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教育观念国际化、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市场国际化。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和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国际化的国际表现与我国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兴起了新一轮教育国际化潮流,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国际化、教育战略国际化、教育内容国际化、教育对象国际化和教育手段国际化,我国教育的发展也面临新的不可回避的挑战,必须从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加快教育改革、选择合适途径等角度着手,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日益国际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呈现出国际化的显著特点。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国际化的原则和国际化的主要策略,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玉云 《教育探索》2003,(10):55-57
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然而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教育国际化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处理好与教育民族传统的关系,即在教育国际化中如何体现教育的民族性,如何在教育中贯穿民族精神,是把握深化教育改革方向的关键。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民族性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民族化为结合点。并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基点和动力源泉,教育国际化也为教育民族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目前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直接动力。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必须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实力,融入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浪潮。从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背景出发,探讨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国际化办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高校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化教育趋势日趋明显。详尽论述了国际知名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教育机制与教学模式,列举了国际化教育浪潮中世界知名高校的普遍做法。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与理念、国际化教育策略、国际化师资队伍培养、新型网络国际化教育开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具体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要素包括教育观念国际化、人才标准国际化、教育市场国际化诸方面,主要途径是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合作培养,努力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大力推进课程国际化和师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化途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认为中国MBA教育国际化包括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和培养方式国际化以及教育合作国际化几个方面,且当前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MBA教育面临着同质化严重、招生录取机制不完善、教学模式陈旧、管理体制难以适应MBA教育市场化要求等方面的制约。指出MBA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定位、改革应试选拔制度、加强国际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推动MBA教育国际认证和建立本土化的评估体系是推动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客观趋势。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职教育共性逐渐形成、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质量评价体系国际化等特征明显。面对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态势,我国高职教育需从容应对:树立国际化的理念、推进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0.
香港大学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现在有45%的老师来自国外,学生则来自50多个国家。本文通过对香港大学办学情况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探讨国际化因素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大学教育中的国际化因素涉及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概括地说,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的奖学金制度、以及国际化的就业等方面。一、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首先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香港…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以现状的分析与掌握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类型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结论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类型划分须结合方式和方向两个维度;中国高等教育内向国际化质量有待提高,外向国际化有待大力发展;学生流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互相影响,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财经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财经类高校的发展历程,分析财经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而从财经院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梳理我国财经类高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基本形式,指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以期能对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及地区相继制定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我国加入WTO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约定,但同时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和商业存在又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效路径.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需要在遵循教育服务贸易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跨境交付形式的开放性、境外消费群体的多元化、自然人流动的知识传授以及商业存在办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自诞生至今便是一个逐步国际化的过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理性面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遭遇的诸如发展水平不平衡、人才流失严重、商业化气息浓厚、学科竞争力薄弱、教育主权遭受弱化等挑战,从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应对策略: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来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在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形成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日本意识到大学个性的重要性以及留学生政策的独特作用,逐渐完善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我国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关注国别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践等问题。国外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研究起步较早,其在课程国际化的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国际化的学习环境、语言问题以及关于课程国际化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都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adva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for each country. By compari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ed school-running models and other issues in Korea and China(Hainan)。  相似文献   

18.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虽然社会各界对我国经管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需求较大,但是我国高校经管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应该努力抓住机遇,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国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推进我国经管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芬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顺应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势,不断推动面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创建双轨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多层面互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采取市场化的高等教育经营战略等,从而使其迅速占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高地。芬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仍在国际化上缓慢行进的中国提供了借鉴,我国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