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受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择校热”、城镇化迅速发展等因素影响,农村高中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办学水平低下.为提高办学效益,满足农民及其子女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政府对农村高中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但因过于追求办学规模效益,造成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偏离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影响了高中入学机会和教育过程公平以及未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应借鉴国外高中合理的办学规模等相关研究成果,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加强西部地区农村高中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随着我国对西部农村教育关注程度的不断深入,均衡发展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事业,实现教育最大程度的公平,成为了全社会努力追求的一种新境界。广西作为西部地区的省区之一,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之后,如何实现城乡、地域、学校和学生个体之间的教育公平,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义务教育公平状态应是适龄儿童、少年享有真正平等的受教育权.然而现阶段,存在着明显的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一是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好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城市义务教育优于农村义务教育.二是校际差距.同一地区的学校,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普通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等都不如重点学校.三是班际差异.有的学校变相开设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比如特长班与非特长班、住宿班与非住宿班.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虽然高中教育已基本普及,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阶层之间在资源配置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与教育外部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内部的重点中学制度和择校制度的影响有关。要逐步消除这种差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发达地区应在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前提下,确立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为起点,坚持高中的底线均衡,在此基准上追求高中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一度落后,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特别是一些薄弱课程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新课程背景下,每个地理教师都面临着重新认识、转换角色的问题;面临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的问题;面临着怎样使学生深入思考,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等一系列挑战。一、制约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1.专业性的地理教师缺乏。西部地区培养地理教师的大学很少,师范类地理毕业生就业一般在县城以上的学校任教,一些高中的专业地理教师缺乏,初中的就更少。我县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在一些高中学校,一名地理教师的负担很重。农村地理教师缺乏,从根本上制约  相似文献   

6.
当前初级中学中存在的重点班制度不利于师生成长,违反了教育伦理原则。该制度的存在主要源于人们对升学率的追求、对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因此,要废除重点班制度,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同时,改革中考招生制度、对教师实行全员培训,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是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主要障碍。为实现和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应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发展观,努力营造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文化氛围;完善地方教育法规和制度,构建有效保障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体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加快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劳动者较低的素质一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抓好教育才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治本之策。务必要重视西部农村教育与地区发展的关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建立有效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地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失衡,东中部高公平高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高于西部,而低公平低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低于西部;城市高公平高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高于农村,而低公平低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低于农村。公平与质量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要走出教育公平与质量零和博弈的认识误区,促进其协同发展;学校要加强管理改进,促进教育层级衔接和家校合作;政府要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提升农村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为实现“两基”目标,解决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一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强抓教育才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治本之策,务必重视西部农村教育与地区发展的关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建立有效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地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个体即使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这种教育未必就是公平的。就高中教育而言,提供类型多样的、特色鲜明的、适应个别差异的适切性教育,才是真正的公平所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价值导向应从追求同质公平向差异公平转变,改变普通高中教育过于同质、体制僵化、模式单一的发展格局,通过高中学校类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办学体制的多样化、课程的多样化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多样化,切实推进高中多样化及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西部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西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概况,并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寻找西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考的不断扩招,高中阶段教育成了西部地区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教育的多项因素,认为观念和政策是制约西部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说到教育不公平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教育投入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制的不公平,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存在的不公平,学校内部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存在的不公平。有人会天真地认为只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公平,就可以实现教育的公平,而消除这些不公平的工作都要靠政府部门去做,是政府的职责。诚然,上述不公平是教育领域存在的值得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确实消除这些不公平现象需要政府去努力。但是消除这些不公平后.就能达到教育的完全公平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6.
马述主 《陕西教育》2007,(11):75-7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奠基作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为解决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以下简称《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落实《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直接反映和影响西部的社会公平。现阶段,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区域经济水平、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教育不公问题突出,教育公平发展受限。究其缘由,既有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又有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经济阶层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为了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发展,构建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前提;打破招生考试制度瓶颈是关键;完善西部高等教育投资机制是保障;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彰显西部大学个性与特色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认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教育质量、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管理上正面临着考验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规模正不断扩大,它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成为很多地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教育质量、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管理上正面临着考验.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教育均衡发展。为此,需要落实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农村和贫困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区域内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区域内教育资源互补共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合理流动;关注并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问题;推进初中、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