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瑞红 《体育科学研究》2013,17(1):63-64,86
对参加2012年全运会"青少年组"男排集训的248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男排运动员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基本顺应了我国男排发展的趋势;但与2009年青年男排的专项身体素质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教练员应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并将其贯穿在整个训练与比赛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陈耀华 《游泳》2008,(2):35-38
本文通过对水球技术特点及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应注意的专项力量训练问题的论述,对青少年水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发展青少年水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最有效、最合理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以提高专项技术水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于涛  于睿 《冰雪运动》2012,(1):10-13
在总结多年从事速滑专业和青少年速滑训练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和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特点,探讨了这些特点对力量训练的影响。速度力量素质是速滑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素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要根据速滑运动的项目特点,适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和力量素质发展特点,科学把握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负荷特点和训练方法,为促进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专项力量是赛艇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因素,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遵循身体发育的规律,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的发展。通过阐述青少年赛艇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男子400 m栏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早期训练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河北省28名年龄为15-17周岁青少年运动员为对象,依据400m栏项目特点和早期专项竞技能力构成条件,通过现场测试、实验观察对所选指标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运动员在专项素质发展上较薄弱;专项技术掌握得比较理想;身体形态指标突出;而在早期专业化训练阶段加强后蹬跑训练对提高400m栏专项成绩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刘壮 《新体育》2023,(16):44-46
本研究收集了多个文献和案例分析了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特点和训练需求。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身体发育和能量代谢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耐力训练。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时需要注重有氧和无氧训练的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技术和策略方面的训练。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合理的休息安排对于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400m在短跑项目中是一个难度最大的项目。400米跑既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又要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本文通过对2007年7月江苏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现场测试获得了江苏省青年女子400米前6名运动员的相关数据(全程成绩及四个分段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与全国优秀青年女子400米运动员的比赛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教练员进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青年女子400米运动员绝对速度和专项速度耐力比较差,400米跑的分段节奏不均衡。在今后的训练中要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绝对速度和专项耐力的训练以及跑的节奏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鲁毅  田峰 《体育师友》2012,(1):27-2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有关国内外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文献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分析,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标枪运动项目的特点,对广东省各级体校中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能对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提高与改进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了解早期大负荷量专项训练对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机能状况的影响,为青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的早期专项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对国家跳水队和北京跳水队6名少年女子运动员(12~14岁)与7名青年女子运动员(16~22岁)冬训期间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测试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结果:少年组运动员冬训期间每周平均专项训练总量略高于青年组运动员,冬训期间除了红细胞数显著高于青年组运动员(P<0.01),血尿素显著低于青年组运动员(P<0.05)外,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和血皮质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负荷量跳水专项训练不会对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身体机能带来明显异常影响,因而对运动员的生长发育也不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跳水运动员可以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但应根据运动素质发展规律和运动员个体发育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在青春期阶段尤其应注重发展爆发力素质,适当发展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其目的是试图构建出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评估的一般体系;研究结果:1)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及62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涵盖:身体控制能力、操化技术能力、难度技术能力、过渡衔接技术能力以及表现风格5个方面;2)建立综合评估模型,得到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的综合评价数值,以便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找出优劣势,从而为教练员的训练决策以及更好地把握运动员不同竞技能力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并整理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10年来的运动成绩,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和个体最好成绩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我国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在1 500m、400m和撑杆跳高单项上应加强训练,以提高其耐力素质.全国个人全能记录保持者龚国华在110m栏、100m和跳远单项上应加强速度素质训练,以提高个人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全国25所排球后备人才基地排球教练员与运动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群体梯队建设较薄弱、排球后备人才可供成年队挑选的适龄运动员数量偏少、青少年运动员比赛较少、"学训矛盾"仍然存在、后备人才基地经费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宽、后备人才基地现有硬件设施基本满足训练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比赛前进行的减少训练量的恢复性训练称为赛前减量训练.适当的赛前减量训练不会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造成任何损失,反而会明显增进运动员机能.赛前减量方法的应用已在游泳、田径和自行车等项目上取得明显的效果.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一般为l到4周;减量训练课内容的安排要以专项练习为主;训练量要小,训练强度应与减量前保持相当或略有增加;减量期训练负荷应该逐渐减少.一般认为经过赛前减量训练的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与肌肉糖元贮备得以恢复或提高,血液血红细胞数量增加,血容量增加,肌肉的酶活性增加,赛前心理状态的改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身体机能监控在马拉松运动员赛前训练中的作用,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提高比赛成绩,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韩刚及其3名陪练在备战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的赛前3个月训练中进行了全程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通过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找出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合理的安排了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显示:通过身体机能的监控和合理的训练安排,韩刚等几名运动员在2007年北京马拉松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韩刚以2:8:56的成绩获得国际第三名,打破全国纪录,达到奥运会A标,创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结合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少年投掷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少年标枪运动员专项力量特点、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指出少年训练阶段,应重点发展全面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爆发力量,并要对有关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对象进行合理的组合,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与专项技术有效地结合,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社会影响正日益扩大,成为社会公众和传媒的聚焦点。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是新时期对运动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全方位开发运动员竞技潜能的需要,更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从运动员个体、运动团队和运动员群体三个层次上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hreefold. First,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ent-initi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upon elite junior athlete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Second, we examine whether the coach-cre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predicts additional variance in elite junior athlete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beyond th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parent-initi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Third, we tes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hletes' gender and a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ent-initiated and coach-cre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s and athlete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A total of 190 elite junior athletes (mean age 15.2 years, s?=?1.5, range 10-18) completed the Parent-Initi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Questionnaire-2 (White & Duda, 1993), the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Sport Questionnaire-2 (Newton, Duda, & Yin, 2000), and the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Inventory (Flett, Hewitt, Blankstein, & Gray, 1998).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mother- and father-initiated worry-conducive climates, the father-initiated success-without-effort climate, and the coach-created performance motivational climate predicted male athlete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Female athlete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were predicted by the mother-initiated worry-conducive climate, father-initiated learning-enjoyment climate, and both dimensions of the coach-created climate. Finally, athletes' gender emerged as a significant moderator of the mother-initiated worry-conducive climate and athlete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relationship. Findings confirm that the parent-initi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athletes' perfectionism-related thoughts, and provide initial support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ach-created motivation climate over children's perfectionistic cognitions.  相似文献   

18.
赵金平  朱宇 《冰雪运动》2010,32(6):32-34
在我国冰壶运动发展历程中,运动成绩跨越式的提升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壶强队,但国家一线队伍与青少年运动员之间水平落差较大的现状,成为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软肋。以冰壶运动发展灵魂的战术问题入手,阐述了青少年战术训练的重要意义,明确战术在冰壶比赛中的核心、智囊和保障作用以及进攻与防守战术的关系,从而改变战术训练理念。指出在战术训练中应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原则,将比赛视为单局、按比赛局数顺序倒序的训练模式,效果显著。旨在尽快提高我国青少年战术意识和能力水平,为尽快缩小与国家一线队伍的差距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竞技体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围绕怎样才能提高夺金成功率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认为,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因素众多,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善于对症下药,抓住关键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文章就如何发现问题,并在实际训练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散打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和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历来是选材和训练监控的重要依据。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数轮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散打运动的特点,筛选出运动员竞技能力中15项形态指标、7项机能指标、10项素质指标、9项技术指标和8项心理智力指标,对我国32名武英级运动员和39名一级运动员进行测量。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将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基础的、有鉴别性的指标,归纳为17个因子,并以此确定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探索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并以现役国家队运动员为参照值,建立我国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此模型将为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训练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