东蒙主即颛臾国国君,风姓、太昊(伏羲)之后.由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知,风姓、伏羲"二族最初合居之地,当在泰山以东,蒙阴、莱芜一带."无论颛臾国存在或灭亡之后,蒙氏居住蒙阴都有史料证明.广西<蒙氏祖谱>,明、清当地有关史料,蒙阴现存祠、墓、庙、台遗址,出土文物及民众口碑也能证明蒙恬祖籍为蒙阴.  相似文献   

3.
1、“阻险”宜解“阻于险地”、“被危险的山路所阻”。 2、“早为之所”宜解“早点给他作出处置”。 3、“完聚”宜解“修好城墙聚集民众”。 4、“以为质”宜解“因有诚信(的声誉)”。 5、“共止”宜解“一同休息”。 6、“先王”宜解“指鲁国先君”;“东蒙主”宜解“东蒙山神祭祀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胜景,拥有蒙山叠翠、雪峰玉谷等八大自然景观,水帘洞、雨王庙、蒙山寿星等180余个景点,高山流碧,溪水凝绿,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国内著名的高山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5.
山高水长,避暑胜地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胜景,拥有蒙山叠翠、雪峰玉谷等八火自然景观,水帘洞、雨王庙、蒙山寿星等180余个景点,高山流碧,溪水凝绿,窄气清新,气候宜人,是国内著名的高山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6.
山高水长,避暑胜地 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胜景,拥有蒙山叠翠、雪峰玉谷等八大自然景观,水帘洞、雨王庙、蒙山寿星等180余个景点,高山流碧,溪水凝绿,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国内著名的高山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7.
孙宁 《家教指南》2011,(4):101-104
敦煌所出《常何墓碑》写本对隋唐之际的历史研究有一是的作用,自其面世以来,相关的录文有数家,但对"龟蒙积沴,蜂午挻妖"还未见合理的解释。本文据一些文献记载认为:"蒙"与"午"都不是动词,龟、蒙是山名,而"午"是蜂的变体,指的是蜂或蜂一类的昆虫。  相似文献   

8.
单秀丽 《学语文》2005,(5):45-45,40
龟,俗称“王八”,是对男性最卑贱的辱骂,“龟儿子”、“龟孙”等也是很粗俗难听的骂人话。而纵观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在元代以前的四千余年中,人们却一直把龟看作神灵、长寿和祥瑞的象征。不仅帝王将相对龟顶礼膜拜。士人百姓也都希望沾上龟的灵光。他们或将神圣名贵的事物命以龟名。或将龟用于人名、地名、书名、赋名之中。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山东境内的一座名山,一些词典也都这么解释。对此曾有人表示怀疑。经查阅古籍资料,找到了答  相似文献   

10.
“来到蒙山县第二中学,一进校园便被告知,按照当日全校的课程安排表,任何年级、任何班级都可以推门听课……教室里除了走廊的一面,墙壁其他三面都有黑板,分成6组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和在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掌声不断的课堂真的让人叹服不已……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热烈的讨论,给人感觉好像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老师不讲了……”这是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最近组织人员到梧州市蒙山县学习考察后,一位老师写下的学习感受(摘自柳北区教育局网站)。很多老师把这样的观摩学习称为“蒙山教育之旅”。蒙山这座只有22万人口的小县城,自实施课改以来,陆续吸引了区内200多个考察团约2万多名“游客”前来“取经”。这个太平天国的封王之地,处于桂东山区的安逸古城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1.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七月中旬,在集“险、幽、奇、雄、秀”于一体的蒙山之阳,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临沂市,成功地举行了全国第三届新课改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实验研讨会。本次大会历时5天,来自韩国、新加坡及国内山东、辽宁、江苏等地的300余名教育专家、教研员和实验教师参加了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改选了“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会理事;二是倾听课题专家的指导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课题实验的方向,明确了课题实验的目标;三是来自课题实验区的教育局长和课题实验基地的几位知名校长为大会做了生动、详实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视野     
100多年前,商王室的档案在殷墟出土,给它取什么名称好呢?当时,许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这些文字都是刻在龟甲上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龟”、“龟甲”、“甲文”、“龟甲文”、“龟甲文字”、“龟版文”等等。但反对者认为,其中有的文字是刻  相似文献   

13.
陈婷 《少年月刊》2022,(21):32-35
<正>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好的寓意。龟的寿命较长,所以被视作长寿的象征;龟是四灵“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的“北玄武”;龙的九子之一“赑屃(也叫霸下)”外形似龟,是龙与龟图腾的结合;龟壳在古代还被用来占卜和刻画文字(“甲骨文”中的“甲”就是龟壳);唐朝,甚至把调兵遣将的虎符改成了龟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名胜古迹中,特别是帝王圣贤的庙宇陵基前,保留着一些古代歌功颂德的古碑,它们同样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这些古碑常矗立在象一个大乌龟似的庞然大物身上,人们常称其为“龟驮碑”,意即“乌龟驮石碑”,有的地方甚至取名为“龟碑亭”.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从山下净乐宫玉虚宫到山上紫宵宫等八大宫,原共有12座龟碑亭,碑上刻着明代皇帝的圣旨.  相似文献   

15.
快乐烹饪     
大半生与“锅碗瓢盆交响曲”相伴,时常觉得这“曲子”乏味。退休后走进山东淄博老年大学烹饪班,居然发现这首“曲子”原来也可以奏出轻松快乐的韵味。  相似文献   

16.
龙王开大会     
“不好啦!”龟丞相慌慌张张地跑来。“什么事?”正在跟防水电脑下棋的龙王慢慢悠悠地说。龟丞相拍拍胸脯,气喘吁吁地说:“由于人类破坏大海,住在大海附近的居民都被毒死啦!”龙王把鼠标一摔,大吼道:“岂有此理,告诉所有居民,明天召开大会。”龟丞相听了,害怕的连连告退,“是,是……”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之友》2010,(7):36-37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相似文献   

18.
一条清清的小河,把河两岸分成两种不同的风景:一边是平坦坦的草地,一边是高高的群山。住在草地上的小动物,小刺清啦,小猪啦,真馋对面山上那一树树红艳艳的果子;住在山上的小动物,小羊啦,小鹿啦,真羡慕河对岸青青的草地。可是,河上没有桥,大家又不会游泳,只好干着急。一天,小刺清和小猪在草地上玩跳绳,小羊、小鹿在河对岸看见了,急得也想参加。这些.都被河中的一只老乌龟看见了,他召来他的龟子龟孙们:“孩子们,今天我领你们去干一件好事。”龟子龟孙们跟着老乌龟游到水面一看,明白了,原来这儿缺一座桥啊!于是,他们立…  相似文献   

19.
《庐山远公话》中“蒙”字句、“被”字句都是典型的被动句,将二者从作用、用法等方面子以比较,找出共性和区别,进而给“蒙”字句正名,立为积极被动句,而将“被”字句称为消极被动句。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4日,有着一个晴朗的好天气。这天,我跟姥爷、姥姥、舅舅、妗子和爸爸一起,登上了全国闻名的蒙山。在去蒙山森林公园的路上,我就好奇地问爸爸:“蒙山有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