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嫉妒心理是青少年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带来的危害是消极的。本文剖析了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嫉妒是一种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层的情感因素,文学中嫉妒描写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人物的嫉妒心理和行为,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眼红——嫉恨——嫉怒——嫉毁”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嫉妒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有碍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危险情感,部分学生时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本文通过分析嫉妒心理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学校、学生工作者及学生应各自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4.
杜少军 《教书育人》2000,(17):38-38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理。下面就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在青少年中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嫉妒心理?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何谓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是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  相似文献   

5.
嫉妒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且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嫉妒心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调适和疏导,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本文探索大学生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其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严贤 《家教指南》2006,(4):16-17
嫉妒是让孩子痛苦的一根“刺”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两三岁的孩子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和复杂了。每个成人都有过闽嫉妒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孩子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很不愉快。  相似文献   

7.
嫉妒心理是情感范畴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对别人的优势所产生的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一种负面情绪,这种心理多发生在具有竞争性的群体和情境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竞争性大大增强,竞争的领域也不断扩大.成人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同样充满了竞争.但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在竞争中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嫉妒心理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疏导,势必导致不良的后果.因此,加强对嫉妒心理的研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调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它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战胜它。因此,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幼儿的嫉妒心理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适当的嫉妒心理有时会成为工作的动力,但嫉妒心太强也会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你的嫉妒心理如何?属于哪种类型?可以自我评价一下: 嫉妒心理强烈型你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你相当敏感,稍感被歧视或不如别人时,就会产  相似文献   

10.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缺陷。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最顽强、最持久了。”青少年正处在发育和成长之中,这种嫉妒之心也就更多一些。当看  相似文献   

11.
多元的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但同时也设置了很多令人纠结的人际矛盾。社会越复杂人际关系就越难处理,人的心理就越难平衡,于是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心理活动,有些已呈现出外显的行为,造成人们羞愧、沮丧、怨恨、愤怒等负面的心理活动。诸如嫉妒与被嫉妒。如果能正确认识和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负面的心理就会消除,使人能够愉快地的工作、愉快地生活、学习,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电教》2003,(4):46-46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桌越才能的反感”。嫉妒是一种心理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青少年正处在发育和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突出,由于嫉妒而引起的心理扭曲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嫉妒心理已日渐成为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怕杀手。嫉妒心理与焦虑、人际信任、个人评价、教育方式及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性相关,且受个人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通过个人的认知对嫉妒起作用,而人格则起直接的影响作用。高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理性的思维问题的能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减少嫉妒心理而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病态的性格。职高幼师是一个几乎都由清一色女生构成的特殊群体,易于产生嫉妒心理。本着重探讨职高幼师嫉妒心理的危害性,并对其产生进行归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余启泉 《教书育人》2002,(22):28-29
一、嫉妒心理的界定大家都夸你品貌端庄,但又说你的眼睛不如邻座的姑娘漂亮,于是你一看到那双眼睛,心里就不是滋味;一个同学本来外语成绩比你差,后来慢慢超过了你,你心里就感到不舒服;在单位文体活动中,领导表扬了别人而没有表扬你,你心里就感到很别扭,甚至隐隐作痛。诸如此类,都是嫉妒心理的表现。在汉语辞典中,“嫉”被解说为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被解说为埋没贤良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嫉妒是指抱怨、憎恨某方面超过自己的人,嫉妒心理是一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唯我独尊心理,是一种对竞争者发出的仇恨心理。…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探讨初中生嫉妒心理的特点,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初中生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对初中生嫉妒心理的危害进行分析,认识初中生嫉妒心理的危害,有助于正确引导初中生的嫉妒心理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文章就嫉妒心理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嫉妒产生的根源及对人际沟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嫉妒心理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心理。本文探究了嫉妒心理的产生及表现,认识了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进而提出了学校教育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消除嫉妒心理,为中学生成长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20.
雷娟 《考试周刊》2014,(83):169-170
嫉妒心理是人际关系中较普遍的一种消极心理,中职生存在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嫉妒心理。基于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预防、疏导、典型教育等方法,帮助中职生摆脱嫉妒心理的困扰,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